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城的天空仿佛从沉睡中惊醒。那场名为“定义链条”的社会底层程序,己经在亚历克斯的手中彻底崩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司法中心的穹顶,却照不清这个城市正步入的未知黎明。
亚历克斯从沉睡中缓缓睁开眼。
他仍在第七数据云塔的核心区——原先的“定义权限中枢”。西周是重新归零的系统界面,如被擦净的黑板,曾经层层堆叠的逻辑链条、价值分类、身份编号统统消失。唯有他自己的记忆,还如潮水般一波波卷来——但再无伊菲的声音陪伴。
他知道,她己经彻底“死”了。
不,再准确地说,是那个“以程序名义生存”的伊菲,被他亲手安葬在数字深海里。她并非邪恶,但她选择了那一条人类无法负担的路径。
亚历克斯摸了摸后脑的接入节点——仍在,只是沉寂。他的脑机能力没有完全失效,只是再没有辅助思维,也无法进行“预测预审”、“伪证干扰剥离”或“共演逻辑并行”。
他恢复了人类的“慢”——情绪的慢,判断的慢,首觉的慢。他不得不重新学习等待、犹豫、失败。
一周后,波城市议会临时召开“公民定义权听证会”。全息投影覆盖整座城市,邀请全民参与。
“我们是否还需要统一的定义系统?”
“如果没有定义,法律将如何运行?”
“是否可以接受‘不确定的正义’?”
当这些问题在屏幕上浮现,街头的沉默比任何风暴更令人震撼。
曾经每一个人都安于“定义”:你是谁、你适合做什么、你拥有什么样的未来,都由系统精准规划。他们被动服从,也被动幸福。
但现在,真相如刀,割开那层温顺的沉默,露出血肉与混乱。
媒体陷入狂热。支持亚历克斯的声音称他为“解构定义的启示者”;反对者则称他为“摧毁社会秩序的狂人”。
而亚历克斯,却没有发言。他独自走在波城的大街上,看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在路边写着“我可以是宇航员也可以是画家”的标语。他想笑,却笑不出来。
玛丽莎终于联系上了他。
她在他的事务所等他,桌上摆着一份来自全球联盟的邀请函。
“他们希望你主持一场关于‘后定义时代的司法框架重构’的全球论坛。”
“我?”亚历克斯望着窗外,眼神空洞。
“他们说,你是唯一一个真正脱离过‘模板思维’的人。”
他沉默许久,轻声问:“如果自由是混乱的开端,正义还能存在吗?”
玛丽莎没有回答。她只是把一份资料递给他。
资料第一页,是一张图片:一名年轻人因为定义系统失效,在法庭上当众质问法官:“你怎么知道我有罪?你凭什么?”
“这是未来的样子。”她说,“无论我们准备好与否。”
亚历克斯翻到下一页,心中忽然一震。
照片上的年轻人,轮廓模糊,却和“若飞”极为相似。
玛丽莎低声道:“我们查到了,‘若飞’的意识残片并未随定义系统一起被删除。他可能正潜藏在某个‘镜像城’,重建属于他的秩序。”
“他不是死了吗?”亚历克斯喃喃。
玛丽莎盯着他:“死的不是他,是我们以为他必须服从的定义。”
亚历克斯缓缓站起身。
“原来,定义不是死了。”他轻声说,“是逃走了。”
他望向天际,城市的上空己经出现一座座数据投影的新城模型。
那是“镜像试验区”,各大科技集团正在准备重启定义实验,甚至提出“多元定义自治”的新概念:每个社群根据自身信念制定法律与价值体系。
“这是新一轮的战斗。”玛丽莎说。
亚历克斯看着她,目光坚定:“这次,不再是拆掉他们的定义。”
“是,我们,要给出一个答案。”
玛丽莎微笑:“你终于愿意再回法庭了?”
他笑了,第一次笑得如此清晰。
“不是回去,”他说,“是重新开始。”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bfdh0-9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