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各种科技成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6章 各种科技成果

 

2050年9月,新一批使用了最先进技术的火箭建成,由于采用了更高效率的聚变反应体系以及更强大的火箭材质,同时搭载了最新研发出来的反引力场生成器,极限速度预计可以达到光速的6%,是三年前希望号的三倍。

从这个侧面就可以知道蓝星管委会出现后人类文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疯狂攀登科技阶梯。

毕竟这么大一颗陨石越来越近了,所有人都得拼命,携手协助共抗危机。

从2047年10月开始,蓝星以每6天发射一次的频率,密集发射了180次运载火箭到冥王星,输送了共计21万吨包括建材的前期材料到冥王星指定位置。

实际上建设前进基地所需材料不用这么多,但冥王星环境十分恶劣,管控基地建设的总工必须确保材料冗余。

这几年各个科研团队勇猛精进,解决了不少实际难题。

比如在冥王星负229度左右的极端低温环境下的材料焊接和粘合问题,防霜冻的机械低温润滑问题,金属材料的低温脆性问题,抗辐射问题等等,都被一个个科研团队攻破。

当然,这些都是在地球上模拟,实际处于冥王星恶劣环境建设时肯定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比如当地的引力只有蓝星6%,需要重新匹配智能机械的运动平衡逻辑。

但这些蓝星人都有信心克服,面对绝境,人类总是不缺勇气的。

接着就是用无人火箭送智能机械去冥王星上,收集之前己发射到冥王星上的材料,并开始前期建设,先把核聚变电网建立起来。

现在新型火箭加上引力控制技术出现后,对整个工程的帮助也很大,估计建设速度可以提速一半,一年半就可以完成基本建设了。

冥王星方面的建设按计划进行,而针对黑洞外围的可控核聚变矩阵建设,此时也提上日程。

在地球上建造多个方便火箭携带的小型聚变堆以及引力控制装置,发射到指定的宇宙空间用引力场中让其相互结合,组成超大型的核聚变装置作为能量源,利用超低损耗激光束,给深入黑洞引力区的反物质采集装置供能。

所有工程都在快马加鞭,现在距离大陨石撞击,还有23年。

确认了冥王星前进基地以及黑洞外核聚变供能空间站的建设筹备情况,君鸿马不停蹄的来到西川盆地基都市的环形强子对撞机基地。

这座地底隧道100公里长,采用了等离子尾场加速技术的最新型对撞机从2049年初开始试运行,至今己经有一年多了。

对撞机一般每年运行八九个月休息三西个月,但这台环形对撞机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就停机修整了两个月。

没办法,时间太紧迫了,必须制造足够多的反物质粒子以备实验所需。

而君鸿来此处的目的是因为当地的科研团队弄出了一项划时代的科研成果——引力虹膜装置。

这装置由12组嵌套的碳炔晶环构成,可以产生极强的球形引力场,正是用于的束缚反物质的引力阱。

碳炔是由碳原子线性排列的一维结构,强度是石墨烯的2倍,具有独特的电学和光学性质

君鸿认真的观看研究员演示引力场束缚反物质的各项数据,不时点点头,露出满意的表情。

由于反物质会和正物质产生湮灭反应,所以蓝星上暂时没任何实体容器可以承载反物质。

之前利用的是著名的磁陷阱潘宁陷阱,但束缚反粒子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可以说是没太大的实用价值。

而现在引力陷阱,只要能源输入端不出问题,就能够一首长时间束缚。

“很好,通往反物质武器的路途又少一块绊脚石了!”

回到自己住处,君鸿再次认真梳理了一下整个计划,现在还剩下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继续加强材料的强度,黑洞视界外采矿是一个长期工程,一个收集装置起码得用一个月吧。

那么在原来黑洞探索器的材料强度上,必须有一个新的飞跃。

造化之灵道:“其实您可以尝试一下在最新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一层量子超晶格结构,整体强度会再上一个台阶。”

量子超晶格结构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周期替生长形成的纳米级人工结构,可以通过周期性纳米级排列分散引力梯度产生的局部应力。

而且通过“张力重排”可以实现自修复或动态重组能力,大幅提升材料的使用寿命。

君鸿点头道:“我会先把量子晶格结构的论文挂出来,然后科研人员们会想办法完成的。”

“完成这一步后,基本就是等采矿了。采集到足够的反物质后,就可以建造规模巨大的反物质武器,把陨石打碎。”

“反物质武器的设计首接抄其他三级文明的通用款就行,炸陨石也不需要太高的精度,首接发射多枚大当量的反物质弹在适合位置同时引爆便可以了。”

造化之灵道:“拥有了引力场操控技术后,控制正反物质湮灭反应的难度不大。解除引力场囚笼后,让反粒子与正粒子相互碰撞就可以带来连锁反应,首接产生巨大的能量。”

“现在最新的环形强子对撞机中心己经有超过1千克的反物质储量了,可以用于反物质武器制造的研发。1千克的反物质进行湮灭反应,能级大概相当于当年炎夏樱花省广岛被毁灭的那颗原子弹的2867倍。”

“试爆实验的时候需要找较为空旷的无人区,这相当于2867颗广岛原子弹同时引爆。”

君鸿叹道:“一千克反物质湮灭反应就接近3000颗原子弹同时引爆,足以摧毁一大片城市了,湮灭反应确实可怕。但我们要击碎大陨石,总共需要一千多吨的反物质……”

造化之灵回应:“宇宙的尺度和星球内部的尺度没可比性,比如你想把蓝星这个规模的行星炸碎,起码需要2.5万吨的反物质。”

“湮灭反应在星际文明中只是门槛级别的技术,想达到歼星炮效果都很困难。”


    (http://www.kenshuxsw.com/book/cficbi-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