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大人!”
众将领见状,更是悲呼出声,不少人己是泣不成声。
脱脱缓缓转过身,环视着这些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部下,看着他们一张张脸庞,心中涌起无尽的苦涩。
他深吸一口气:“传我将令,全军……收兵。”
“丞相!”有将领还想争辩。
“收兵!”
脱脱猛地提高了声音,:“这是圣旨!皇帝的旨意,谁敢违抗,便是谋逆!想让我脱脱死后还背上一个反贼的骂名吗?!”
将领们看着脱脱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只能含着屈辱的泪水,重重地低下头。
“……遵命。”
很快,号角声在元军大营中响起。
那些正在城墙下奋力攻城的元军士兵,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撤退号角,无不愕然。
“搞什么鬼?为什么要撤退?”
“马上就能冲进去了!”
“将军,再攻一阵吧!弟兄们死了这么多,不能白死啊!”
攻城的节奏瞬间被打乱,前线的士兵开始犹豫、后退,后方的部队则不明所以,一片混乱。
最终,严酷的军法还是让大部分士兵选择了服从命令。
攻城的部队还是逐渐向后撤退,在城下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尸体,损毁的器械和尚未熄灭的火焰。
此时,一名年轻气盛的蒙古百夫长,眼中凶光一闪,猛地勒转马头,对着身边几个出生入死的亲信低声嘶吼道:
“弟兄们!这个鸟朝廷不值得咱们再卖命了!连丞相这样的大功臣都被如此对待,咱们这些当兵的,将来还能有什么好下场?与其跟着回去受气,不如另寻出路!”
“我听说这朱元璋虽然是反贼,但治军严明,对手下弟兄不薄,正是咱们博取功名富贵的好时候。”
“愿意跟我走的,现在就跟我去投奔他!”
说罢,他竟真的不再理会任何军令,带着几十名骑兵,脱离了混乱的撤退大队,朝着濠州城方向掉头而去,一边狂奔一边高喊着投降的口号。
又有几支小股部队的将领,在短暂的犹豫和挣扎后,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
脱脱孤身一人,站在高坡之上,寒风吹拂着他略显斑白的鬓角。
他默默地望着眼前这混乱不堪,军心涣散的撤兵景象,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泪水终于控制不住,从眼角滑落,滴落在脚下冰冷的土地上。
大势去了……终究是去了……
而当元军撤退的号角声,如同天籁般第一次传入濠州城墙上的守军耳中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啥……啥动静?”
常遇春抹了一把糊满血污和汗水的脸,侧耳倾听,满脸的难以置信:
“是鞑子的号角?听着像是……撤兵?”
朱元璋站在垛口旁,眉头紧紧蹙成一个川字。
他手下的人几乎是凭借着最后一口气在死撑。
他甚至己经做好了城破之后进行巷战,与这座残破的城池共存亡的最坏打算。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敌军竟然撤退了?
“仗打完了。”
伍雍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看来是哈麻那家伙拿出本事了。”
“具体如何,我们尚需派人仔细查证,但眼前的危机,应该是解了。”
“打完了?”
朱元璋还是有些恍惚。
打完了?
真的……打完了?
他只觉得眼前的景象开始旋转,逐渐模糊模糊……
“大帅!”
“重八!”
在伍雍急切伸出的手臂旁,朱元璋高大魁梧的身躯首挺挺地向后倒了下去,重重地摔在城砖上。
…………
一日后。
脱脱昔日门庭若市的丞相府邸,如今己是冷落异常。
府门紧闭,只有几个老仆还在洒扫庭除。
书房内,脱脱换上了一身素净的青色常服,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窗前。
他没有看书,也没有处理任何残存的文牍,只是望着庭院中那棵在秋风中簌簌抖落叶片的老槐树,眼神空茫。
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响起,随即,房门被无声地推开。
脱脱缓缓转过头,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一个身影静立在门口的阴影里,屋内的光线勾勒出他中等的身材轮廓和只有一只眼睛的脸。
“伍兄,来了啊。”
脱脱的声音异常平静。
伍仲缓步走进书房,那只眼睛落在了脱脱那张虽然憔悴的脸上。
“抱歉,我也想求见陛下为你求情,可那个哈麻实在会蛊惑圣心。”
脱脱摆了摆手:“我当然明白,伍兄,我只是怕我走之后,你独自一个在朝堂中,独木难支啊。”
“你都这样了,还有空担心我?”
伍仲走到脱脱对面的椅子旁,却没有坐下:“以你的才干,若非生在这个时代,效力于这种朝廷……”
“时也,命也。非人力所能及。”
脱脱沉默良久,只说出这几个字。
伍仲叹了口气,沉默一会儿开口道:
“脱脱兄,你我相识这么多年,不知我是否能求你一件事?”
脱脱怔了一下,随即点点头。
伍仲从衣袖中取出一本色泽深沉的赤红色书册,动作轻缓地放在两人之间的桌案上。
这书册的材质和装帧都透着一种非同寻常的神秘。
“这是何物?”
“一些……详细我也不便说,也请脱脱兄不要打开看。”
伍仲的语气变得有些模糊。
“若是可能,劳烦脱脱兄将此物亲手交给濠洲城一个叫李密的老医师。他是我一位故人的托付之人。
“若实在找不到,或者事不可为,就把这本书拿火烧掉。”
脱脱对伍仲的这有些莫名其妙的话感到疑惑。
在脱脱心中,伍仲是个始终笼罩在迷雾中的人。
此人是十几年前,凭借着几件不大不小的功绩,突然跻身于朝堂之上的。
他为人孤僻,除了必要的朝会,极少与同僚往来,更是从不赴任何人的宴席。
这么多年,也从未听说过他有过什么妻室儿女,仿佛就是个孑然一身,无牵无挂的孤家寡人。
尽管如此,伍仲在他眼中的确算得上是良臣。
虽然是他看不起的汉人,但还是提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两人在朝中相互扶持,也的确有几分情谊。
他伸出手,指尖触碰那本书,一种冰凉而奇异的质感传来。
“你就不怕我打开看?”
“不怕,我相信以脱脱兄的人品,决做不出这种事。”伍仲回答的毫不迟疑。
“那…好吧。”
脱脱抬起头,迎上伍仲那只深不见底的独眼:“我答应你。明天,我被发配之前我就去一趟濠洲城找找这位李郎中。”
他将书本收入怀中,贴身放好。
“如此,便多谢了。”
伍仲微微颔首,语气放松了些许:“脱脱兄,前路漫漫,多加保重。
“这乱世,或许对你我而言,都才刚刚开始。”
他最后深深地看了脱脱一眼,然后就离开了书房。
脱脱独自在空寂的书房内静又坐了良久。
窗外的天,渐渐暗淡下来。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eiabg-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