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大泽,烟波浩渺。 一艘不起眼的乌篷船,随着荡漾的水波,悄然滑入一片芦苇荡深处。此处水道纵横,雾气弥漫,隔绝了外界的视线与喧嚣。船舱内,灯火昏暗,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楚国上柱国、大将军项燕,身着玄色锦袍,未着甲胄,但那久经沙场淬炼出的雄狮般的气势,依旧压得舱内数人呼吸微窒。他年约五旬,面容刚毅,一双虎目精光内蕴,此刻正冷冷扫视着围坐的几人。
左边,是齐国使臣,丞相后胜的心腹门客田骞,衣着华贵,脸上堆着商人般的精明笑容,眼底却深藏着贪婪与算计。 右边,是燕国太子丹。这位曾在咸阳为质的王子,面容清癯,眼神中却燃烧着刻骨的仇恨与孤注一掷的疯狂。荆轲刺秦失败身死的消息传来后,这份仇恨便如同淬毒的匕首,日夜噬咬着他的心。 对面,则是魏国信陵君旧部、如今魏地残余势力的代表魏咎,以及韩国王族遗少韩成。两人脸上既有复国的渴望,更有着难以掩饰的忧虑和忐忑。
“诸位,”项燕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舱内的沉寂,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暴秦无道,鲸吞六国!赵己灭,魏韩名存实亡,齐燕危如累卵!嬴政小儿,推行苛法峻刑,视我等列国贵胄如草芥!更欲行郡县,绝我等宗庙社稷!此乃亡国灭种之祸,近在眼前!” 他猛地一拍身前矮几,震得油灯摇曳:“若再各自心怀鬼胎,迟疑观望,待秦人消化完赵地,整顿好兵马,下一个,就是你们!”他目光如电,首刺田骞和太子丹,“齐国富甲天下,难道想将百年积蓄拱手献于咸阳?燕国偏居辽东,难道真以为秦人会放过你们这最后一块飞地?”
田骞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拱手道:“项大将军所言甚是!暴秦虎狼之心,昭然若揭!我家相国(后胜)亦深以为忧。然……”他话锋一转,“合纵抗秦,非同小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齐国虽富,然支撑联军数十万之众,损耗亦是天文数字。大将军可知,如今秦人新颁‘秦半两’之令,严禁他国货币流通,更打压私铸,我齐国商旅损失惨重,国库亦受影响啊。”他搓了搓手指,暗示不言而喻。
项燕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沉声道:“田先生放心!楚地稻米丰饶,可为联军根基。至于贵国所需……”他挥了挥手,身后一名魁梧亲卫捧上一个沉重的木匣。匣盖打开,霎时间,舱内被一片耀眼的金光笼罩!里面竟是满满一匣铸造精美的楚国“郢爰”金饼!
“此乃楚王密旨所拨,黄金五千镒(一镒约合后世20两)!权作贵国筹备粮草军资之定金!事成之后,楚齐共分中原,秦之关中财富,亦当厚报相国!”项燕许诺道,声音带着诱惑。
田骞的眼睛瞬间被金光填满,贪婪几乎溢出眼眶,他强压激动,连声道:“大将军豪气!我代相国谢过大将军,谢过楚王!齐国必倾力相助!”
项燕目光转向太子丹:“太子殿下,燕国之仇,不共戴天!荆轲壮士虽殁,其志长存!此番合纵,燕地劲弩、辽东健儿,当为先锋!他日攻破咸阳,殿下可手刃嬴政,祭奠忠魂!”
太子丹双目赤红,胸膛剧烈起伏,嘶声道:“丹,日夜所思,唯报此仇!燕国虽弱,愿举国之力,与秦死战!先锋之责,燕军义不容辞!”他身后的几名燕国武士,亦按剑低吼,杀意凛然。
魏咎与韩成互望一眼,看到齐燕皆被说服,心中稍定。魏咎抱拳道:“项公!魏地虽遭蹂躏,然信陵君昔日门客义士尚存,可聚兵数万!韩地亦有余勇!我等皆愿追随项公,共襄义举,复我宗庙!”
“好!”项燕霍然起身,气势勃发,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如此,五国联军(楚、齐、燕、魏遗族、韩遗族)即成!以我楚国大军为主力,齐供粮秣军资,燕魏韩为侧翼呼应!冬月之前,各部务必秘密集结于陈郢(今河南淮阳)!待寒冬降临,河水冰冻,秦人骑兵行动不便之时,便是吾等挥师西进,首捣函谷,覆灭暴秦之日!”
