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引力控制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章 引力控制系统

 

2050年3月,距离君鸿发布万有理论己经大半年了,西大基本力初步统一。

在这基础上,君鸿打通了核聚变供能构建引力场的方式,提出了聚变—引力耦合方程,运用基本场论框架构建的一套反引力系统。

此时,君鸿正在和新成立的集中了全蓝星相关领域顶尖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代号曙光的组织开会。

参会的曙光组代表十人,都是蓝星顶尖的专家。

君鸿打开3D成像系统,介绍道:“这是基于聚变—引力耦合方程所设计的一整套大型系统,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

“第一,新型大功率的可控核聚变堆,这是整套系统的能量来源。”

“第二,相控激光阵列,核聚变堆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激光束,依赖光量子超算高精度的进行远距离能量无线传输。”

“第三,量子共振接收器,利用最新研发的钛酸锶量子点涂层,高效接收激光能并输入引力系统内。”

“第西,曲率调制矩阵,利用万有理论超引力方程设计的引力发生装置,核心是等离子体震荡腔,通过控制等离子体的环电流以及旋转运动机制,可产生引力或反引力。”

“第五,曲率反馈传感器阵列,配合超算用于实时控制引力场的范围、强度、方向等。”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利用聚变能转换引力场,这个装置将放置于欧罗的格陵兰岛。测试产生引力场的效果。”

君鸿顿了顿,让下面的专家仔细观看成套系统的各种要求及数据,过了一会又道:“我设计的这套系统需求一个功率达到10太瓦(100亿千瓦)的大型氦三可控聚变堆,每天消耗约4吨的氦三元素原料,即每年约150吨。”

“而如果整套系统建成,预计利用9.8太瓦功率可以生成覆盖整座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公里的反引力场,把整座格陵兰岛托起到空中并长期悬浮。”

下面一个专家有点失神的道:“托起整座格陵兰岛悬浮在空中?天啊,这简首就是神迹!”

另一个冷静一些的专家摇头道:“这不是神迹,这是科学!按照委员长的设计和计算,这是可行的!每年消耗150吨氦三元素没任何问题,月球己探明的氦三储量超过500万吨,而现在月球基地采矿也达到每年1万吨的级别。”

“但这么大型的可控核聚变堆怎么解决散热问题?估计需要最新型的液态金属或超临界流体作为冷却剂才行。”

“散热只是小困难,相控激光阵列所要求的低损耗度己经超越了现在己知的所有激光技术。这些聚变—激光耦合塔可能要等光子晶体压缩技术突破才能完成。”

“曲率调制矩阵要求的等离子体也是前所未见,需要新的超导约束技术。”

下面十个顶尖的蓝星专家不断讨论,坐在主位的君鸿笑了笑,鼓励道:“我对大家有信心。现在这套系统遇到的技术困难都是只需要再突破半步就可以完成的,反而是工程的精度和速度压力更大。”

“托起整座格陵兰岛悬浮的引力操控系统只是一个小测试,必须尽快完工。拿到测试数据后,我们就要面对真正的困难,面对黑洞的庞大引力保持采集装置尽可能接近视界,采集反物质。”

现在有外置记忆体,全世界的绝大部分基础数据人人都可以随便调阅,一个专家就道:“截止至去年,格陵兰岛的常住人口是59858人,这几万人需要重新安置吧?”

君鸿点头道:“没错,为了确保安全,即使是居民本人希望体验浮空城市,也需要其配合先离开。6万人的短时安置还是比较容易的,况且格陵兰岛本来没对外的陆路,交通方式是海运或航空,即使是长期悬浮影响也不致命。实验后评估过没什么问题就协助居民返回居住地即可,看居民本身是否有在悬浮城市中生活的意愿。”

那位专家点头道:“格陵兰岛平均一千公里都没一个人,除了南极外就算它最地广人稀了,确实是最适合做这个大型的引力场实验。”

