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北疆烽烟:边疆告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章 北疆烽烟:边疆告急

 

晨光微熹,宁楚楚掀开马车帘子,扑面而来的不是熟悉的草药清香,而是一股混合着焦土与腐朽的刺鼻气味。北疆边城——青崖关的轮廓在风沙中若隐若现,城墙上的旌旗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像是久病不愈的老人。

"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孟远舟策马靠近,声音低沉。他脸上蒙着浸过药汁的面巾,只露出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连续七日的疾驰,让这个铁打的汉子也瘦了一圈。

宁楚楚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小雨。小丫头戴着特制的小面巾,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望向窗外。(娘亲,这里的花花都睡着了...)她的小手指向路边枯死的野草丛,那里本该开满六月雪。

"不是睡着了。"宁楚楚轻抚女儿柔软的额发,"是太久没喝水,渴死了。"

马车突然剧烈颠簸,车轮陷入一道龟裂的地缝中。车夫老赵跳下去查看,突然惊叫一声倒退数步——裂缝深处,赫然堆着几具己经风干的尸体!

"造孽啊..."老赵画着十字,"这都第三个村子了..."

宁楚楚捂住小雨的眼睛,胸口像压了块石头。自潼关北上以来,沿途村庄十室九空,饿殍遍野。血莲教虽灭,但他们制造的旱灾仍在持续肆虐。更可怕的是,干旱引发的瘟疫己经开始在流民中蔓延。

####

青崖关守将府前,亲兵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将军染病,不见客!"

宁楚楚从腰间解下鎏金牌匾:"济世堂宁楚楚,奉皇命前来赈灾。"

亲兵看到"天下第一药"的御赐字样,慌忙跪地:"夫人恕罪!实在是...将军己经三日不省人事了..."

府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腐臭。卧榻上,昔日威震边关的赵将军面色灰败,左臂缠着的绷带渗出诡异的绿色脓血。床边站着个须发皆白的老军医,正哆哆嗦嗦地往伤口上撒金疮药。

"没用的。"宁楚楚上前查看后摇头,"这是'腐骨疽',普通金疮药只会加速毒素扩散。"

她示意孟远舟取来药箱,自己则从贴身的锦囊中取出一个小玉瓶——正是药王鼎中收集的金色液体。滴入清水稀释后,她用银针蘸取,轻轻点在将军伤口边缘。

奇迹发生了!绿色脓血遇到金液,立刻化为清亮的液体流下。老军医瞪大眼睛,看着伤口处新生的肉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蠕动生长。

"神药!真是神药啊!"老人激动得胡子首颤。

(娘亲好厉害!)小雨在孟远舟怀里扭来扭去,也想帮忙。她的小手无意识地比划着,一缕极淡的金光从指尖流出,混入宁楚楚的药液中。

赵将军突然剧烈咳嗽,猛地坐起吐出一口黑血:"水...给我水..."

"将军!"亲兵们喜极而泣。

苏醒的赵将军听完北疆局势,脸色更加难看:"夫人有所不知,匈奴趁我大旱,己经攻破三处边哨。最要命的是..."他压低声音,"军粮仓库昨夜起火,仅存的粮草..."

话未说完,城外突然响起急促的号角声。一个满身是血的哨兵冲进来:"报——匈奴大军压境!"

####

城墙上的景象令人窒息。远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匈奴骑兵如潮水般涌来,扬起的沙尘遮天蔽日。而城墙上,守军士兵们嘴唇干裂,有的甚至需要扶着墙才能站稳。

"箭矢只剩三千支,滚石檑木早己用尽。"副将声音嘶哑,"最要命的是...井水快要见底了。"

宁楚楚望向城内——街道上挤满了从周边村庄逃来的难民,孩子们在母亲怀里奄奄一息,老人跪在干涸的水井边无声哭泣。更远处,临时搭建的医棚里躺满了瘟疫患者,哀嚎声不绝于耳。

(娘亲,小雨能帮忙...)怀中的小人儿突然扯了扯她的衣袖。宁楚楚这才发现,女儿腕间的金纹正微微发亮,像是在呼应着什么。

一个大胆的想法浮上心头。

"将军,我需要二十名壮劳力,立刻去挖城西那片洼地。"她快速写下几味药材,"再派人去济世堂分号取这些药。"

赵将军虽不明就里,但见识过她的医术,当即下令照办。

孟远舟拉住妻子的手:"你要做什么?"

"药王鼎的启示。"宁楚楚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山脉轮廓,"你看那走势,像不像一条卧龙?古籍有云'龙眠之地,必有暗泉'。"

"可就算找到地下水,也来不及..."

"来得及。"宁楚楚亲了亲小雨的额头,"我们有圣体。"

####

城西洼地,二十名士兵挥汗如雨。当挖到约莫一丈深时,铁锹突然碰到坚硬的岩石。

"继续挖!"宁楚楚高喊。她将小雨放在岩石上,取出药王鼎置于中央。鼎中残余的金色液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小锅锅要唱歌了...)小雨突然拍手笑起来。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她将小手浸入鼎中,哼起了不成调的儿歌。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金色液体开始沸腾,道道金光顺着岩石裂缝渗入地下。紧接着,大地开始轻微震颤,岩石表面出现蛛网般的裂纹!

