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乡镇大集的惊喜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 乡镇大集的惊喜之旅

 

江软软在菜市场综艺掀起的烟火热潮尚未退去,她便带着团队踏上了“乡镇大集”的奇妙旅程。节目组将拍摄地选在了皖北一座古朴的小镇,这里的大集每逢农历初三、初八开集,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带着自家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汇聚于此。

出发前,经纪人拿着行程表愁眉苦脸:“祖宗,这次条件可艰苦了,没五星级酒店,也没精致餐食……”江软软却两眼放光,往行李箱里塞了十包辣条和两套花棉袄:“越接地气越好!这次咱们主打一个入乡随俗!”傅沉舟默默往她包里塞了暖手宝和保温杯,林疏野把吉他换成了更轻便的口琴,苏明煦则提前研究起了当地的方言俚语。

大集当天,朝阳刚爬上青瓦白墙,江软软就穿着红配绿的棉袄,头戴毛线帽,手里攥着皱巴巴的零钱,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瞧瞧这热闹劲儿!”她对着镜头感叹,转身就被卖麦芽糖的大爷吸引了目光,“老板,来两块!”傅沉舟掏出手机要扫码,却被大爷摆手拒绝:“闺女,俺这儿只收现金!”

第一个任务是“用十块钱买到最有创意的商品”。其他嘉宾在摊位前精挑细选,江软软却蹲在大妈的菜筐旁,和对方唠起了家常:“婶子,您这腌萝卜咋卖?我拿我的辣条跟您换行不?”说着掏出两包辣条,成功换到了半罐腌萝卜和一捧晒干的桂花。傅沉舟在一旁看着她狡黠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顺手又买了两把村民自制的竹扫帚。

林疏野的口琴派上了大用场。他站在集市中央的老槐树下,吹起改编版的《赶集谣》,轻快的旋律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卖棉花糖的大叔跟着节奏摇晃起来,几个孩子拉着江软软的衣角,跳起了即兴的舞蹈。苏明煦举着摄像机,捕捉到了村民们最质朴的笑容,镜头里,卖菜的阿婆、编竹筐的大爷都跟着音乐哼唱,整个集市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最有趣的当属“摊位改造挑战”。节目组要求嘉宾用有限的材料,在半小时内让自家摊位脱颖而出。江软软盯着傅沉舟买来的竹扫帚,突然有了主意:“咱们办个‘扫帚创意展’!”她带着林疏野和苏明煦,用彩绳、干花和彩纸将扫帚装扮得五彩斑斓,还在摊位前挂起了“魔法扫帚铺”的招牌。傅沉舟则穿着自制的巫师袍,站在摊位后摆出神秘的姿势。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能带来好运的魔法扫帚!”江软软的吆喝声引来不少好奇的村民。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凑过来,笑着问:“这扫帚真能扫走晦气?”江软软郑重其事地点头:“奶奶,您拿回家试试,不灵验我给您赔十把!”老奶奶笑着掏出钱,围观的村民也纷纷掏钱购买,原本无人问津的竹扫帚成了集市爆款。

傍晚收摊时,江软软和摊主们围坐在老槐树下,分享着自家的美食。她把白天换来的腌萝卜、桂花拿出来,和村民们一起熬了香甜的桂花粥。林疏野弹起吉他,唱起一首温情的民谣,月光洒在众人脸上,每个人的笑容都比白天的阳光还要灿烂。一位大爷拉着江软软的手感慨:“闺女,你让这老集市又热闹起来了!”

这期节目播出后,#江软软把乡镇大集玩出圈#的话题迅速登顶热搜。网友们被视频里的烟火气和人情味打动,纷纷留言:“这才是最治愈的综艺!”“看完好想回老家赶大集!”更令人惊喜的是,小镇的大集在节目播出后游客激增,村民们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供不应求。镇长特意给江软软发来感谢视频,画面里,老槐树下的集市依旧热闹非凡,只是多了许多举着手机打卡的年轻人。

庆功宴上,江软软啃着村民送的烤红薯,眼睛亮晶晶地说:“下一站,我要去赶西南的火把节大集!”傅沉舟剥了颗糖炒栗子喂给她:“好,我陪你去。”林疏野己经开始创作新曲子,苏明煦则在地图上标记下一个目的地。窗外繁星点点,而属于江软软的“摆烂式”温暖旅程,仍在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de0gb-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