卖 车 记
作者:兰 心
女儿读中学后,不再需要接送,跟同学一起骑着自行车上学放学。之前用于接送她的小车便闲置下来,一直停在楼前的树荫下,派不上用场。
平日里,我骑两轮电动车或自行车上下班,也懒得动车,任凭它闲置在树荫下。每每上下班的路上,我都会在它身边经过,见到它我便不自觉地奉上一个很亲切地笑容,仿佛能够感受到小车的回应,它也微笑着跟我打招呼。
一日忽下大雨,女儿上学没有带雨具,骑自行车会被淋成落汤鸡。于是,我决定开上小车去学校接女儿。
一切收拾妥当,我重新坐进小车的驾驶室,久违了熟悉的感觉,大概有一两个月没开了吧,插入钥匙,打火,小车却没有一丝动静,完了,电瓶坏了,打不着火,车子发动不了,没办法开车去接女儿了。
由于记挂着女儿,我有些急躁,拍了两下方向盘,恨恨地对小车抱怨道:真是没用。然后不得不打上雨伞,拿上雨披,步行去学校接女儿。
天好后,我让老公帮我去修车、换电瓶。修车部的人说,电瓶没坏,亏电了,充上电就好。你的小车得时常开着才行,放久了什么车都会亏电。
道理我是明白的,可是没什么事的时候确实想不起来开,等有事的时候,发现它又没电了。
如此反复,我也终于疲惫。萌生了处理掉这个小车的想法。问了几家二手车行,给的价格都极低,我便有些于心不忍。
很快到了买保险和审车的日子。我又开始抱怨,车子又不开,放到那里,还要白白的交着保险,审车也够麻烦,年年都得审,不如卖掉算了。
老公也同意,看着如同鸡肋的小车,叹了口气,便宜也处理掉吧。
这一次,仿佛真的下定决心,老公联系了车行,车行的人来看了车,鉴定完毕,决定先行买走,等待买主。
回到家,老公告诉我,小车卖掉了。我的心忽然一惊,那么快啊,手续办了吗,过户了没?
老公说,下周一办手续,让我提前把相关证件准备好。我点点头,东西都在呢,好准备。
我隔着窗向外望,想再多看几眼我的小车,可是树荫下熟悉的身影已不复存在,老公把小车留在二手车行了。我的心里顿时空落落的,曾经跟我朝夕相伴的小车,就要易主了,就要分别了,忽然心里生出那么多的不忍和不舍。
我的小车,雪佛兰spark,0.8排量,购于2005年8月,掐指一算已经整整13年了。年头虽长,但由于我爱护的好、保养的好,它依然容光焕发,没有一点风烛残年的感觉。橙色的外漆明亮如初,各个部件完好不缺,想来,除了电瓶易亏电,真是半点毛病都没有。如今要分别,心中所想,都是它的好。
当年,我和老公刚刚结婚,我俩工作的地方都在离家20公里开外的偏远单位,上下班不方便,特别想买一辆车。这是我们新婚后的第一个大家当,也是共同的目标。但当时,私家车的概念还没有普及,整个单位有私家车的寥寥几人,也都是家里做生意或是家底特别殷实的人家。像我俩这样的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没几年,没有积蓄。手里仅有的一些钱,是结婚时收的礼金和双方父母给的结婚钱。面对几万块钱的汽车还是杯水车薪、望洋兴叹。
老公回家求助父母,希望能给我们一些支援。公公婆婆都是开明的人,他们也觉得我们应该买一辆车。但当时,我还没有驾证,只有老公一个人会开车。于是,公婆提出要求,只要我学会开车,就支援我们买车。
公婆的要求其实非常暖心,是为了我们的安全考虑,他们觉得两个人都会开车才行,累了也能替换替换。
回来后,我马上去驾校报了名。在买车的动力和诱惑下,我认真地学,努力地学,很顺利拿到了驾证。
拿到驾证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去济南选车。根据经济实力,大牌的车是连看也不敢看的,我们选择经济适用的小车型,这款雪佛兰spark正是当时的主打车辆,以个性鲜艳的色彩吸引着年轻人的眼球,我们几乎一见钟情般地选中了它。没费太多周折,就交了款,提了车。
真是双喜临门,提车那天时间尚早,我顺道去省城的医院做了一次体检,意外地,我竟然怀孕了。
有了车,又有了娃。这双重欣喜充斥着我们,那一天,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领略到幸福盈怀的滋味。
