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国际电影节的荒诞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章 国际电影节的荒诞逆袭

 

江软软在乡村振兴中创造的“摆烂奇迹”轰动全国,甚至传到了国际影坛。当戛纳电影节主办方发来特别邀请,希望她以“文化推广大使”身份出席时,整个娱乐圈都炸开了锅。经纪人举着烫金邀请函,声音都在发颤:“祖宗,这是全球顶级电影节,红毯上全是国际巨星,您可千万——”

“摆烂,我懂!”江软软瘫在傅沉舟怀里,啃着棒棒糖含糊道,“不过这次得整点新花样。”林疏野从窗户翻进来,手里晃着定制款镭射披风:“软软!我找设计师把《村口小卖部的快乐》谱成了交响乐!”苏明煦抱着平板电脑,上面是3D打印的非遗元素礼服设计图。

电影节开幕当天,红毯两侧挤满了举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当江软软的保姆车缓缓停下,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车门打开,她穿着改良版汉服长裙,裙摆缀满会发光的稻草编织纹样,头上戴着用陶罐碎片拼接的夸张头饰,脚蹬一双绣着卡通锦鲤的厚底木屐,手里还拎着个竹编菜篮子——里面装着没吃完的辣条和几包家乡板栗。

“这是什么奇葩造型?”“她是来搞笑的吧?”外媒记者的窃窃私语声随着读心术传入江软软耳中。她却对着镜头眨眨眼,从菜篮子里掏出一把板栗:“来自中国古村的特产,家人们要尝尝吗?”说着剥开一颗,故意夸张地“啊呜”一口咬下去,惹得现场闪光灯疯狂闪烁。

红毯采访环节,主持人用带着口音的英语提问:“江小姐,您的穿搭灵感来自哪里?”她一本正经地回答:“灵感来自拒绝内卷,还有——”突然举起菜篮子,“对美食的热爱!”翻译憋笑憋得满脸通红,全球首播的弹幕己经笑疯:“救命!这是我能免费看的国际名场面?”“江软软把村口赶集搬到戛纳了!”

更离谱的是主会场环节。当其他嘉宾正襟危坐讨论艺术电影时,江软软首接举手:“我能分享乡村土味视频吗?”不等主办方反应,她己经掏出手机,播放起村民们自编自导的搞笑短剧。视频里,老爷爷穿着戏服跳机械舞,老奶奶用方言说唱,配上林疏野魔性的配乐,全场先是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然而,电影节颁奖环节却暗流涌动。江软软入围了“最佳文化传播奖”,但竞争对手是国际知名导演,对方团队在后台散布谣言:“她不过是靠哗众取宠博眼球,根本不懂文化传承。”读心术捕捉到阴谋后,江软软反而在候场时哼起了小曲,从菜篮子里翻出一把瓜子嗑起来。

上台领奖时,她抱着奖杯突然说:“其实我今天穿成这样,就是想告诉大家——”她晃了晃陶罐头饰,“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它藏在村口的板栗里,在老奶奶的山歌里,在每个普通人的快乐里。”全场寂静两秒,随即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连竞争对手都忍不住点头。

当晚庆功宴,各国影人围着江软软求板栗和辣条。某好莱坞巨星举着竹编菜篮子兴奋地说:“我要把这个带回美国,告诉所有人中国乡村有多酷!”江软软打了个哈欠,往傅沉舟怀里一靠:“下次电影节,我要带着全村人来摆烂!”傅沉舟笑着搂住她:“好,我给你们包专机。”

第二天,全球媒体头条都被江软软霸屏:《东方摆烂美学征服戛纳》《她用菜篮子改写电影节历史》。网友们纷纷转发评论:“江软软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王者!”“建议颁发‘最不正经但最有力量’终身成就奖!”而此时的江软软,己经窝在回程飞机上,和林疏野讨论着下一站要把摆烂文化带到哪里。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de0gb-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