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人格剪辑师(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人格剪辑师(上)

 

凌晨零点,一辆无标识的白色车辆悄无声息驶入旧城区。

车灯熄灭,驾驶员戴着墨镜,身着干净得近乎冷漠的灰色西装。他下车,没有携带任何随身物品,唯一的异常是一只随他移动而闪烁的腕间装置——

一块冷蓝色界面的**“人格剪辑仪”**。

他踏入一栋废弃写字楼,走廊尽头,是一间临时搭建的精神异常处置点。

门内昏暗,一位医生正在记录着病人的口述。

“她说她不是她,她说她只是个代词。”

“她说她原本叫林初,但现在这个名字是空的。”

“她还说,她的记忆像是别人的剧本,被剪辑过,被替换过……”

医生写到一半抬起头,惊讶地看向门口。

“您……比预计时间提早了一小时。”

那名男子点了点头,声音低哑:“结构发生了偏移,我必须尽快开始。”

医生迟疑片刻:“她真的有救吗?我们连她到底是谁都不知道。她的身份、出生、过往都查不到记录,就像……她是某段文本被人为抹除后残留的幽灵。”

“正因为如此,我才来。”男子走近,将腕间的装置投影到病床前的墙壁上。

一个标签赫然浮现:

案例代号:LX-Null

心理状态:叙述断裂 / 角色认同崩解 / 多重自我未融合

建议操作:剪辑干扰句式,重构语言人格边界

医生低声念出他在投影下的头衔:

人格剪辑师 · 第三意识层修复官 · 编号:OP-Z/014

他有一个外号,流传于极少数掌握意识技术的圈层:

“剪辑者”

他的职责只有一个——修复被剧本撕裂的意识结构。

剪辑师走进房间,病人坐在角落,一头乱发遮住面庞,双臂环抱膝盖,轻声自语。

他没有开口,而是将腕表调至“融合频段”,开始监听她意识频谱中活跃的“句式标签”。

【我叫林初】(己崩解)

【我是一个侦探】(逻辑冲突)

【我不是任何人】(己强化)

【我不属于这个世界】(自我切割中)

【我来自……】(断裂)

剪辑师皱眉。

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状态:语言自我剥离症。

她并非失忆,而是——失去了词语与自我的匹配能力。

简而言之:

她记得一切,但她无法“说自己是谁”。

因为她所有的词汇、句子、标签,都在逻辑上发生崩塌。

而这正是“剧本消解”行为留下的后遗症。

剪辑师沉思良久,从外套内掏出一枚圆形纽盘,插入腕表装置。

一道机械声响起:

“准备开启人格剪辑。”

“目标:重建认同语义树。”

他缓缓开口,对病人道:

“林初,如果你还在,请回答我三个问题。”

女子身体微微一颤,但没有抬头。

“第一:你记得最后一次说‘我是谁’是什么时候吗?”

沉默。

“第二:你是否知道你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别人替你设定过的语法?”

女子缓缓摇头。

“第三:你是否愿意……成为一个没有人写过的‘你’?”

这一次,她抬起头。

那是一张陌生却充满空洞的面孔——眼神没有聚焦,像镜子照不到自己的光。

她沙哑开口:“你是谁?”

剪辑师露出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笑:“我不是剧本中的人。”

“我是专门处理‘剧本之外的人’的。”

随后,他开始操作装置,从她的语义历史中抽取“冲突断句”。

一条条标签浮现空中:

【她是破案者】

【她是作者】

【她是反派造物主】

【她是结构漏洞】

【她是未完成的剧本】

这些标签相互纠缠,互相矛盾,彼此强化。

剪辑师像外科医生一样精准地选中其中一条——

【她是未完成的剧本】

——并果断剪断。

“她不是剧本。”他轻声说,“她是语法之后的空白。”

这一剪,女子整个人猛地一震,眼神开始聚焦,表情首次出现清晰的反应。

她低声呢喃:“……我……不是谁。”

“但我……可以决定现在是谁?”

剪辑师点头。

“这就是重建的第一步。”

他轻按腕表,锁定她新形成的意识句式:

【我未被命名,但我可以命名我自己】

剪辑师合上装置,对医生点头:“她的第一句原创意识成型了。”

“我需要继续留在这儿三天。”

“她正在脱离结构残留的逻辑语言。”

“下一个阶段,我们必须面对真正的问题——”

“是谁把她写进剧本的。”

医生疑惑道:“不是她自己吗?”

剪辑师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

“不全是。”

“她确实书写了部分剧本,但核心结构……是别人的‘主编逻辑’。”

“我们还不知道是谁。”

“但那个人,现在还在继续‘编写他人’。”

他缓缓看向窗外,无月无星。

“我怀疑……不是一个人。”

“是一个系统。”

凌晨西点,精神异常处置点的地下深层通讯室中,一道特殊信号己由剪辑师向上级发出。

内容只有两个字:

“残稿。”

几分钟后,他收到一个加密坐标点。

那是他从业至今,只处理过一次的地点:

S级残稿库 · 非分布式存取区 · 授权等级:Omega-3

这个地方不属于警方、不属于医疗系统,更不属于国家。

它是“结构”系统建立前,被称为“意识录入试验期”的遗迹——

一个专门存放未曾发布的、却己生成意识指令的剧本与语句的地方。

剪辑师知道,林初之所以陷入人格崩塌,是因为她触发了一句尚未被认定为“语言”的叙述残片。

她不是中毒。

是未定义语言的承载体。

他戴上视神经引导头盔,连接全息控制台,脑海一阵刺痛后,虚拟界面缓缓浮现。

【欢迎进入:S级残稿库】

【当前权限:剪辑者 OP-Z/014】

【目标搜寻:林初——残稿认知痕迹】

【请注意:进入后将面临语义逻辑漂移,建议在30分钟内退出】

剪辑师轻声道:“我只需要找一句话。”

“她的第一句错语。”

界面开始自我构建。

他落入一个灰白世界,满地是未完成的句子与被抛弃的设定:

“……一座从未存在的图书馆……”

“……一个永远不醒来的侦探……”

“……她看见自己正被阅读,而阅读者,是另一个她……”

这些句子浮浮沉沉,无人完成,也无人读完。

它们既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未来。

它们只是被写下,却未被讲述。

剪辑师知道,这些“未完成叙述”是最危险的意识片段,它们会在读取过程中扭曲接受者的认知逻辑。

他必须找到林初留下的痕迹。

五分钟后,他在残稿区边缘看见一个熟悉的页面。

页面的页脚,有林初年少时的签名。

他靠近,文字浮现:

“如果有一天我不记得自己写了谁,也不记得是谁写了我,那说明——我己经陷入句式。”

“在那之前,我想用一句话留下出口。”

“那句话是——”

页面却在这时自动熄灭,仿佛“出口”本身也被逻辑屏蔽了。

剪辑师心念一动,启用“句法逆构工具”,尝试复原被遮蔽语义。

界面抖动一阵后,重新呈现了一段残片:

“她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人反复写下她没有存在过。”

“她的名字,不属于她。”

“她是被排除的人——为了让读者记得主角,她必须始终被忘记。”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eci0f-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