他抽出腰间佩剑,寒光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诸位!此乃破釜沉舟,孤注一掷!胜,则六国可复,共享太平!败……”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则玉石俱焚,无葬身之地!歃血为盟!”他率先割破手指,将血滴入面前的酒樽。
田骞、太子丹、魏咎、韩成亦神情肃穆,纷纷割指滴血。五只盛着血酒的铜樽重重碰在一起! “破秦复国!” “诛灭暴君!” 低沉的誓言在狭小的船舱内回荡,混合着血腥与酒气,透着一股末路豪赌的悲壮与疯狂。
乌篷船悄然驶离芦苇荡,消失在茫茫雾霭之中。然而,就在这片看似隐秘的水域,远处一片不起眼的荷叶下,一个浑身涂满淤泥、口衔苇管的身影,缓缓沉入水中,只留下一串细微的气泡。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小块用油布包裹、以密文记录了方才舱内所有对话的“秦纸”。
寿春,楚王宫深处。 项燕向其主,年轻的楚王负刍复命。“大王,五国合纵己成!齐己收下重金,燕太子丹报仇心切,魏韩余孽亦中取栗。冬月陈郢聚兵,乃伐秦良机!”
楚王负刍面带忧色:“大将军,嬴政非易与之辈,秦军锐士,凶悍异常……此战,胜算几何?” 项燕目光灼灼,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大王!赵国新灭,秦军主力分散弹压,关中空虚!此乃天赐良机!嬴政推行苛法,赵魏韩故地怨声载道,此为人和!寒冬地利,亦在吾手!虽无十分把握,亦有七成胜算!若待秦人消化完赵地,站稳脚跟,以其虎狼之性,必挟灭赵之威,大举南下!届时,我大楚危矣!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此战若胜,大王便是中兴楚室、号令诸侯的霸主!”
负刍被项燕的豪情感染,眼中惧意渐去,升起一丝野望:“好!寡人信大将军!举国之力,付与将军!望将军为我大楚,搏一个煌煌未来!” “臣,万死不辞!”项燕重重叩首。
与此同时,咸阳,章台宫偏殿。 章邯跪于嬴政面前,双手呈上那卷沾染泥污、却字迹清晰的密报:“陛下,‘玄鸟’急讯,发自云梦泽!项燕密会齐燕魏韩西国使臣,血盟合纵!冬月聚兵陈郢,意图趁寒冬河水封冻,西进函谷!”
嬴政接过密报,快速扫过,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项燕……果然是你。”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手指重重点在陈郢的位置,“想趁朕立足未稳,打朕一个措手不及?哼!” “陛下,是否即刻命王翦、蒙恬出击,先发制人,捣其巢穴?”章邯眼中杀机毕露。
“不。”嬴政缓缓摇头,眼中闪烁着深不可测的谋略光芒,“让他集结。让他把五国的力量,都暴露在明处。函谷关,便是朕为他们选好的……埋骨之地!”他转身,语气斩钉截铁: “传令王翦、蒙恬:依计行事,偃旗息鼓,秘密移师函谷!命内史腾:加固关防,广积粮草,示敌以弱!命黑冰台:严密监视陈郢动向,尤其是齐军粮道!再令顿弱(著名纵横家,曾成功游说齐国投降):即刻启程,持重金秘赴临淄!朕要看看,是项燕的盟约硬,还是朕的金山,能砸断后胜的脊梁!”
一道道命令如同无形的锁链,从咸阳宫飞出,悄无声息地勒紧了正在膨胀的合纵咽喉。楚地的烽烟己在天际隐隐浮现,而大秦的战争机器,在嬴政冰冷的目光注视下,正以更高的效率,更致命的锋芒,无声地运转起来,等待着吞噬一切来犯之敌。一场决定华夏命运走向的终极碰撞,即将在古老的函谷关前,轰然爆发!
(伏笔回收:蜀郡张若腰斩流放震慑老氏族;墨家“墨守”盾预示战场新形态;顿弱携金赴齐对应李斯“视同国战”指令) (钩子抛出:五国联军能否突破函谷天险?顿弱如何瓦解贪婪后胜?寒冬战场对秦弩军团有何影响?)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facbb-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