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光刚刚透过书院的窗棂,苏明远便被一阵急促的钟声惊醒。这不是平常的上课钟声,而是书院召集全体学子的紧急钟声。他匆忙穿好衣服,与同窗们一起赶到讲堂。
山长面色严肃地站在讲台上,手中拿着一份黄绢文书。"诸位弟子,今日有一要事宣布。"他的声音在空旷的讲堂中回荡,"朝廷己下诏,明年春闱将提前至二月举行。留给尔等的时间不多了。"
听到这个消息,讲堂里顿时一片哗然。原本按惯例,春闱应在三月举行,如今提前一个月,意味着准备时间大大缩短。
"为检验诸位近日功课,今日举行模拟科考。"山长的话让所有人都紧张起来,"此次考试完全按照科举规制进行,从题目到时限,从答卷到评阅,一切从严。望诸位用心对待,不可懈怠。"
苏明远心中一紧。自从上次县试失利后,他虽然在经典学习上有所进步,但对于科举文体的把握仍不够纯熟。特别是时文写作,始终难以摆脱现代文风的影响,常被师长批评为"不合制度"。
"考题将由老夫亲自拟定,评阅也将严格按照春闱标准。"山长继续说道,"明日卯时开考,辰时收卷。诸位今日可再做准备,明日务必全力以赴。"
散场后,同窗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王文远拉住苏明远的袖子,神色紧张:"明远兄,这次模拟考试事关重大,山长向来严苛,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确实。"苏明远点头应道,心中却想起昨日与孔老先生的对话。那位经学大师曾说过,真正的学问在于"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或许,这次考试正是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古人学问精髓的机会。
当夜,苏明远挑灯夜读,重新温习了时文写作的要领。时文,即当时的策论文体,要求议论精当,文辞典雅,既要体现作者的学识,又要符合朝廷的政治倾向。这对于习惯了现代议论文写作的苏明远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次日清晨,模拟考试正式开始。山长亲自监考,神情肃穆。考题是一道策论:"论君子之道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试述其要义并论当今之应用。"
看到题目,苏明远心中暗喜。这道题正是《大学》中的经典论述,他对此颇有心得。而且经过昨日与孔老先生的对话,他对传统儒学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苏明远提笔便写:
"夫君子之道,始于修身,成于平天下。《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盖修身者,治国平天下之根本也。然修身非独善其身之谓,乃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层层递进之道也......"
写作过程中,苏明远文思泉涌。他引经据典,论述君子修身的重要性,进而分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联系。在论及当今应用时,他结合当前朝政,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当今圣主在位,政教并举,正是君子施展抱负之时。然民间尚有不足:其一,教化未及边远之地;其二,官吏修身不够,政令有时不能下达;其三,民风有待改善......"
苏明远越写越兴奋,觉得自己这次发挥得相当不错。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实际应用,都比以往有了显著进步。他甚至在文中加入了一些独特的见解,自认为颇有新意。
时间一到,山长准时收卷。看着自己洋洋洒洒近千字的文章,苏明远心中颇为得意,期待着山长的评价。
三日后,评阅结果公布。苏明远满怀期待地来到讲堂,却发现山长的脸色异常严肃。
"此次模拟考试,整体表现尚可,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山长缓缓开口,"现在逐一点评,诸位要认真听取,切勿重蹈覆辙。"
当念到苏明远的名字时,他的心跳骤然加速。
"苏明远,"山长的声音不带一丝情感,"文章内容尚可,见解亦有可取之处,然形式上却有重大瑕疵。"
苏明远心中一沉,连忙起身聆听。
山长拿起他的文章,严厉地说道:"首先,开篇过于突兀。时文开头应当从容不迫,先述题意,再阐己见。你这样首截了当地开始论述,有失庄重。"
"其次,"山长指着文章中的一段,"你在这里写道'民间尚有不足',措辞过于首白,不够含蓄。时文讲究委婉雅致,应该说'民间或有可商榷之处',这样既表达了观点,又不失体面。"
苏明远默默点头,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在他看来,首白的表达更有力度,何必拐弯抹角?但是,既然这里有既定的规范,他也只能遵守。
"最严重的是,"山长的语调变得更加严厉,"你在文中提出的一些建议过于激进。比如这一句:'应广开民智,使庶民皆知读书识字'。这样的观点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可能会被视为异端邪说。"
听到这里,苏明远心中一震。他没想到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观点,在这个时代竟然会被视为激进。在现代社会,普及教育是基本共识,但在北宋,教育资源稀缺,社会等级森严,这样的观点确实可能引起争议。
"还有这一处,"山长继续指出问题,"你写道'民风有待改善',但没有具体说明如何改善,这就显得空泛无物。时文要求有理有据,不能只提问题而不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山长一一指出了文章中的十几处问题,从立意到措辞,从结构到论证,几乎每个方面都有不足。苏明远听得脸红耳赤,心中的得意早己荡然无存。
"苏明远,"山长最后说道,"你的才学老夫是认可的,但在时文写作上,还需要下更大的功夫。科举不仅仅是考察学问,更是考察一个人能否适应朝廷的需要。希望你能虚心改进,不要辜负自己的才华。"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dgaia-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