也许,正是因为小车和孩子同时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从那一刻起,小车也如同我的孩子般,得到我们的宠护与关爱。
我们精心地给小车做铺底,选座套,买脚垫,以及很多小巧精致的装饰品,把小车装扮得漂漂亮亮、体体面面的。即便是5万多块钱的小车,我们也毫不犹豫的买了全险。每天开车回来,都要用鹿皮的抹布把小车里外擦拭一遍。那光鲜亮丽的小车,一度成为别人眼中艳羡的目标,我和老公也幸福地享受着这种被人羡慕的感觉。
因为有了车,出行更方便。周末,我们开车去周边的县城吃饭、逛街、看电影,不必担心时间早晚,不必纠结天气如何。
每一次孕检,我们都去省城济南。反正有车,就让我们即将出世的孩子享受最专业的待遇。
女儿出生后,也是开着我们的小车从医院接回家的。伴随着女儿的成长,小车和女儿仿佛是我们的两个孩子,被我和老公宠爱着,呵护着,喜欢着。
小车比女儿提前一年与我们见面,更像是家中的长子。在多年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小车是我家的功臣。父亲生病的那几年,我开着小车一趟趟跑医院带父亲去看病,也一趟趟带着父亲回老家完成他的心愿。小车始终任劳任怨,无论走高速跑长途,还是走家乡的坑洼小道,小车奋力完成使命,从未半路抛锚。
小车最远跑到过北京。那年,我们开车去廊坊看望在外当兵的哥哥。哥哥开上我们的小车,拉着我们进京了。小车行驶在北京六环的绕城公路上,我和老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是小车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进京的经历。此后,北京出台了限行规定,我的小车这样的车型不允许进京了。真庆幸,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开着小车行走过北京的路。
私家车慢慢多起来后,开始流行自驾旅行。我们也曾开着小车跟朋友一起去旅行。济南周边自然是跑遍了,远一些去过泰安、去过莱芜的雪野湖、去过海阳……有一位跟我们买同款车型的朋友,曾经开车去了西藏,这一壮举成为令我们啧啧称赞的谈资,也是小车家族的骄傲。
后来,女儿上学了,为了接送方便,我调动了工作单位,此时,老公也已拥有了一辆新的座驾。从那开始,小车完全属于我驾驭,和我一起担任起了接送女儿的光荣使命。每天上学,我开着小车送女儿到校门口,女儿下车后,总会扬起小手开心地说:妈妈再见,小车再见!放学时,我准时开着小车等候在校门口,女儿不必在拥挤的人群中寻找妈妈的身影,而是远远地就看到漂亮的橙色小车,便笑嘻嘻地不紧不慢的走来。
五年的小学生活,弹指一挥间。女儿曾在小车里吃早饭,写作业,背英语,唱歌……一天天长大,与小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后来,我每每说到想把小车卖掉,女儿总是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如今,真的要卖车,我也生出许多的不忍和不舍。我从橱柜里拿出当初买小车时的资料,完好的保存在一个档案袋里,全部崭新如初,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打开过。购置说明、税务凭证、行驶证、保险,一应资料准备停当,却唯独不见了机动车登记证。这个证书俗称大本,就像是汽车的身份证,是最重要的一项材料,我反而没有找到。
没有了这个大本,使交易程序变得复杂起来。本来跟二手车行的中介说好了,全权交给他们来办理。但是由于我没找到大本,在跟中介沟通后,只好由车主出面去补证。
小车的车主是我。当年买车时,只能在户口所在地买车,老公的户口在外地,便登记了我的名字。现在要求车主出面去补证,我只好跟着二手车行的中介去办理补办证件的手续。
