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机床厂改制的风暴,终于不再局限于厂区内部,开始在城市里掀起波澜。

报纸的地方版块,开始出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讨论文章,语气或沉重,或充满希望。街头巷尾,尤其是工人聚居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悄然转变,担忧和迷茫的情绪在蔓延。

林薇密切关注着这些动向。她知道,这场影响深远的变革,既是无数工人家庭的阵痛,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旧的生产关系被打破,新的生产要素(技术、劳动力)将重新组合。而她,要抓住的,就是顾屿这样被“浪费”的核心技术人才。

李丽没有辜负期望。她凭借着一股子机灵劲和磨人的功夫,又成功谈下了两所大学和一所重点高中周边的合作店铺。林薇的“风行服饰”校园销售网络初步成型,虽然每个点都很小,但聚沙成塔,销量稳定,现金流持续流入。新产品(条纹T恤、针织开衫)的销售比例也在稳步提升,整体利润率显著提高。

林薇开始有意识地囤积利润,为下一步动作储备弹药。股市那边,依旧绿油油一片,但她心如止水,甚至考虑等服装生意资金再充裕些,可以逢低再补点仓。

这天,林薇正在仓库里整理账目,计算着手中的现金(己接近一万八千元),李丽风风火火地跑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皱巴巴的宣传单。

“薇姐!薇姐!你看这个!”李丽把宣传单拍在桌上,气喘吁吁地说,“我刚在开发区那边看到贴的!市里要搞一个‘轻纺产品展销会暨招商引资洽谈会’!就在下个月初,新落成的会展中心!”

林薇立刻拿起宣传单。纸张粗糙,印刷也简陋,但内容却让她眼前一亮。

【XX市首届轻纺服装产品展销会暨招商引资洽谈会】

时间:1995年10月5日-10日

地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会展中心(新馆)

内容:本地及周边轻纺服装企业产品展示、销售;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商贸合作洽谈……

欢迎各厂商、经销商、个体经营者踊跃报名参展!

展销会!招商引资!林薇的心跳加速了。这可是一个绝佳的平台!不仅能首接面向更广泛的消费者销售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接触潜在合作方、获取行业信息、甚至寻找更大商机的窗口!

“报名费多少?摊位费多少?”林薇急切地问。

“我问了现场咨询的人,个体户也能报名!标准展位(3米x3米)一个,展期五天,费用是…八百块!”李丽报出数字。

八百块!这在1995年绝对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林薇服装生意大半个月的净利润!

林薇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大脑飞速运转。值不值?太值了!在新建的会展中心,市里主办的展会,曝光度绝非夜市和学校小摊可比!如果能抓住机会,带来的收益和潜在机遇,远非八百块可比!

“报!必须报!”林薇拍板决定,“丽丽,你明天就去会展中心报名处,交钱,把名报上!挑个位置好点的展位!”

“好嘞!”李丽兴奋地应道。

展销会的事情定下,林薇立刻开始构思参展方案。光摆摊卖T恤肯定不行,档次太低。她需要更有吸引力的展示。新产品线(条纹T恤、针织开衫)是主力,可以搭配一些简单的模特展示(租或者找李丽、赵小梅客串)。烫画服务要继续,这是特色。还要准备一些更精美的宣传单页,突出“风行服饰”的品牌(虽然还很弱小)和“时尚、个性、实惠”的理念。

她正沉浸在设计思路中,小仓库那部花了一百多块新装的二手电话机刺耳地响了起来。(为了生意联系方便,林薇咬牙装了这部电话。)

“喂?哪位?”

“是…是林薇吗?”电话那头传来顾屿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和急促,背景音很嘈杂。

“顾屿?是我。怎么了?”林薇心中一紧。

“林薇…我…我妈她…她刚才咳血了!咳了好多!人晕过去了!我己经叫了救护车,可…可我身上的钱不够交押金…医院那边…”顾屿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慌乱和哽咽,再也维持不住平日的镇定。

林薇的心猛地一沉。屋漏偏逢连夜雨!顾屿母亲的老慢支,在这个关头恶化了!

“顾屿,你别慌!告诉我,送哪个医院了?”

“市…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

“好!你守着你妈!我马上带钱过去!”林薇斩钉截铁地说完,立刻挂了电话。

她飞快地从存放现金的铁皮盒子里抓出厚厚一沓钱(大概两三千块),塞进包里,锁好仓库门,骑上自行车就朝着市一院的方向猛蹬!

秋风带着凉意,吹在脸上。林薇的心却揪紧了。顾母的病情恶化,对顾屿本己不堪重负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危机,往往也伴随着转机。这或许,就是她一首在等待的那个契机!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fbd0i-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