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古代老童生7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古代老童生7

 

自从杨木传出消息后,村里其他人也在一首盘算着这件事,不过其他人倒是没有杨石头这么急。

既然有人问了,杨木就将之前想好的话说了出口。“这些年杨某一家承蒙各位乡亲照拂,客套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都在心里。

大家如果有兴趣将孩子送到学堂来,村里人束脩一两银子一年,外村的话,一两半银子一年。家里送来的孩子越多,束脩还可以酌情减少。

今日过后,有兴趣的可以来我家报名。半月后学堂正式开课。”

杨木这话一说出口,不出意料的,引起了一番议论。

同样是秀才,县里的秀才一年至少要三两银子,这还不算书本纸墨的费用。一般农户人家,咬咬牙送一个去上学,也就只能学两年,认认字,不成个睁眼瞎就好。

现在杨木一年只要一两银子,村里原本没有打算送孩子上学堂的,这时候也狠狠心动了。尤其是杨木最后那句,孩子越多,束脩还能酌情减少,就更是打动了很多人的心。

如果家里有钱的话,大家估计都不会送孩子去学生多的学堂。

学堂孩子多,这也就意味着夫子关注自家孩子的时间少了。有点钱送孩子去学堂的,哪个心里不奢望着家里出个有功名的。

但庄户人家就没有那么多心思了。束脩当然是越少越好,这样还可以多送几个孩子去学习。大浪淘沙,万一下一个秀才就出在自家呢?

送走自家夫子之后,杨木躺床上倒头就睡。

第二天醒来,杨木从大儿媳口中得知,想来报名的家长,都在自家门口排起了长龙。

出门一看,杨木也吓了一跳,他是实在没想到,居然有那么多人愿意送自家孩子来读书。

杨木还看到,杨家村的族长杨成康都带着自家孩子站在队伍里。

要知道他们家的孩子,之前可都是送到县城里读书的。

之前原身还听过一耳朵,好像是这孩子读了好几年,到现在连书上的字都还认不全。

而这孩子的夫子,就是原身的死敌李承业。

想着说不定小孩是受到原身的牵累,所以杨木在面对两人的时候,显得格外的亲切。

在问了小孩的进度之后,杨木没有搞特殊,照例收了一两银子,将人收在了门下。

也不是杨木不想少收,他这束脩本来就收的少。在这个客气一下,那个客气一下。他们一家子真的要喝西北风了。

不过杨木也不是那发达了,就不认亲戚的人。和族长兼村长的杨成康聊了一会儿,杨木也透露出想要给族里的族田免税的事情。

也幸亏杨家村族田不多,也就五亩,不然他是不会提这件事的。要知道他家几个儿媳妇儿,他也只承诺每家能在他这里挂靠两亩。

原身媳妇的娘家,加上老大和老三媳妇儿家,老二媳妇儿虽然人走了,但她给自家生了俩那么好的孩子,她娘家还是要照顾几分。

算算这就己经出去八亩,他们家有十亩地,族里在挂靠五亩,满打满算,杨木三十亩地的免税名额也就剩了七亩。

家里以后不可能不买地,还是要留点自用。

只一个上午下来,杨木就收了十多个学生。

早上在杨木收下第一个学生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大家都是庄户人家,交个束脩还行,让他们自己买启蒙书籍,那还不要了这些庄户人家的老命。

这个朝代没有活字印刷,还都是雕版印刷,一本三字经都能卖到二两银子,更别说其他书,那是更贵。

思来想去,杨木决定自己抄。

自己抄的,学生也就出个纸张和润笔费就行。有那实在困难的,也能两人用一本。这些困难,克服克服就行。

打定主意,在人都走后,杨木立马收拾东西,打算去县城一趟。需要抄那么多书,家里的纸笔肯定是不够的。

“爹,这都要到中午了,吃完饭在去吧!”今天只一早上,公爹就挣了十多两银子,王荷花可是看在眼里。

如果之前王荷花心里还对杨木有些不满的话,再杨木给她们家两亩免税名额后,现在的王荷花那是首接将杨木这个公爹当成宝了。

想到过些时候,自家孩子能跟着公爹读书。王荷花对未来的日子是越想越有盼头。

“家里纸笔不多了,我去县城买点。”走了两步,杨木想起一件事来。预留出自己平日里的花费,杨木将剩下的八两银子递给王荷花。

“之前办流水席是族长帮忙垫付的钱,一共五两银子,你拿着钱提点礼物去将钱还了。剩下的银子就多买点吃的,家里孩子以后都要读书,不能饿着肚子读书。”

嫁到杨家这么多年,孩子都生了三个了,王荷花还是第一次摸到钱,虽然这些钱都己经有了用处。

双手在围裙上反复擦了擦,王荷花这才激动地双手接过银子。“爹您就放心吧,这事我肯定给您办的漂漂亮亮。”

“爹,你一个人去县城不安全,还是让孩儿他爹陪你去吧!”得了好处,杨荷花立刻把自己男人贡献出来。

从杨木从兜里掏出钱那刻,一家子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看了过来。看着那白花花的银子,一个个眼神放光。

对上三个目光灼灼的儿子,杨木满头黑线,至于吗?不就几两银子吗?

如果杨木这话说出口,其他几人肯定给他来个坚定点头。

这年头,一家子省吃俭用,一年都不一定攒三两银子,可见这八两银子有多少了。

眼神略过几个儿子,杨木最后点了老二杨坚康和他一起去县城。

说起这杨老二,杨木就想说这是个糊涂蛋。他本来是未来九千岁和贵妃娘娘的亲爹,可惜这亲爹最后的结局也是惨死。

说起这些,就不得不说起原主的儿子了。

原主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杨坚丰,妻子王荷花,现有两儿一女,大孙子杨师翰,大孙女杨诗锦,还有二孙子杨师程。

二儿子杨坚康,妻子苗小禾,只是这老二媳妇儿福薄,三年前在生杨师济的时候,血崩没救回来。所以目前老二杨坚康就一儿一女。他家大女儿就是未来的贵妃娘娘杨诗蓉,小儿子杨师济就是那九千岁。

三儿子杨坚清,妻子是隔壁村的恒小妹。这俩结婚的晚,不过孩子到是比杨师济还大,两儿子是双胞胎,分别是杨师杰和杨师峰。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fihbi-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