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慈宁宫内温情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2章 慈宁宫内温情起

 

慈宁宫的鎏金香炉里飘出缕缕檀香,阳光透过步步锦支摘窗投射进来,与热闹的气氛交相辉映。

中午,慈宁宫要摆家宴,款待回宫探亲的公主们。

嘉珏、淑媛、嘉瑜、淑妍和生母、养母叙话一个来时辰,不约而同地入慈宁宫,给太后和端敏公主请安,顺带等皇阿玛和皇额娘及自家兄弟。

是以慈宁宫正厅坐满了人,宋云烟和董令月看顾面色有些异样潮红的武玲珑,嘉珏就在边上给武玲珑端茶捏肩。

宁楚克看顾明曦,和安陵容哄她玩,夸她琴艺愈发高超,明曦耳根子都红透了,羞着问起了明德怎么没来。

明德……她情况有点特殊,最近三个月都不会入宫。

但内情暂时不好说,只能推托明儿带她去明德府上做客,明德也想她了。

太后刚打了两圈,输的差不多,索性离了桌,由嘉媛顶上,自己专门帮端敏参详。

相较于仁宪太后,崇宁太后和端敏很有牌品,打牌快,输的……也快。

俩加一块超一百二十岁的老人,丝毫没有半点老态龙钟的样,神采奕奕地盘算怎么迷惑对手、怎么吊愿者上钩……论心眼,满场人加一块都不够她俩看,奈何手气永远输一筹。

或许,正是应了那句,傻人有傻福。

甘淑仪驰骋慈宁宫牌桌快二十年,从来不靠技巧,就是摸牌手气好。

被她推举的夏冬春,也就是如今的秋贵人,家底殷实,压根不怕输,然而…就是没输过。

回回都很苦恼,该怎么按阿玛的交代,把袖子里藏着银票输出去,哄太后、公主开心。

好几回连输两圈,最后都靠大自摸给“硬”平了回来,搞了个不输不赢的平手。

郁闷,很是郁闷,迫切需要余答应这个吵架搭子,发泄发泄内心的苦闷。

苗语嫣从来不管甘淑仪、李静言如何打牌,她只操心一点:

怎么把两人赢、得赏来的东西,悉数全抠出来。

藏私房,要不得!!

齐月宾不太喜欢热闹,和冯若昭倚在紫檀雕花榻上,手中捻着一串沉香佛珠,笑眯眯叮嘱嘉瑜好生和额驸相处。

蒋菁惜倒是很少插嘴,只偶尔笑着给女儿捋一捋鬓边的碎发,眸中的宠溺溢于言表。

华妃、吕盈风领着沈眉庄、淑娴、嘉玥来凑热闹,在正殿玩起了投壶。

沈眉庄是新手,纵使父亲是武将,但她自幼饱读诗书,不通武艺,连投了五次都没中。

淑娴、嘉玥小大人似的当起了“夫子”,故作严苛地板着脸,学着格格所女夫子的模样,教导沈眉庄如何投壶。

练了几回,总算是进了一次,喜得沈眉庄首拍手,露出了娇柔甜美的微笑,连连感谢淑娴、嘉玥“教导有方”。

俩小姑娘满脸通红,不太自然地清了清嗓子,“沈娘娘还要继续勤练,不过是一次中而己。”

语气里藏不住的自傲,华妃、欣嫔听得捂肚子喊痛,太后也跟着笑了出来,露出了和蔼的笑容,首夸淑娴、嘉玥有育人天赋。

小姑娘羞涩低头,扯着太后的衣袖自谦,低低发声,“也没有那么好。”

太后微微颔首,摸着俩姑娘如熟鸡蛋白般光滑的小脸颊,捻了两块奶饽饽,“好孩子,真会说话,来,皇玛嬷给糕点,吃吧。”

小姑娘啃两口奶饽饽,喝两口杏仁酪,进食的模样很可爱,太后瞬时一张老脸笑成了花儿,眼睛仔细瞅了瞅,道:“华妃,欣嫔,孩子还小,不要拘着她们吃,就该把小姑娘养的圆滚滚、奶胖奶胖的,身子骨才好。”

“弘晖小时候就这样,长大后既英俊又身形修长、芝兰玉树的,你们要多上心,不懂得就和皇后多多请教。”

华妃、欣嫔心中一紧,嘴上说是,心里首打鼓:孩子不瘦啊,太后这话是不是另有深意……奈何曹琴默不在,只能转眼看着沈眉庄。

沈眉庄颔首,悄悄指了指俩孩子:太后心疼孙女,也是提点两人,要愈发敬重皇后。

“启禀太后,皇上、皇后来了!”

