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饮马瀚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九章 饮马瀚海

 

这一次,攻守之势彻底逆转!赵辰用兵,刚柔并济:

大军兵分三路,以碾压之势横扫北狄在漠南的残余据点。赵辰亲率主力精锐骑兵,如同锋矢,首插北狄腹地,遇城破城,遇敌歼敌。新式火器(轰天雷、火箭)首次在草原大规模应用,给习惯了骑射的北狄人带来了毁灭性的震撼。

苏清霜坐镇后方,运筹帷幄。她利用阿史那咄吉重伤败逃、威信扫地的时机,派出大量细作,携带朝廷诏令(许诺归附者免死,甚至封官赐爵),深入草原各部,宣扬大武天威,揭露阿史那咄吉穷兵黩武带来的灾难。许多被阿史那咄吉强行裹挟、早己心怀不满的部落,在兵威和利诱下,纷纷倒戈或保持中立。

赵辰判断阿史那咄吉重伤后必逃回王庭老巢苟延残喘。他不给敌人喘息之机,亲率三万最精锐的轻骑兵(一人双马),携带十日干粮,由熟悉草原路径的归附部落向导引路,进行了一场史诗般的千里大迂回奔袭!他们避开北狄主力可能的拦截路线,穿越戈壁荒漠,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北狄王庭——狼居胥山下的金帐营地之外!

此时的北狄王庭,因可汗重伤败归,主力尽丧,早己人心惶惶,一片愁云惨雾。赵辰大军的突然出现,如同末日降临!

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抵抗!金狼骑兵的主力早己折损在凉州和云崖城下。留守的王庭卫队在赵辰铁骑的雷霆冲击下,一触即溃!赵辰一马当先,目标明确——阿史那咄吉的金顶大帐!

当赵辰浑身浴血,挑开金帐的门帘时,只见重伤未愈的阿史那咄吉瘫坐在王座上,面色灰败,身边只剩下寥寥几名死忠侍卫。他看着如同战神般降临的赵辰,眼中充满了绝望、不甘,最终化为一片死寂的灰败。他没有求饶,只是用尽最后的力气,嘶哑地说了一句:“草原…是你的了…” 随即,这位曾经雄心勃勃、给大武北境带来深重灾难的北狄可汗,猛地拔出腰间金刀,自刎身亡!鲜血染红了象征王权的金座。

可汗自刎,王庭陷落!消息如同飓风般传遍草原。顽抗的部落彻底崩溃,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更多的部落则闻风遣使,带着白旗和贡品,赶到狼山下,向大武天军表示臣服。

狼山,这座被草原民族视为圣山的地方。赵辰在最高处勒马驻足,身后是猎猎作响的“赵”字帅旗和无边无际、士气高昂的大武铁骑。脚下,是匍匐跪拜的草原各部首领和无数草原牧民。

朔风呼啸,卷动着残雪和战旗。赵辰的目光扫过这片广袤而苍凉的土地,扫过那些敬畏中带着恐惧的面孔。他缓缓抽出佩剑,剑尖斜指苍穹,声震西野:

“自即日起,漠南漠北,尽归王化!草原诸部,去其汗号,奉大武正朔!朝廷将设安北都护府,驻军狼山,护佑商旅,调解纷争!各部首领,需按时朝贡,谨守法令!凡我大武子民,无论胡汉,皆受庇护!若有心怀叵测,再兴刀兵者——”剑锋猛然下指,寒光凛冽,“犹如此山!踏为齑粉!”

威严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草原各部首领以额触地,山呼万岁,表示永世臣服。

为了纪念这前所未有的功业,彰示大武赫赫武功,赵辰效仿古之先贤,在狼山顶峰,主持了一场庄严的祭天封禅仪式。他亲手树立起一块巨大的石碑,碑上铭刻着此次北伐的辉煌战绩和皇帝威德,以及“永镇北疆”西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自此,肆虐北境百年的北狄之患,在赵辰、苏清霜、张文远以及无数忠勇将士的浴血奋战下,终于彻底平定!广袤的草原,纳入了大武的版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与安宁。

当赵辰班师凯旋,回到京城时,迎接他的是万民空巷的欢呼和皇帝陈景瑀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的隆重迎接。他不仅带回了北境永固的和平,更带回了大武王朝前所未有的荣耀与强盛。

而在这荣耀的顶点,赵辰与苏清霜携手立于宫阙之巅,眺望着这片他们用热血、智慧和牺牲守护下来的锦绣河山。硝烟散尽,忠魂安息,属于“开元盛世”的华章,正徐徐展开。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大武王朝历史上,最璀璨夺目的传奇。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g0e0h-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