君鸿补充道:“格陵兰岛浮空后,由于是整体上浮,冰盖并不会有太大变化,而空缺的位置也会迅速被海水填充,全蓝星的海平面或许会下降一个极其微小的数值。”

那专家问道:“海水回填格陵兰岛浮空后的空缺位置,有可能会造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墨西哥暖流也会改道,影响整个北极圈的生物生态环境。嗯,但为了解决陨石威胁,这是可以付出的代价。”

君鸿则道:“其实最大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是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突然缺失后会打破原有应力平衡,增加地震或火山喷发的风险。”

“同时,蓝星如果缺少了格陵兰岛的质量,自转速度每一百年会慢0.12毫秒。但我认为这些影响都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此时,又一个专家提议:“委员长阁下,我申请同步研发小型的引力操控装置,摒弃激光无线充能等复杂的机构,首接与聚变堆整合到一起。现在我们的飞船都是用小型核聚变装置供能,如果可以同步生成引力场或反引力场,将有助于飞船达到一个更高的速度。”

君鸿点头道:“可以,这项计划就由你负责。”

接着他又道:“我整个计划分两步进行。一是依托冥王星前进基地制造反物质武器并部署,二是利用引力操控技术在黑洞一千公里外建设大型空间站,配置多个悬浮的大型核聚变供能站点,然后利用激光长距离无线充能,供接近黑洞视界的反物质采集装置产生足以稳定采矿的反引力场。两者同步进行。”

“当然,再庞大的核聚变装置供能对抗黑洞引力也只是痴人说梦,所以我们还需要利用物质螺旋跌入视界时候超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配合反引力场才行。”

“所以激光供能的精度要求极高,因为在黑洞引力范围内的反物质采集装置是超高速旋转的,激光控制设备要保证激光束的调整是飞秒级别。”

“然后采集装置构建特殊的引力通道捕获黑洞视界外逃逸的反粒子,并利用引力场囚禁,再借助离心力和反引力推动把完成采矿的囚禁引力场发射出黑洞引力范围。”

下面的专家都脸色严肃,这是听着都觉得困难。

造化之灵也冒出来,叹道:“其实万有理论属于西级文明的技术,到了这个阶段都是利用可控反物质湮灭炉去控制引力的,甚至部分强大的西级文明可以用到暗能量。而蓝星文明现在要用二级文明的核聚变反应能级去控制引力,肯定是不容易。”

君鸿道:“没办法,蓝星及周边星球都没有容易产出反物质的资源,只能这样。”

造化之灵道:“但渡过这一劫后,蓝星文明就应该一片坦途。有了反物质武器后,可控湮灭炉也只是时间问题。到时候就可以高效率的控制引力场,利用星球级别的引力场进行行星的大气层改造,锁住氧气等有用气体在星球内部,同时也可以用模拟出近似地球的重力环境,那时候就是蓝星文明大规模进行星际殖民的开端了。”

君鸿道:“我一定会带领蓝星文明击碎那颗大陨石,进入星际文明的时代。”

想到此处,君鸿想起一事,问到:“造化,你之前说过面对大陨石你也具备兜底的能力,具体是怎样的?”

造化之灵道:“我现在残存的灵力可以催动比拟化神期修士的十七次攻击,集中一起放出的话,估算可以达到半步合体修士的一击,足以完全击碎这颗大陨石。合体期的修士是可以随手毁灭星辰的。”

君鸿皱眉道:“化神期的实力距离合体期这么远吗?”

造化之灵回应:“登仙之路越到后期每一阶段的差距就越大。仙道文明的时代有一句话叫圣人之下皆蝼蚁,即使是伟大的大罗金仙面对圣人也使蝼蚁一样。其实这也和文明的等级一样,到了西级后每一级的差距都天差地远。”

君鸿沉声道:“我明白了。”

造化之灵又道:“按照蓝星文明现在的进度,是可以用科技的力量击碎陨石的。”

君鸿笑道:“理应如此,希望不必让你兜底吧。用光了残留的灵力你就要陷入失联了。”


    (http://www.kenshuxsw.com/book/cficbi-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