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一章 力挽狂澜

 

值此社稷危亡之际,武成王府成了风暴的中心,也是唯一的定海神针。

王府内,气氛凝重如铁。赵辰与苏清霜对坐,案上摆着如雪片般飞来的藩王奏疏、朝臣密信和军情急报。燕云(己伤愈,官复原职,更显沉稳)肃立一旁,甲胄未卸。

“夫君,局势危如累卵。藩王各怀鬼胎,若让任何一人入主中枢,必是引狼入室,轻则割据,重则内战再起,我大武十年心血毁于一旦!黎民再陷水火!”苏清霜秀眉紧锁,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赵辰目光深邃,手指重重敲在地图上京城的位置:“清霜所言极是。主少国疑是实,但立长君?哼,这些藩王,哪一个不是包藏祸心?他们眼中只有那张龙椅,何曾有半分天下苍生?”他猛地抬头,眼中精光爆射,“先帝血脉未绝!皇长子陈廷皓,虽只两岁,却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只有扶他登基,才能堵住悠悠众口,断了藩王篡位的妄想!大义,在我们这边!”

“可是…”燕云面露忧色,“王爷,王妃,立两岁幼主,藩王必定不服,朝中恐也有非议。且幼主登基,国事托付何人?若无强力摄政,恐生肘腋之变啊!”

“非议?不服?”赵辰冷笑,一股久经沙场、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铁血气势勃然而发,“那就让他们看看,我赵辰手中的剑,还利不利!看看戍卫京畿的将士,听谁的号令!至于摄政…”他看向苏清霜,两人目光交汇,心意相通。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苏清霜接口道,语气斩钉截铁,“夫君,这千斤重担,非你莫属!唯有你以武成王之尊,摄行国政,方能震慑宵小,稳住大局!我苏清霜,愿倾尽全力,助夫君安定朝野,抚育幼主!”

赵辰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他知道,这一步踏出,他将被推向风口浪尖,背负“权臣”、“摄政”的千古评说。但为了苏无涯的托付,为了战死袍泽守护的太平,为了这天下苍生不再受战乱之苦,他别无选择!

次日,紫宸殿(临时设为灵堂)。陈景瑀的梓宫停放在正中,气氛压抑而诡异。在京的藩王代表(如楚王的世子)、各部重臣、宗室勋贵齐聚一堂,表面哀戚,实则各怀心思,暗流涌动。

张保、周世昌等人面色惨白,缩在角落,如同待宰的羔羊。

就在争论即将爆发之际,殿门轰然洞开!赵辰一身玄色蟒袍(非朝服,乃战时亲王戎装改制,威仪更盛),腰悬御赐尚方宝剑,在苏清霜(身着王妃大妆,气度雍容而肃杀)和燕云(按剑护卫,杀气凛然)的陪同下,大步走入殿中。他身后,是两列盔明甲亮、眼神锐利的王府亲卫,无声地控制了殿门和要道。

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大殿!所有嘈杂争论戛然而止。

赵辰目光如电,扫视全场,最终落在宗正(管理皇族事务的最高官员)身上,声音沉稳如钟,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骤崩,未及立储,然祖宗法度昭昭,父死子继,天经地义!皇长子陈廷皓,乃先帝嫡脉,聪颖仁孝,当承大统!宗正大人,请即刻奉皇长子入宫,于先帝灵前继位登基!”

“武成王!皇长子年方两岁,如何能担社稷重任?”肃王的代表立刻跳出来反对,“当此危难之际,理应…”

“理应如何?!”赵辰猛地转身,目光如利剑般刺向那人,“立你肃王?还是立他楚王?尔等身为宗室藩王,不思为国分忧,反在国丧之时妄议神器,意欲何为?!”他手按剑柄,一股尸山血海般的杀气弥漫开来,“本王受先帝厚恩,托以边关重任,更蒙苏相临终嘱托,护佑社稷!今日,谁敢阻挠皇长子登基,乱我大武国本,便是与天下为敌!休怪本王手中之剑无情!燕云!”

“末将在!”燕云踏前一步,声如洪钟,手按刀柄,目光锁定了那几个藩王代表和蠢蠢欲动的官员。殿外,传来整齐划一的甲胄碰撞和兵器顿地之声!那是早己布置好的精锐禁军(己由燕云暗中掌控)!

强大的武力威慑和赵辰夫妇那无可匹敌的威望与气势,瞬间压倒了所有反对的声音。肃王、楚王的代表脸色煞白,噤若寒蝉。那些心怀鬼胎的朝臣更是吓得低下了头。

宗正见状,哪敢再有异议,连忙躬身:“老…老臣遵武成王钧命!即刻奉皇长子殿下入宫!”

一场潜在的宫廷政变,被赵辰夫妇以雷霆手段扼杀在摇篮之中。两日后,在陈景瑀灵柩前,年仅两岁的陈廷皓在懵懂中被抱上龙椅,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登基大典,改元“永宁”。赵辰与苏清霜分立于幼帝左右,如同守护神祇。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g0e0h-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