约好时间,我提前到达车管所等候。当我再一次见到小车,竟有隔世的感觉。我的小车由别人开着,徐徐地驶入车管所,停在我斜对面的车位,我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小车,我仿佛感觉到小车的车前大灯变成了两只眼睛,用委屈的、期盼的眼神与我的目光交汇,一瞬间,我的心被揪紧,有种想哭的冲动。
本以为补办手续会很快,没想到除了排队以外,还有很多没有预料的意外。
要拓印小车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在车管所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我打开小车的前盖,小车身体里的各种器官都暴露在眼前了。工作人员问我,车架号在哪里,我一头雾水。还是中介的人告诉了我大概位置。但是被多年积累的污垢挡住,需要先清理一下。工作人员找来一把螺丝刀,粗暴的对小车动手,在小车的鼻梁处反复摩擦,终于漏出了车架号,另外一名工作人员手拿一把刷子在油印盒里蘸了蘸,把那些像药水一样的东西涂抹在小车的鼻梁上,然后用一截胶带敷上去,使劲摁了摁,又麻利地撕扯下来,车牌架号便印在那透明的胶带上了。工作人员操作熟练,我却看得揪心,这每一个动作都像是拿着手术刀的医生对着一个体弱多病的患者,不同的是,医生并无仁爱之心,每一步操作都简单粗暴,可怜我的小车不能言语,依旧用哀怨无助的眼神看着我,直把我看得心痛不已。
车架号拓印还算顺利,接下来是找发动机号,听说每个车子的发动机号位置都不一样,这回连中介的人也没找到。没办法的情况下,我们把车开到了附近的一家修理厂,委托修车师傅帮忙。这个过程更为复杂和残忍,需要把小车升起来,卸下机油格前的滤芯,发动机号依然被一层厚厚的油泥遮挡,修车行的师傅用更尖锐的工具清洗,整个过程让我体会到什么叫蚀骨之痛。我可怜的小车,我这是在做什么,都要把你抛弃了,临别之前还要对你如此残忍……
盛夏三伏天,修车行的师傅和中介的人全都大汗淋漓,唯独我一个人心寒。发动机号总算找到了,车管所的工作人员终于满意了,签了字,盖了章,让我去交钱,工本费10元。
崭新的绿皮大本拿到手了,几乎耗时一整天,就是为了这价值10元的登记证书,即便时间不足惜,那么大费周章的折腾我的小车,实在令我心有余悸。
中介的人拿走了绿本,接下来的手续都不用我管了,他便开着我的小车走了。我站在原地,目睹小车离开,整个心仿佛被掏空一般,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做什么,怔怔地在原地站了很久。
老公来接我回家,感慨小车终于卖掉了。可我没有一点如释重负,反而心事重重,黯然神伤。一路上,我和老公回想着小车的点点滴滴,曾经的快乐,曾经的幸福时光,真的非常感恩小车,带给我们那么多温暖的回忆。
再次经过楼前的树荫,恍惚间,觉得小车还在,一眨眼,那片空地分外醒目,空着的地面上依稀还能看出小车的身形。回到家,女儿听说后,哇得就哭了,怪我们把小车卖掉。女儿的哭声再次让我感到自责,我何尝也是不舍。
在车管所排队等候时,我用手机拍了几张小车的照片。夜晚入睡前翻看,心酸骤起,告别十三年的陪伴,发个朋友圈以示纪念。没想到,引发了朋友圈里一片唏嘘,看着那么多见证过小车的朋友们替我发出的不舍,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是夜,大雨滂沱。曾经为我遮风挡雨的小车,如今停在何处?我再次起身望向窗外,伴随这场大雨,连树荫下小车留下的身影也被冲洗得一干二净了。我猜想着,我的小车,像无家可归的孩子一样的小车,此刻应和我一样,泪如雨下。
作者简介:兰心,中石化作协会员,喜欢散文、诗歌,有作品发表在《诗刊》《山东文学》;喜欢朗读,用最本真的声音,演绎最深情的文字。个人微信号:cc521xuan,微信公众号:惠心1笑。
主编:一如,觅一块阳光泻到的地方,在那里咬文嚼字。微信号:265119 6060
(http://www.kenshuxsw.com/book/cgbgic-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