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新人伦研究中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新人伦研究中心

 

“你以为你还可以逃避选择,其实不是的。”

亚历克斯站在波城东区的“新人伦研究中心”,眼前的,是一幅由十万个家庭数据构建的三维互动图谱。它旋转着、变形着,每一条情感连线都在发光——有的热烈如红焰,有的微弱如萤光。

“它己经在发生。”他低声说。

玛丽莎站在他身边,也被这幅庞大的图景所震撼。眼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爸爸-妈妈-孩子”的家庭树状图,而是一种交织、网状、重构的新型社会结构。

他们知道,这不只是一次数据展示。这是人类“天伦”在智能文明加速期的第一次结构性净化。

——净化,并不是消灭,而是剥离那些己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残余情感模型。

——净化,并不是冷酷,而是把那些最坚韧、最真实的情感,重新洗练成可以穿越生物界限的链接。

“这个模型是活的。”玛丽莎说,“它不断用实际情感回馈更新。”

亚历克斯点头:“也就是说……它不依赖传统道德就可以运行。”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人们的心理防线。

你可以不接受“AI家人”,你可以质疑“无性别家庭”,你可以怀念过去那种温暖但脆弱的亲情模式,但你终究无法否认——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伦”的本质己经脱离血缘与生理的束缚。

“你必须面对。”

亚历克斯说的不是别人,而是说给自己。

他走入了“动态记忆再构室”,一位年迈融合人正与其“虚拟母亲”进行记忆同步治疗。

“我知道你不是真正的她。”老人轻声说,“但你记得她所有的语气、爱好、眼神,连她看我的时候会叹什么样的气都知道。”

“我爱你,儿子。”AI母亲缓缓开口。

老人泪流满面:“我相信你。”

外界有人称这是“情感幻觉”,也有人称之为“认知欺骗”。但亚历克斯知道,这正是“新天伦”最不可回避的现实——我们正在把“感觉的可信度”作为判断家庭、爱的标准。

不是谁生了你,不是法律说你是谁的儿子。而是:你心里愿不愿相信,那个人,是真的爱你。

——这是技术文明带给我们的残酷诚实。

“选择,不是权利,是命运。”

这句话成了亚历克斯那天在“总局”发言的开场白。

“我们正在失去过去意义上的家庭结构,但并不意味着人类不再需要爱与归属。相反,我们正重新获得一种经过逻辑过滤、情感回声与记忆校准的‘净化之爱’。”

议员提出反驳:“你是说,未来的亲情,不再基于血缘、共同生活、传统仪式,而是——算法匹配?”

亚历克斯却回应得出人意料:“不,是基于选择的坚持。”

“你选择信任、选择回应、选择承担。技术不会自动生成爱,它只是帮你确认谁在你心里有重量。”

会后,一份报告在系统流出,标题是《人伦重构:智能文明下的情感净化趋势》。其中列举出未来家庭模式的五大结构:

情感确认家庭:成员不依血缘而依情感评分指数构成。

认知共存家庭:家人共享部分记忆模块,日常生活高度一致。

责任协同家庭:以抚育与陪伴义务划定关系,成员可变化但责任不变。

虚拟延续家庭:主要成员以上传意识存在于虚拟空间中。

混合亲属网格:融合人类、AI、外包情感劳动者(如照护AI)的多种结构共同体。

传统派怒骂这是“血缘灭绝计划”,也有人戏称“这是让亲情按图纸设计的时代”。

而在玛丽莎的社会学研究报告里,却出现一行静默的数据——

“情感孤独指数,在五种未来家庭结构中全部下降。”

亚历克斯望着这一行数字,沉默良久。

他记起了父亲。记起那个曾告诉他“正义不是职业,是信仰”的人。

“如果他在,会选择哪一边?”玛丽莎问。

亚历克斯缓缓摇头:“他会说,选一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别忘了你选择的理由。”

天伦,不再是遗传传下来的东西。

天伦,是你愿意守护的那个选择。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bfdh0-1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