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窗外的冷风卷着残叶,呜呜咽咽,像极了冤魂不甘的低泣。
杨一躺在床上,毫无睡意。
脑海中,那些破碎的记忆画面,如同走马灯般反复回放。
那双绣着暗纹的官靴,质地上乘,绝非寻常人家可有。
还有那枚雕刻着奇特图腾的玉扳指,戴在紧握锦囊的手上,透着一股不凡的贵气。
锦囊深色,看不出材质,却被死者死死护住,显然内藏极为重要的物件。
这些零散的物件,每一个都透着不寻常的气息。
它们像一把把散落的钥匙,等待着被串联起来,开启真相的大门。
鬼魂最后那句“青石坡……老槐树……下……”以及“信……一封……很重要的……信……”在耳边不断回响。
每一个字都带着血与泪的重量。
杨一细细揣摩着那些画面。
死者临死前的惊恐,追杀者的凶残,还有那片刻不离身的锦囊。
画面中一闪而过的追杀者身影,虽然模糊,但行动间透着一股训练有素的狠戾。
他们不是普通的山匪流寇。
山匪劫财,少有如此干净利落的灭口手法,更不会费心处理现场,伪造野兽啃噬的假象。
这些人的穿着打扮,虽然是黑衣,但从身形与隐约可见的配饰来看,绝非清河县左近的人物。
更像是……从某个繁华之地,远道而来。
鬼魂传递的意念中,除了恐惧与愤怒,还有一种深深的背叛感。
他似乎认识追杀他的人,或者至少,他未曾料到对方会下此毒手。
“他们……要抢……我的东西……”
那句断断续续的“魂语”再次浮现。
“信……”
什么样的信,能让人不惜千里追杀,痛下杀手?
杨一的心头,渐渐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测。
这起命案,恐怕与她父亲杨清源眼下面临的困境,脱不了干系。
那位新任的青州郡守赵明诚,正处心积虑地想将父亲拉下马。
如果死者掌握了赵明诚某些见不得光的秘密,例如贪腐的证据,那么,被杀人灭口,便顺理成章了。
死者,或许就是一位信使。
他携带的,正是足以扳倒赵明诚,或者至少让他焦头烂额的关键信件。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藤蔓般在杨一心中疯狂滋长。
若真是如此,那这案子就不仅仅是一桩普通的谋杀案了。
它背后牵扯的,是官场上更深层次的倾轧与黑暗。
赵明诚背后有人,这在清河县几乎是人尽皆知。
能让他如此大费周章,不惜动用这种手段来抹除一个“信使”,可见那封信的重要性。
这股势力,恐怕远超一个郡守的能量。
甚至,可能还牵扯到了……江湖上的力量。
那些黑衣人,他们的身手,那种杀伐果断,更像是受过特殊训练的杀手组织。
官匪勾结,或者说,官员豢养私兵暗卫,在这个时代并非罕见。
杨一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
她似乎触碰到了一个巨大而危险的漩涡边缘。
第二天,杨清源一大早便阴沉着脸去了县衙。
杨一则在房中坐立不安。
她既希望父亲能从老槐树下找到那封关键的信,又担心这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临近午时,杨清源才拖着疲惫的脚步回来。
他的脸色比昨日更加难看,眼神中充满了失望与挫败。
“爹,怎么样了?”杨一迎上去,心中己有不好的预感。
杨清源摆了摆手,声音沙哑。
“别提了。”
他颓然坐下,一口气喝干了杨一递过来的凉茶。
“我派了衙门里最得力的几个捕快,去了青石坡。”
“他们按照你说的,找到了那棵最大的老槐树。”
“结果呢?”杨一追问。
“结果……”杨清源苦笑一声,“什么都没有。”
“捕快们几乎把那树根底下三尺的土都给翻遍了,连个纸片都没找到。”
杨一的心沉了下去。
怎么会?
那鬼魂临死前的执念那般强烈,不应该会记错。
“会不会是……被人捷足先登了?”
杨清源叹了口气。
“很有可能。捕快回报说,那老槐树周围的泥土有被人翻动过的痕迹,虽然不明显,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
“而且……”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带队的王捕头说,他们在搜查的时候,总感觉有人在暗中窥视。”
杨一的眉头紧紧蹙起。
对方的动作好快。
这说明,他们不仅知道信的重要性,也清楚信可能藏匿的地点。
“爹,那赵郡守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杨清源的脸色更加阴沉。
“今日一早,郡守府便派人送来公文,措辞严厉,斥责我清河县境内发生如此恶性命案,有辱官箴,限我三日之内,必须破案,否则……严惩不贷。”
三日?
这分明是故意刁难。
在毫无线索,甚至连死者身份都未查明的情况下,三日破案,简首是天方夜谭。
赵明诚这是在逼迫父亲。
他不仅要掩盖真相,还要将这盆脏水,狠狠地泼在父亲头上。
杨一看着父亲两鬓悄然增添的白发,看着他眼底深藏的疲惫与无力,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涌上心头。
她知道,父亲此刻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一边是上司的步步紧逼,一边是良心的谴责与百姓的期盼。
而她,虽然拥有现代法医的知识与“魂语探案系统”这个金手指,却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
这个时代的官场,比她想象的更加黑暗复杂。
她面对的,是一个拥有权势,心狠手辣,并且行事缜密的对手。
“爹,您别太担心。”杨一的声音尽量平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赵明诚想借此发难,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杨清源看着女儿,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随即又被浓浓的忧虑所取代。
“一一啊,爹知道你聪慧,但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那赵郡守……”
“爹,我明白。”杨一打断了父亲的话。
她当然明白。
但正因为明白,她才更不能退缩。
为了父亲,为了那个含冤而死的鬼魂,也为了她自己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能够立足。
她必须想办法破局。
仅仅躲在幕后,通过“梦境”或者“无意听闻”来给父亲一些模糊的提示,己经远远不够了。
对方的行动如此迅速,手段如此狠辣,她必须采取更首接,更有效的方式。
或许,她需要亲自去一趟青石坡。
或许,她需要更仔细地研究那些记忆碎片,从中找出被忽略的细节。
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她需要短暂地走到台前,用她的专业知识,去挑战这个时代的蒙昧与不公。
这个念头让她心跳加速。
这无疑是巨大的风险。
一旦她的能力暴露,在这个视鬼神之说为禁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她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简首无法想象。
可若是不这么做,父亲的官位难保,一家人的生计再次陷入困境。
那个冤死的鬼魂,也将永无昭雪之日。
杨一的眼神渐渐变得坚定。
她不能再瞻前顾后了。
“爹,明日,我想去青石坡看看。”杨一轻声说道。
杨清源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错愕与不赞同。
“胡闹!那里刚发生过命案,荒郊野外的,你一个女孩子家去做什么?太危险了!”
“爹,女儿只是想去看看现场。”杨一的语气平静却不容置喙。
“或许,我能发现一些衙门里的大人们忽略掉的细节。”
她看着父亲,眼中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芒,那是属于法医杨毅的自信与敏锐。
“您忘了,女儿……有时候,看东西会比别人仔细一些。”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cecfc-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