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新添猛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章 新添猛将

 

长安地界一片银装,甘宁裹着黑色斗篷,腰间九环刀随着步伐轻晃,环首撞击声在冬日里格外清脆,与脚下冰棱破碎声交织在一起。

他身后八百弟兄俱是身着劲装,背着藤牌与短刀,鞋帮沾着江汉的泥土,在望见长安城时,齐齐顿住脚步。

“这就是长安城?”沈弥搓了搓冻红的鼻尖,目光扫过沿街叫卖的胡麻饼摊。

娄发抬头望向城楼:“比想象中要好上太多。”

甘宁未语,盯着城门处张贴的《招贤令》。

朱砂字迹在阳光下清晰:“能治田者赐田十亩,能造器者拜为工曹,能统兵者授以军职。”

他想起在刘表麾下时,递个文书都要被刁难,此刻却觉胸口发烫。

娄发凑近低声问道:“大哥,张齐不同以往了,他真会用咱们这帮江贼?”

甘宁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牙齿:“当年在江面上,咱们劫过多少官船?他若怕贼,早派人剿了,哪里还能等咱们走到长安?”

“甘将军,我们进城吧,主公早就在等候了。”武关都尉雷叙的亲兵对甘宁说道。

“进城!”甘宁甩袖前行,身后众人跟上。

“将军可是甘宁甘兴霸?”城门校尉见众人靠近,于是问道。

甘宁抱拳:“正是!”

“请将军随我进城,将军这些兄弟可安置在城外军营。”城门校尉早就得到命令,对甘宁说道。

甘宁也不多说,带着沈弥、娄发等人随城门校尉进城。

将军府前的石狮旁,胡车儿早己等候。这位在穰城血雾中护主突围的老将,此刻甲胄未卸,腰板挺首,见甘宁一行人到来,开口道:“甘将军远道而来,主公己在议事厅等候。”

甘宁挑眉,见胡车儿身后站着十名亲卫,向他们递来高粱酒。他伸手接过酒壶,仰头灌了一口,辛辣的酒液混着雪粒滚入喉间,比刘表赏的酸酒痛快百倍。

议事厅内,张齐身着玄色劲装,左眼角泪痣在烛火下泛着温润光泽。

他起身相迎,目光落在甘宁腰间跳动的红绸——那是荆州军的旧制式,却被裁成了缨穗。

“兴霸,别来无恙。”张齐伸手握住甘宁的手,触感粗糙如握船桨。

“当年在酂县一别,我便盼着这一天。”相隔一年,张齐依然记得甘宁当初的豪爽。

甘宁大笑,声如洪钟:“某在荆州憋了一年,看够了刘表那酸儒作态,才想起你说的‘关中见’。”

他转头望向厅中舆图,目光落在“湟中”“河东”的朱砂标记上,“听说你收了两万羌人降卒,可是真的?”

张齐点头,引众人落座:“不仅收了,还编为屯田兵,战时为卒,闲时为农。”

他指向地图,屯田区的标记随处可见,“明日可带你去看看,羌人如今能识得耒耜,比汉家子弟还勤恳。”

贾诩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递与甘宁:“甘将军若想看,这是羌人屯的户籍册。”

甘宁接过翻看,见上面用汉羌双语记载着姓名、田亩,甚至有“能开二石弓”“善冶铁”的批注。

他忽然想起在荆州时,士族连佃户的名字都不屑记,心中震动。

甘宁将竹简推回:“某粗人一个,不懂这些文墨,只问将军:若我带弟兄们入军,可让我们继续使刀?”

张齐大笑,拍着甘宁的肩膀:“何止使刀?你麾下弟兄善水战,我正想在渭水练一支水军。”

他转头对胡车儿说道:“去取我的狼首腰牌,即日起,甘宁将军为横水校尉,不但节制部下八百人,另外可征三千人入水军。”

胡车儿领命而去,甘宁的手指着座椅扶手——那是用西凉松木所制,纹路间隐约可见刀刻的“苍狼”二字。

甘宁见张齐如此痛快,起身抱拳:“多谢主公!”身后沈弥、娄发对张齐的信任也很感动,同时起身。

“某还有个不情之请。”甘宁有些为难的说道。

“但说无妨。”

“我这八百弟兄,多是江贼出身,行事不拘小节,初来乍到,若是有冒犯之处,还望将军海涵。”甘宁对张齐说道。

“行事不拘小格尚可,可若是违反军法,却是要军法从事的。”张齐绝不允许关中出现无法掌控的军队,哪怕是大名鼎鼎的甘宁。

张齐的目光忽然锐利:“兴霸可知,我军立足关中,靠的就是严守军法。”

他从案头取过一卷军令,“但若是立了战功,我也绝不吝啬——斩敌可赐田;破寨可升官。”

甘宁将刀横在案上,露出坚定的眼神:“请主公放心,我八百弟兄并非不知好歹的人。”

张齐见甘宁并不是要讨要特权,于是声音放缓:“兴霸放心,以后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关中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甘宁在军营中安置好部下后,当夜,长安西市的酒肆内,甘宁带着沈弥、娄发等弟兄围坐火塘。

沈弥撕着烤羊肉,忽然指向邻桌:“看,那些人好像也是军中之人!”

邻桌的汉子闻言转头,露出憨厚笑容:“俺是屯田兵,今年在郿坞降的。如今每月领粟米五斗,还能学识字。”

他抬手展示掌心的茧子,“这是握耒耜磨的,比握刀踏实。”

娄发灌了口酒,低声道:“大哥,这长安……真是与众不同。”

甘宁望着窗外,他忽然想起张齐说的屯田安民,手指不自觉地握紧刀柄。

次日,张齐带着甘宁巡视屯田区。

雪后的麦田如银毯铺展,羌人正在汉人农夫的指导下翻整土地。

他们的羊皮袄上,苍狼纹与麦穗纹刺绣交相辉映,腰间别着的短刀却收在鞘中,只露出缠着红绳的刀柄。

张齐指向远处的冶铁坊,“这些羌人用战马换铁犁,用毛皮换种子,如今开垦的荒地比最开始多了三成。”

甘宁望着一名羌人少年正认真地跟着汉人学习使用耒耜,忽然想起自己少年时在江上漂泊的日子。

他蹲下身,用刀柄拨弄冻土:“这些蛮子,真肯学?”

“他们不是蛮子,如今同样是关中百姓。”张齐蹲在甘宁身旁。

他捡起一粒的麦种,“兴霸可知,秋收时,羌人屯的亩产丝毫不比汉地少?他们只是缺个机会。”

甘宁抬头,见远处的瞭望塔上,汉军与羌人哨兵并肩而立,手中的弩机与弓箭在阳光下闪着不同的光泽。

屯田区巡视结束后,张齐将甘宁带到长安书院。

书声琅琅中,他指着课堂上认真听讲的羌人孩童:“兴霸你看,这些孩子,将来也会成为关中的栋梁。”

甘宁望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他喉咙动了动,却未说话。

是夜,将军府内,贾诩望着舆图上新增的“横水营”标记,对张齐笑道:“甘宁此人,虽曾为江贼,却重信义。主公得此猛将,如虎添翼。”

张齐点头,起身道:“文和先生,明日让甘宁去渭水训练水军,顺便带些工匠去,给他们看看是否能改良楼船。”

贾诩抚须颔首:“正该如此。”

张齐心想甘宁来的正是时候,自己进取河东又多了一分胜算。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dbdee-5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