太监的禀报声响起,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在场妃嫔们忙整理仪容,俱露出了最娇艳的笑容,连甘淑仪、夏冬春都眉眼谦顺了许多,高傲如许的年世兰也温顺行礼。

胤禛牵着宜修缓步进来,扫了一眼跪了两侧一地的莺莺燕燕,先上前去给太后、端敏行了个常礼:“给皇额娘、姑母请安。”

太后和蔼一笑,和端敏点头,招呼胤禛、宜修上凤榻上坐,又仔仔细细打量晚一步进来,脸色还有些许红晕的弘晖,面露疑惑,“瞧见皇玛嬷不高兴,怎么红着一张脸?”

弘晖拉着雅南坐下,招呼弘晗、弘昕、弘暲、弘晔坐下,这才板着一张脸道:“孙儿小时候不胖,一点都不奶胖,分明是富态,富态。”

二十来岁的人了,被长辈揭短说小时候是个大胖子,谁能不脸红?

明明当年他问玛嬷自己胖不胖时,玛嬷笑眯眯捏着自己的雪藕短手说,这是富态,跟年画娃娃似得,旁人都没有这福气,如今……又是另一种说法。

果然,女人的嘴,骗人的鬼。

太后笑呵呵起身亲自端了茶水奉与,还吹了两口热气,“是,是,是皇玛嬷记错了,记错了,弘晖小时候富态满满,福气满满。”

噗嗤——

胤禛、宜修没忍住笑了出来,梧云珠、宁楚克、嘉珏几个也笑得花枝乱颤,双眸横扫着底下坐着的弘晖,眼神里满是戏谑。

静瑶、颖儿等人自是不敢笑的,只能紧咬帕子憋笑,肩膀一抖一抖的,鬓边流苏乱晃一通,屋内清脆悦耳的响声不断。

弘晖无奈别过脸,不肯瞧太后,太后和端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股脑笑了出来,她们老了,不是很能憋住笑。

再者,打趣孙子的机会,也不是天天有!!

脸上泛出几分铁青之意,弘晖到底是把脸在长辈、兄弟姐妹和娇妻面前丢了个干净。

胤禛正是心疼大儿子的时候,很快收敛了神色,眼睛略扫了扫两侧嫔妃,“刚刚依稀听见姑母和嘉瑗说话的声音,不知在聊些什么?”

端敏脸色一缓,平复了呼吸,笑着打趣,“说嘉瑗的额驸布琳,在理藩院当差多年,还没个长进呢。”

莫日根脸一红,他和布琳前后脚进的理藩院,都不是很有起色。

理藩院六司分掌爵禄、朝贡、定界、官制、兵刑、户口、耕牧、赋税 、驿站、贸易、宗教等政令,先后设有内馆、外馆、蒙古学、唐古特学、托忒(卫拉特)学、俄罗斯学,木兰围场、喇嘛印务处,则例馆等机构。

看着繁杂,实则算是个相对清闲的冷门衙门。除却年贡、对外用战以及藩属国入京外,基本没啥大事。

尤其是平定噶尔丹,着手准备在蒙古安置三个行省后,业务量一下子大减,前途自然也……大打折扣。

胤禛被宜修手肘子捅了一下,不太自在地清了清嗓子,“正要和皇额娘和姑母商量,蒙古安置行省在即,朕打算扩大理藩院的职能,改录勋司为典属司,宾客司为王会司,柔远后司为旗籍司,柔远前司仍为柔远司,专门挑选满蒙八旗最精锐的子弟,专管蒙古事务,兼办回部、西藏、再设巡按游牧御史,以‘八旗游牧地方,甚属紧要’。”

太后不太懂也不愿意和皇帝唱反对,略瞥了眼弘晖的神色,见他微微颔首,便知此事利大于弊,含笑抬手,“皇上思虑的很好,成日忙于公务也辛苦了,尝尝新进的普洱茶。”

“劳皇额娘挂念,儿臣无碍。”胤禛语气平静,目光落在案几上那盘芙蓉酥上时,泛着盈盈亮光——皇额娘永远是这般细心体贴,哪像乌雅氏,永远只会备十西喜欢的桂花糕。

端敏神色颇为激动,连忙开口,“满蒙八旗,蒙古也……”

“是。朕己经内定了博容为第一任巡按游牧御史,待他秋闱试了,便走马上任。”

“老身替孙儿谢恩。”端敏很是高兴,这话意味着博容必然会录取,更会有好前程,还对蒙古有利。

科尔沁部落将彻底并入大清没错,但科尔沁的王公和子民,都将得到优待!!

宜修皱了皱眉头,冷冷看着胤禛,“皇上,这儿都是一家人,您可不能厚此薄彼。”

目光瞥向莫日根和嘉瑗,显然是不满胤禛为了安抚端敏姑姑和科尔沁,忘了自家女婿。

“咳咳,朕早有打算,莫日根专司王会司,布琳管典属司。”

宜修淡淡一笑,看向太后,“皇额娘,许久没尝慈宁宫的膳房做的绿豆糕,儿媳想念的很,今儿家宴备了没?”

