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时,惠民药局的后院添了张石桌,苏婉常坐在那里晒药材。赵宸若得空,便会提着壶新沏的薄荷茶来,看她将晒干的金银花、蒲公英分门别类,偶尔伸手帮着翻晒,指尖总会不经意碰到她的手,像被阳光烫了似的缩回去。
这日午后,太后派人来传召,说宫里的菊花开得正好,请他们去赏菊。苏婉换上那身月白锦缎裙,鬓角插着玉兰簪,赵宸则穿了瑞王赏的玄青常服,两人并肩走在宫道上,倒像对寻常的世家夫妻。
御花园的菊畦里,瑞王正陪着太后赏花。见他们来了,太后笑着招手:“快来瞧瞧这株绿牡丹,是江南进贡的,据说要十年才开一次。”
苏婉凑近细看,花瓣果然绿得像翡翠,赵宸站在她身后,替她挡住斜吹来的风,轻声道:“小心露水沾湿裙角。”
瑞王将这一幕看在眼里,转头对太后笑道:“您看,臣说他们投契吧。”太后嗔了他一眼,却拉着苏婉的手不放,问起药局的近况,絮絮叨叨的,倒像寻常人家的长辈。
赏完菊,瑞王留赵宸在偏殿对弈,苏婉则陪着太后去摘御膳房新蒸的桂花糕。走在回廊上,太后忽然道:“哀家听说,瑞王打算给你们赐婚?”
苏婉的脸“腾”地红了,手里的桂花糕差点掉在地上:“太后……”
“傻丫头。”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背,“赵将军是个值得托付的人。当年他替先帝挡箭时,哀家就在场,那股子韧劲儿,跟你守着药局不肯走时一模一样。”她望着远处的宫墙,“这天下啊,既要有能打仗的铁骨,也要有能熬药的柔肠,你们凑在一起,才是圆满。”
偏殿里,赵宸落下最后一颗棋子,棋局己定。瑞王看着棋盘上的“和局”,忽然道:“下个月的祭天大典,朕打算让你陪祀。”
赵宸微怔,陪祀是极大的荣宠,寻常武将根本得不到。
“先帝的真诏,你不必再藏了。”瑞王的声音很轻,像风拂过棋盘,“朕知道它在你那里。但现在看来,先帝没选错人——你握着最烈的权,却行着最稳的事,比朕这当皇帝的,更懂‘护民’二字。”
赵宸的喉结动了动,刚要说话,瑞王己起身:“走吧,尝尝苏姑娘的桂花糕。有些话,不必说透,放在心里,比刻在碑上更长久。”
走出偏殿时,正见苏婉端着食盒走来,阳光落在她鬓角的玉兰簪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赵宸迎上去,接过食盒的瞬间,与她的指尖相触,两人都忍不住笑了。
远处的钟鼓楼传来暮鼓声,惊起几只栖息的鸽子,绕着宫墙盘旋。这天下的安稳,从来不是一人之功,而是像这桂花糕的甜,薄荷茶的清,君臣间的默契,还有寻常人的牵挂,慢慢熬出来的。
赐婚的圣旨送到药局那日,苏婉正在晒枸杞。明黄的卷轴展开时,她手里的竹匾晃了晃,红枸杞滚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的星子。
传旨的内侍笑着道喜:“陛下说了,不必拘泥于繁文缛节,将军府就设在药局隔壁,拆了院墙便是,省得苏姑娘舍不得这满院的药香。”
赵宸站在一旁,玄青常服的领口微敞,露出里面半露的平安符。他看着苏婉泛红的眼眶,忽然伸手将那枚先帝的玉扳指取下来,塞进她手里:“这个也该交给你了。”
玉扳指还带着他的体温,苏婉握着它,指尖触到赵宸残留的温度,忽然想起青石峡的雨夜,他拽着她往山洞里躲时,也是这样的力道……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fhadg-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