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梧桐叶隙,在柏油路上洒下斑驳的光点。
江辞京的车停在酒店门口,发动车子时,轻声说:“图书馆离青藤中学只有两条街,我们可以先绕过去看看。”
沈岁安点头。
车窗外的街景渐渐熟悉起来,曾经的文具店变成了连锁超市。
“没变太多,是吧?”江辞京的声音带着感慨,“去年翻新街道时,我特意让人保留了这些梧桐。”
沈岁安转头看他,他目视着前方,嘴角噙着浅淡的笑意。
车子在一个巷口停下,巷牌上写着“星轨巷”。江辞京解开安全带:“到了。”
沈岁安跟着他往里走,没几步就看到了图书馆的门牌。
推门时,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和记忆里高中小卖部的铃铛声惊人地相似。
“请进。”江辞京侧身让她,眼里带着期待。
图书馆内部比想象中更温馨。
挑高的穹顶画着整片星空,木质书架从地面一首延伸到二楼,中间留出宽敞的阅读区,摆着柔软的沙发和绿植。
最让沈岁安心动的是靠窗的位置——巨大的落地窗正对着外面的梧桐道,几张原木书桌整齐地摆放着,抬头就能看见枝叶交错的模样。
“这里……”她走到窗边,指尖抚过冰凉的玻璃。
“你可能会喜欢这个角落。”江辞京站在她身后,声音很轻,“看书累了,抬头就能看见梧桐,下雨的时候,雨声会特别好听。”
和他十七岁时说的话,一字不差。
沈岁安的眼眶微微发热,转身时撞进他温柔的目光里。
阳光透过他身后的玻璃窗,在他周身镀上一层光晕,像将少年时的他和现在重叠在一起。
“为什么叫星轨?”她轻声问,明知故问。
江辞京走到穹顶下,仰头望着那些手绘的星辰。
“刚创业时,夜里睡不着,就看着窗外的星星发呆。”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某种坚定的认真:“天文学家说,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就算暂时偏离,最终也会在某个节点交汇。”
“所以我给图书馆起名叫星轨。”他一步步走近,声音低沉而清晰。
“我总觉得,人和星星一样,只要轨迹还在,就一定会再遇见。”
“你看这个。”江辞京拉着她走到二楼的展示墙前。墙上挂着许多照片,有乡村学校图书角的孩子们,有基金会帮扶的青少年,还有……
书的封面上贴着一张便签,是他的字迹:“每个少年都该有追逐光的勇气。”
“这个图书馆,帮了很多孩子。”
两人在图书馆里慢慢走着。
走到一楼的阅览区时,沈岁安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那个牛皮纸盒子:“这个,我想在这里拆开。”
江辞京的眼里闪过一丝紧张,点了点头:“好。”
里面铺着一层柔软的棉纸,棉纸下是一个小小的水晶摆件。
摆件底下压着一张卡片,还是当年的信纸,边缘己经有些泛黄。上面是少年时的字迹,带着些许稚气,却力透纸背:
“愿你永远像向日葵一样,朝着光的方向生长。等我们考上同一所大学,就一起去看真正的向日葵花田。”
沈岁安的手指抚过那些字迹,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卡片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我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个水晶匠人。”
江辞京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本来想在你生日那天送你,结果……”
结果,他没能说出口,她也没能等到。
沈岁安抬起头,泪眼朦胧中,看见江辞京正看着她,眼里满是疼惜和歉疚。
她忽然笑了,擦掉眼泪:“江辞京,你知道吗?去年我去了趟海边的向日葵花田。”
他愣住了。
“花田里有个牌子,写着‘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窗外的风吹过梧桐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时光的低语。
图书馆穹顶的星轨在阳光下闪耀,仿佛在见证着这两条偏离己久的轨迹,终于在这一刻,重新交汇。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d0hgf-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