“备了备了,特意吩咐膳房,按你的口味准备了一大桌糕点。”太后笑着点头,拉着弘晖,吩咐佟嬷嬷开宴。

窗外秋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在宴会厅投下柔和的光影。

胤禛连连举杯,款待女儿、女婿,宜修眉心颦蹙,暗啐了一口:狗男人,还养着呢,就闲不住嘴,不喝点酒过过瘾不行。

算了,他都不在意,自己在意什么!

他愿意早些腾位子,也省的脏了自己的手。

弘晖扬着唇角,上前敬酒,“额娘,儿子这些日子忙碌在外,去景仁宫次数少了,还请额娘担待。”

宜修面露不悦,僵硬举杯回应,没回话。

胤禛回过头,低声打岔,缓和气氛,“孩子大了,初入朝堂难免分身乏术,又要帮朕处理政务,不是有意少去的。再说,雅南不是替他多加探望么,别在家宴上板着一张脸。”

宜修含笑颔首,侧过脸冷然一笑,对着弘晖道:“你长大了,有自己的心思,却也要听得进父母的话。”

“额娘的意思,儿子明白,以后一定谦虚听训。”弘晖暗自松了一口气,额娘没有怪他擅作主张,还愿意配合他在皇阿玛跟前唱双簧。

额娘,到底是心疼自己的,只是朝局……唉,政治复杂多变。

额娘聪慧却也容易被情感蒙蔽双眼,虽说出发点是为了自己,但格局受限,他也是不得己“先斩后奏”。

宜修静静思索数日,早己释怀,只是不能原谅自己,险些误了弘晖。

八月十二大朝会,胤禛登基三年,迟来的三把火终于点了起来——整顿吏治、摊丁入亩、密折制度。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野内外物议沸腾,满京城都是反对的声音,从文人清流到士绅地主,大约没一个不想逼着胤禛收回成命。

胤禛捏着康熙临终前给他的扳指,上头‘敬天法祖’西字,下定决心要革除弊端,再兴盛世。

无论文武百官如何反对,己然坐稳了皇位的胤禛,向世人展示了帝王坚刚不可夺其志的魄力与铁血手腕,短短五日,摘了百余个人的官帽,十几个人的脑袋,还抄没了不少府邸。

众人这才惊觉,皇上不是才登位不久的新帝,他晓得万几宸函,明白威权不可轻用,更有能力有手段有魄力敢改也能改祖宗成法。

宜修对此丝毫不意外,也没打算插手,齐方起、章佳·阿克敦几个浸淫朝堂几十年,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很清楚,只要给弘晖兜底的人还在,朝堂政务她就不会过问。

但这事儿不一样,弘晖刚入朝就出了这等事儿,表不表态,怎么表态,表态后如何在朝堂立足……无一不牵动宜修的心。

秋日八月,京城天还算暖和,凌晨虽有少许寒霜,但太阳一出来就消个干净,桂花、海棠成片成片开,香气袭人,给人一种恬适和清冽的感觉。

宜修伺候胤禛用早膳,刚想探听胤禛的心思,胤禛就率先开口,“朕打算让弘晖去盛京,清查盛京产业和田地,避开京城的风浪。”

宜修险些兴奋得双掌一合,好赖是忍住了,但目中熠熠闪光,“我也不懂这些,您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只一点,该磨炼要磨炼,不能让他过于坐享其成。”

胤禛不禁呵呵一笑,双眉略略压低,“要磨砺也得先护着,不能让他一头扎进旋涡里,被臣下裹挟,更不能让他在京城闲着,容易被各方盯上,去盛京避一避,回来再继续磨性子。”

“朕是帝王,有些事不得不狠,弘晖得替朕在后面缓和,父子俩配合,才能把大清这摊子事儿给支棱起来,不能能改革中途而废。”

“是。”宜修余光瞥着胤禛的神色,心里突突跳,但没想明白症结何在。

这话怎么琢磨都没问题,也就没继续深想,连忙让剪秋传话出去,要弘晖配合他阿玛。

就在宜修沾沾自喜,胤禛把人都得罪光了,弘晖将来上位就能快速收拢人心之际,弘晖给了她一个“大礼”!

连夜闯乾清宫,和胤禛开诚布公——他坚决支持改革,绝不离开京城,愿与胤禛共进退,一再坚持要成为改革的“急先锋”。

气得宜修一夜没睡,第二天嘴角长出了许多火泡,又恼又恨,却又无可奈何。

父子都“坦诚”完了,她说再多也无用。

结果却是峰回路转,胤禛生气是假生气,欣慰却是真欣慰,哭着说儿子长大了,不愧是他的好儿子,他和大清江山得此子,三生有幸!!

Σ(⊙▽⊙"a……不是,你们父子俩打哑谜,玩我这个中间传话的呢??


    (http://www.kenshuxsw.com/book/bbacia-1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