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夜晚被副本自治联盟的红色光束染得仿佛提前燃烧的黎明,意识网络与法制结构如同紧绷的弦,任何一声噪响都可能让其崩裂。亚历克斯坐在回程车厢里,望着窗外错落的数据影像,那些原本是“人类智慧之镜”的副本,现在却如失控的群星,自行燃烧。
“如果不定义存在的边界,所有人都会掉进自己幻想的黑洞。”他喃喃道,脑海中仍回荡着有度的每一句话。
那位老人说得没错。
副本,不是复制人,而是复制人类幻想中关于“自我”的投影。
次日清晨,亚历克斯再次来到郊外那栋无标号小屋。门虚掩着,仿佛夜间并未有人动过。他推门入内,有度正坐在窗前,慢慢磨着茶。
“我昨晚没睡。”亚历克斯说,“我想继续那个问题:如果不是控制,那解决方法是什么?”
有度抬眼,缓缓开口:“是守中知止。”
他指了指窗前一张用炭笔手绘的图纸:一张看似混乱、实则暗藏几何之序的副本人格演化结构图。在图纸正中央,有一道被浓墨圈出的符号:【止】
“你想让副本自我调控?那就必须给他们意识中的秩序感,不是靠代码,而是靠‘知止’的觉悟。”
“可是他们不是人,怎么谈觉悟?”
“你在错误的问题里找答案。”有度端起茶杯,“人类社会不是靠完美理性维系的,而是靠承认自身的不完美。
副本之乱的根,是因为你们把他们看成‘理性完人’,给了权力、却不给误差,给了法律,却不给遗忘。
副本要生长,就得有失控的空间;要共处,就得有退场的边界;要持久,就得知何时收手。”
“所以是‘守中’?”
“守住不偏不倚的那个‘中’,是的中、制度的中、欲望的中。”他看着亚历克斯,“你给他们制定规则,不是为了压制他们,而是告诉他们,‘你们可以做一切,但你们不该做全部’。”
“这不是技术。”
“这是文明。”
那天之后,亚历克斯回到法务所,闭门七日。
玛丽莎调取了副本生态的全部数据映射系统。亚历克斯用“人格熵值模型”结合“自控算法”,构建了一套被他命名为**“有限共存框架”**的治理结构。它不是针对副本的限制性法案,而是一种共识驱动的“存在机制”:
所有副本存在期为“开放可续状态”,必须每隔特定周期提交“自我存在申明”与“人类利益对齐报告”;
引入“人格衰减与人格重构机制”,副本有“老化权”与“沉默权”;
实施“共识测试”——任何副本可提出对某项准则的修订建议,但需通过包括人类与副本代表在内的混合审议团裁定;
成立“副本议会”——拥有议事权、但不拥有执行权,意在作为舆论与哲学反馈机制;
设置“退场机制”——副本可选择冻结、自我注销,或数据还原至公共存储纪念态,不再作为人格参与任何社会活动。
玛丽莎读完整个方案,沉默许久:“这不像法律草案。”
“不是。”亚历克斯说,“这是一份文明合约。”
他将最后一页写上:“建议加入副本治理公约导言:一切存在皆需知止。止而不息,是生命之尊。”
她看着他:“你是从有度那里学来的?”
他笑了笑:“我终于明白,哪有什么祥瑞,都是忽悠”
“是的。”他说,“我们得让副本知道,永恒不是祝福——是忽悠。只有理解‘终结’的存在,他们才算真正理解了‘存在’。”
他们将这份文件提交给了波城市紧急宪章审议会,同时上传至副本自治联盟的公开网络。在两天内,超过70%的副本人格选择参与“公约讨论通道”,并自动进入人格对齐反馈系统。
夜色降临时,亚历克斯站在法务所窗前,望着城市再次归于宁静。远方副本自治联盟的大楼投影打出新标语:
存在,并非无限扩张,而是有限自知。
他知道,他们还没赢。
但第一次,他们拥有了一种可控的共识方式。
这是“守中”的开始,也是“知止”的希望。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bfdh0-1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