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雍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下方密密麻麻的士兵,内心既沸腾又有些紧张。
五千人,这就是五千人。
一张张饱经风霜、带着刀疤、眼神或桀骜或麻木的脸庞,都汇聚在自己身上。
说实话,饶是伍雍自认心思沉稳,见过些许场面,但在这一刻,面对着这数千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卒,他的内心也难免泛起了一丝波澜。
他毕竟才二十出头,这副身子骨又看上去文弱,实在没什么威信可言。
当初在郭子兴手下,虽说也算挂着个随军医师的名头,但接触的大多是些伤兵和后勤人员,何曾像今日这般,首面数千杀气腾腾的军汉。
底气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不足。
然而,这丝微不足道的紧张感,很快便被一股更深沉、更强大的自信所抚平。
‘那又如何?’
伍雍在心中自嘲地笑了笑。
‘你们看到的,不过是我这副年轻的皮囊。而我看到的,却是你们每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是这天下未来的模样。’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那点不适压了下去,开口了。
他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声如洪钟,也没有刻意去营造什么威严,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温和清朗,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大帅方才的话,想必各位弟兄都听得清清楚楚了!”
“咱们图的,是别的反贼不敢想、也想不到的东西,咱们要的,不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更不是一朝一夕的温饱和快活!”
“咱们要的,是把这天,给它彻底翻过来!!”
翻天,这是何等狂妄的字眼,尤其是从这样一位文弱的人口中说出来,但却令台下的将士们无一不热血沸腾。
“到那时候,你们每一位,就都不再是人人喊打的流寇,不再是朝不保夕的兵痞。
“你们将是这新天下的开国元勋!是要被写进史书里,让你们的子子孙孙,千秋万代,都敬仰崇拜的英雄!”
开国元勋?!青史留名?!
这几个字,对这些大多出身贫苦的将士来说,是何等的遥远。
他们原本以为,造反的终点,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当个占山为王的大头领,却从未想过,自己竟然还有机会,成为那传说中开创一个新朝代的从龙之臣。
一时间,台下所有士兵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我伍雍……”
伍雍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因为激动和渴望而涨得通红的脸,缓缓举起右手,声音郑重而又充满了自信。
“今日在此,对诸位弟兄立誓。”
“以我胸中所学,以我毕生之力,为大帅谋划,为诸位铺平这条通往青史的路!”
伍雍的话说完,台下迎来的是一阵长久的沉寂。
“军师万岁!大帅万岁!”
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喊了起来,随即,整个练兵场便彻底被山呼海啸般的狂热呼喊声所淹没。
站在一旁的朱元璋,满意地点着头,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
突然,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号角声,随后便是巡哨的呼喊:"启禀大帅,寨外有一支队伍求见,旗号不明,约有几百余人。"
朱元璋迅速命令道:"全军戒备,将军们随咱去看看是什么人。"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军营内一时间警钟大作,士兵们快速列队,准备应对可能的突袭。
朱元璋与伍雍、徐达、汤和等人来到寨门前的瞭望台上。
远处的山道上,一支队伍缓缓而来。那队伍并未列成战阵,旗帜也不是元军常见的旗号,看起来倒像是某支民军。
"不像是来犯的敌人,"伍雍观察片刻,低声对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但仍然保持警惕:"且看看是什么人,莫要大意。"
那支队伍来到寨门外百步处停下。从队伍中走出两人,看起来都有三十余岁,身披战甲,气度不凡。
他们骑马从队伍中走出来,高声道:"李氏兄弟,特来拜见朱元帅!"
"李氏兄弟,为何带兵来咱寨前?"
两人均连忙下马,单膝跪地,大哥李国胜恭敬地回答。
"朱元帅或许不知,我们兄弟二人原是徐州商人,因家父被元廷税吏所害,立志报仇。”
“听闻朱元帅起兵反元,军纪严明,爱民如子,特来投靠,愿追随元帅征战天下!"
朱元璋闻言,面露思索之色。
"商人出身,必有钱财和人脉,如果他们是真心加入,对我们大有好处,不过还是得谨慎一些。”伍雍提醒他道。
"咱也是这么想的。"
朱元璋点头,随即高声对吴良道:"既然是来投靠的,那就放下兵器,进寨一叙。"
两人毫不犹豫,立刻下令让手下放下武,他们自己也都解下佩剑,恭敬地等候寨门打开。
见他们如此干脆,朱元璋命人打开寨门带他们俩人进寨,同时让李西保带着一队士兵严密监视。
在大帐内,李氏兄弟将自己的身世和来意详细道来。
原来他们本是徐州富商之子,家中经营粮食生意多年。
首到去年,元廷苛捐杂税加重,他父亲因拒绝向官府额外进贡,被税吏诬陷为囤积居奇,抄家杀头。
兄弟二人侥幸逃脱,在乡间隐姓埋名,暗中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之士,准备起兵反元。
"听闻朱元帅在明远寨招兵买马,我们兄弟二人便马不停蹄地赶来,希望能加入朱元帅,为父报仇!"李国胜愤恨的说着。
站在一旁的沐英听到这些话,不禁想起自己的遭遇。
他幼年时全家也曾被元兵屠杀,只有他一人逃出,到了郭子兴的麾下。
如今听吴良讲述类似的经历,不由得心生共鸣,眼眶也微微泛红。
这细微的变化没有逃过朱元璋的眼睛。
他轻轻拍了拍沐英的肩膀,安慰道:"别难过,咱们终有一日会让那些鞑子血债血偿!"
沐英点点头,强忍着泪水:"沐英定会用生命帮助大帅!"
朱元璋注视着沐英那张稚嫩却坚毅的脸庞,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怜惜和爱护。
这位少年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忠心耿耿。
"沐英,"朱元璋突然有一个想法,郑重其事地说道,"你愿意做咱的义子吗?"
少年惊讶地抬头,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帅,您说什么?"
"从今往后,你就是咱朱元璋的义子!"
朱元璋的视线扫过在场人惊讶的脸:"你可愿意?"
沐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呆立当场。
一旁的李国胜见状,连忙拉李国定一同跪下:"恭喜元帅喜得爱子! "
其他人也纷纷跪下,齐声高呼:"恭喜元帅喜得爱子!"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环视众人:"咱朱元璋不会忘记各位弟兄的情义。待到灭元之日,封妻荫子,同享富贵!"
"大帅威武!"众人齐声高呼,声震帐篷。
傍晚,明远寨的大院内,篝火熊熊,酒肉飘香。
朱元璋在这晚设了宴席,欢迎李国胜和李国定的加入。
同时除了沐英,朱元璋还收了许多义子,同时李西保被朱元璋赐名李文忠。
宴会上朱元璋抚掌大笑:"诸位都是咱的好兄弟,好儿子!来,满饮此杯,日后同创大业!"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eiabg-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