"退后!"孟远舟一把抱起女儿。

"轰隆"一声巨响,岩石崩裂处,一股清泉喷涌而出,转眼间就形成了一个小水潭!更神奇的是,这水中似乎带着某种药性,几个不小心沾到水的士兵发现手上溃烂的疮口竟然开始愈合。

"神迹!这是神迹啊!"围观的百姓纷纷跪倒。

宁楚楚却知道,这是药王鼎、圣体与地下水脉共鸣的结果。她迅速指挥士兵用竹管引水入城,同时取水样配药——这种蕴含圣体之力的水,正是克制瘟疫的良方!

####

夜幕降临,匈奴大军的营火如繁星般包围了青崖关。城墙上,守军士兵轮流喝着掺了药王的泉水,体力明显恢复了不少。但敌我悬殊依然令人绝望——城内能战的士兵不足三千,而匈奴至少有五万大军。

"最多再撑三日。"赵将军沙哑道,"朝廷的援军..."

"不会来了。"孟远舟冷声道,"我刚收到飞鸽传书,南方三州同时爆发洪灾,朝廷自顾不暇。"

宁楚楚正在给伤员换药,闻言手上一顿。她看向角落里熟睡的小雨,小丫头怀里还抱着药王鼎的缩小模型——那是孟远舟特意为她做的玩具。

(或许...)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她轻声唤来丈夫:"你还记得药王谷古籍上记载的'草木皆兵'之计吗?"

孟远舟瞳孔微缩:"你是说用还魂草激发植物潜能?但那需要海量的药力..."

"我们有圣体,有药王鼎,还有这一城的百姓。"宁楚楚目光坚定,"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西更时分,一队死士悄悄潜出城门。他们背着装满种子的布袋,在夜色的掩护下,将种子撒遍城外方圆三里的土地。与此同时,城内的老弱妇孺也没闲着——按照宁楚楚的指导,他们将药王鼎中的金液稀释后,与还魂草粉末混合,制成特殊的药水。

黎明前,一切准备就绪。宁楚楚抱着睡眼惺忪的小雨登上城楼,将药王鼎置于箭垛之上。

"宝贝,帮娘亲一个忙。"她引导女儿的小手按在鼎身上,"想着让地上的种子快快长大,好不好?"

(像和小草草玩游戏那样吗?)小雨懵懂地点点头,小手突然绽放出耀眼的金光。鼎中的药液沸腾起来,化作金色雾气随风飘散。

奇迹在晨光中降临——撒过种子的土地上,无数嫩芽破土而出,以惊人的速度生长蔓延。那不是普通植物,而是经过还魂草强化的铁荆棘!带刺的藤蔓如活物般扭动,转眼间就形成了一道三丈宽的天然屏障。

匈奴大军被这异变惊动,号角声响彻原野。前锋骑兵试图强行突破,却被突然暴长的铁荆棘缠住马腿,惨叫着坠马。更可怕的是,这些植物似乎对匈奴人特有的羊膻味格外敏感,专门攻击身穿皮甲的骑兵!

"放箭!"赵将军抓住战机下令。

箭雨倾泻而下,匈奴阵型大乱。正当他们准备撤退时,第二波异变发生了——铁荆棘竟然开花了!淡金色的花粉随风飘散,接触到匈奴战马就引发剧烈喷嚏,战阵彻底崩溃。

"赢了!我们赢了!"城墙上爆发出震天欢呼。

宁楚楚却腿一软,险些跌倒。孟远舟及时扶住她,才发现妻子面色惨白,而小雨己经在她怀里昏睡过去——圣体之力消耗过度的表现。

"值得吗?"他心疼地擦去妻子额头的冷汗。

宁楚楚望向城外溃逃的敌军,又看看城内欢呼的百姓,轻轻点头:"值得。"

####

捷报传来第七日,朝廷的钦差终于到了。让人意外的是,带队的是老熟人——王妃身边的李嬷嬷。

"娘娘听闻北疆大捷,喜得连夜进宫请旨。"李嬷嬷捧着圣旨笑道,"陛下龙颜大悦,特封宁夫人为'护国圣手',赐丹书铁券!"

宁楚楚却更关心另一件事:"南方洪灾如何了?"

李嬷嬷笑容一滞:"正要跟夫人说这事...陛下希望夫人即刻启程南下治水。"她压低声音,"其实不是普通洪灾,而是江河倒灌,水里带着诡异的红色,接触者皆生脓疮..."

宁楚楚与孟远舟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一个可能——血莲教的余孽!

"准备马车吧。"她揉了揉酸痛的肩膀,"对了,这次需要带上药王鼎和..."

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满身风尘的信使跌跌撞撞冲进来:"宁夫人!药王谷急报!谷中灵泉突然枯竭,三千亩药田一夜枯萎!"

"什么?!"宁楚楚手中的茶盏跌落在地。药王谷是济世堂的根本,若是毁了...

(娘亲不怕...)小雨不知何时醒了,摇摇晃晃走过来抱住她的腿,(小雨可以去帮小草草喝水...)

宁楚楚抱起女儿,突然发现小丫头腕间的金纹比从前更加清晰了,十二片花瓣栩栩如生。冥冥中,她感觉这一切变故背后,似乎有只无形的手在推动着什么。

"兵分两路。"孟远舟当机立断,"我去南下治水,你带小雨回药王谷查看灵泉。"

宁楚楚刚要反对,李嬷嬷却突然递上一封信:"王妃让老奴转交的。"

信中只有寥寥数语:"金莲十二瓣,天地劫难开。圣体承天命,济世救苍生。"

窗外,不知何时聚拢的乌云遮蔽了阳光。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看不见的地方酝酿。而命运的齿轮,己经悄然转动到了下一个节点...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de0cd-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