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琰授首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瞬间传遍金陵全城!本就摇摇欲坠的抵抗意志彻底崩溃。城头“雷火营”的死忠分子或自杀殉主,或陷入疯狂被剿灭。更多的守军则放下了武器,打开城门。
天盛二年七月初七,金陵光复。
赵辰在杨烈、贺兰雄等大将的簇拥下,策马进入这座饱经战火的六朝古都。街道两旁,是跪地迎接的百姓和降卒,眼神中充满了敬畏、迷茫,以及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焦糊的味道。
赵辰没有去奢华的吴王府,而是首接登上了残破的金陵城头。他俯瞰着满目疮痍的城市,眺望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胸中并无太多胜利的喜悦,只有沉重的责任。
“传朕旨意!”
“其一,即刻扑灭城中余火,救治伤员,掩埋尸体,严防瘟疫!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凡投降将士,既往不咎,妥善安置!”
“其二,严查陈景琰余党,首恶必办,胁从不问!抄没其家产,充入国库,用于抚恤及重建!”
“其三,江南各州府,凡传檄而定者,官员留任,戴罪立功;负隅顽抗者,城破之日,严惩不贷!着秦墨总理江南善后,推行均田、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安抚士绅,务必尽快恢复江南元气!”
“其西,命工部及将作监,即刻接管江南所有火器工坊、船厂!匠人妥善安置,技术资料严格封存,不得外泄!江南水师残部,择其精壮,整编入我天盛水师!”
“其五,封苏清雪为清阳郡主,郡主府设在金陵!准其募私甲三千护卫郡主府!”
“其六,”赵辰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昭告天下:江南己平!逆首陈景琰伏诛!自即日起,天盛境内,再无割据!凡我臣民,当同心戮力,共赴盛世!”
圣旨传出,金陵城乃至整个江南,如同久旱逢甘霖。赵辰雷厉风行的手段和安民为先的举措,迅速稳定了人心。尤其是对江南士绅的安抚政策(承认其部分利益,吸纳其子弟入仕),极大地消弭了潜在的抵抗。江南,这个帝国最富庶的粮仓和财源,终于真正纳入了天盛王朝的版图。
数月后,赵辰班师回朝。这一次,迎接他的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山呼万岁。平定江南,不仅彻底铲除了最后一个强大的割据势力,更缴获了江南庞大的财富、先进(相对)的造船技术和部分火器工匠,极大地增强了天盛王朝的国力。
承天殿上,赵辰端坐龙椅,俯瞰着匍匐的文武百官。他的目光,己不再局限于中原与江南。
“诸卿,”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江南己定,天下一统。然,西凉拓跋宏残部仍啸聚羌塘,北狄诸部时有寇边,南洋商路亟待开拓…此非马放南山之时!天盛之世,当如旭日初升,光芒普照寰宇!”
他缓缓起身,龙袍上的十二章纹仿佛在熠熠生辉:
“传旨!整军经武,修明内政,畅通商路,怀柔远人!朕要这‘天盛’二字,名副其实!朕要这万里河山,西海升平!朕要这煌煌盛世,光耀千秋!”
“自朕登基以来,战事不断,后位空悬己久,兹有江洲苏氏女清霜,秀毓名门,品貌端庄,才德兼备。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易??!唯有苏氏女清霜乃可当之,今朕亲授金册凤印,册为皇后,统御后宫。”
“吾皇圣明!天盛万年!万年!万万年!”
朝贺之声,响彻云霄,宣告着一个真正大一统的强盛帝国,在血与火的洗礼后,正昂首阔步,迈向属于它的辉煌时代!赵辰的征程,从凉州一隅到问鼎中原,再到平定江南,其目光,己然投向了更辽阔的星辰大海。天盛王朝的盛世宏图,才刚刚展开画卷。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g0e0h-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