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玲那点不服气和暗生的攀比,虽未立刻掀起惊涛骇浪,却也让王家小院平静的水面下,
暗流再次涌动。她肚子里这块“宝”成了她新的指望,
时时盘算着如何才能压过孙秀娥一头,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老太太最疼的孙辈。
日子在悄然间又滑过数月。刘玉兰的小院因为那次地契升值的事,
在儿女们心中的分量又重了几分。她手头也确实宽裕了不少,
除了日常开销,竟也攒下了一笔不小的积蓄。这钱,她没告诉任何人具体数目,只默默收着。
这日,刘玉兰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郑重。
晚饭时,一家人难得凑得比较齐。王建国和孙秀娥带着小虎子,
王建军和赵小玲,还有下班回来的王建民和王建业。
饭桌上,小虎子己经能自己歪歪扭扭地用勺子吃饭,
孙秀娥在一旁照看着,眉眼间是为人母的温柔。
赵小玲则时不时摸摸自己己经明显隆起的肚子,脸上带着矜持的笑意,
目光却总有意无意地瞟向刘玉兰,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刘玉兰扒拉了两口饭,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
“我有件事,想跟你们说一声。”
众人闻言,都停下了筷子,看向她。
赵小玲心里一跳,莫不是婆婆要宣布什么“福利”?
是不是跟她肚子里的孩子有关?她立刻坐首了身子,耳朵竖得老高。
“我打算拿出一笔钱,资助一个学生读书。”刘玉兰声音平静,却掷地有声。
“什么?”最先叫出来的是赵小玲,她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声音也尖利了几分,“妈!您说什么胡话呢?资助学生?
哪家的学生啊?咱们家小虎子读书不要钱?我肚子里这个将来不要钱?”
孙秀娥也愣住了,她看了看婆婆,又看了看赵小玲,
没吭声,但眉头微微蹙起。她如今对婆婆的决定不敢轻易质疑,可这事……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王建民筷子一顿,嘟囔道:“妈,您这钱……是不是有点多得没处花了?
咱家自己人还顾不过来呢,管外人闲事做什么?”他最近手艺长进,
收入稳定了些,但离大富大贵还远着,对钱还是看得很紧。
王建国向来嘴笨,此刻只是愣愣地看着母亲,不知道该说什么。
只有王建业,沉默片刻后,问了一句:“妈,您是认真的?
是哪个孩子这么困难?”他如今对母亲多了几分敬重,知道母亲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刘玉兰的目光从几个儿子儿媳脸上一一扫过,将他们的神情尽收眼底。
“是认真的。”她点了点头,语气依旧沉稳,“是我娘家那边一个远房亲戚的孙女,
叫小娟。爹娘都没了,跟着奶奶过,日子苦得很。孩子聪明,
读书成绩也好,可家里实在供不起了,眼看就要辍学。”
“远房亲戚?”赵小玲撇了撇嘴,声音里带着嘲讽,
“妈,这都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了,您也上赶着送钱?
咱们家可不是开善堂的!再说了,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要嫁人!”
这话一出口,桌上的气氛顿时有些僵硬。
孙秀娥忍不住瞪了赵小玲一眼。她自己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如今听赵小玲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玉兰脸色沉了下来,盯着赵小玲:“小玲,你这话我老婆子不爱听。
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孩子读书,明事理,有见识,将来才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把下一代教好。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年轻时候没机会读书,
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当了一辈子睁眼瞎。我不希望一个好苗子,也因为穷,断了前程。”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深深的遗憾。
“再说了,这钱,是我自己攒下的,我想怎么花,是我自己的主意。
你们谁也别想干涉。”刘玉兰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你们有手有脚,自己的日子自己过。我帮衬你们,是情分,不帮,
是本分。别总想着从我这老婆子手里抠东西。”
赵小玲被噎得脸一阵红一阵白,张了张嘴,却被刘玉兰那洞悉一切的眼神看得心头发虚,
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她那些“这钱留给孙子上学多好”的小心思,
在婆婆这番话面前,显得那么自私和浅薄。
孙秀娥低下头,心里却对婆婆生出几分敬佩。婆婆这话说得硬气,
也说得在理。她想起自己当初怀孕生小虎子,婆婆虽然没少“管教”她,
但关键时刻,却也都是为了她和孩子好。如今想来,婆婆的心,确实比她们这些做儿媳的要宽广得多。
王建民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嘴。他知道母亲决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王建业则开口道:“妈,我支持您。需要多少钱,您跟我说,
我这里也能凑一些。”他现在单位效益不错,手头比以前宽裕。
刘玉兰看了他一眼,眼神柔和了些:“不用你们凑,
这钱我老婆子还拿得出来。主要是想让你们知道一声。”
这事就算这么定了下来。
赵小玲心里却憋着一股气,饭也吃得没滋没味。凭什么啊!
凭什么拿那么多钱去便宜一个外人!她肚子里这个可是王家的亲孙子!
她越想越不甘心,看向刘玉兰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怨怼。
过了几日,刘玉兰便托人联系上了小娟的奶奶。
起初,老人家说什么也不同意。老一辈的人,骨头硬,不愿意轻易受人恩惠,怕被人戳脊梁骨。
“玉兰妹子,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这钱,我们不能要。
小娟这孩子命苦,我们再难,砸锅卖铁也得想法子……”电话那头,老人的声音沙哑而固执。
刘玉兰也不急,耐心地劝道:“嫂子,这不是施舍,这是投资。
小娟是个好孩子,将来有出息了,也是给您脸上争光,也能帮助更多的人。
您就当我是给孩子一个机会,也是给我自己一个弥补遗憾的机会。
再说,这钱我也不白给,等小娟将来工作了,有能力了,再还给我老婆子也不迟。”
她话说得恳切,又给足了对方面子。
来回磨了几次,又让当地的村干部去做了做工作,
小娟的奶奶才终于松了口,千恩万谢地接受了刘玉兰的资助。
刘玉兰亲自去了一趟那个贫困的小山村。
当她看到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却依然眼神明亮,
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的小姑娘时,心里某个地方,一下子就软了。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cdh0h-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