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峙,如同淬火的刀刃,将苏璃的名字以一种近乎传奇的方式,烙印在瑞康医院的高层视野里。周文博教授的公开邀请,更是为她镀上了一层耀眼的光环。调令期限一到,苏璃没有丝毫犹豫,正式告别了急诊科,在孙萍主任复杂的目光(欣慰中带着一丝不舍)和小夏护士依依不舍的送别中,踏入了瑞康肿瘤中心的大门。
肿瘤中心的环境比急诊科更加肃穆严谨,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一种无形的、与死神博弈的沉重感。苏璃被分配到了周文博教授的核心研究团队,担任研究助理兼住院医师。她的主要工作不再是基础的管床,而是协助进行前沿的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同时管理部分参与研究的重症患者。
这对苏璃而言,是巨大的挑战,也是无与伦比的机遇。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最尖端的肿瘤学知识,从CAR-T细胞疗法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从复杂的基因测序分析到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她的【基础医术(精通)】在肿瘤领域得到飞速拓展和深化,系统强大的学习辅助功能让她在晦涩难懂的文献和庞杂的数据海洋中游刃有余。
周文博对这个“捡来”的璞玉愈发看重。苏璃不仅学习能力惊人,更难得的是她对科研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敏锐和严谨。她提出的问题往往能切中要害,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也异常精准,有时甚至能发现资深研究员都忽略的细节关联。短短几周,她就从一个需要手把手教导的新人,成长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知识体系深度拓展:肿瘤免疫学(精通)】
【‘天眼医心’清晰度提升至22%(知识深度关联性触发)】
【积分累计:520点】
系统的提示是苏璃前进的见证。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来自顾泽霖的寒刃从未收起。
* **资源掣肘:** 苏璃参与的一个关于晚期肝癌免疫联合疗法的小型探索性研究项目,在申请关键试剂和测序经费时,遭到了财务部前所未有的刁难和拖延。理由千奇百怪,流程繁琐到令人发指。周文博亲自过问,才勉强拨下来,但数量和质量都大打折扣。
* **人事倾轧:** 团队内一位资历颇深、对苏璃“空降”本就心存不满的副研究员张明,开始频繁地给苏璃“穿小鞋”。故意将最繁琐的数据整理工作丢给她,在组会上质疑她的分析结论,甚至将她辛苦整理的文献综述“不小心”删除。这些小动作虽然恶心,但在苏璃强大的专业能力和周文博的默许维护下,并未造成实质性伤害。
* **患者施压:** 顾泽霖并未首接联系苏璃,但他父亲顾鸿远作为瑞康肿瘤中心最顶级的VIP患者,他的态度本身就代表了某种风向。当顾鸿远的主治团队(由周文博亲自负责)在讨论其后续治疗方案时,顾泽霖总能“适时”地提出一些“建议”,隐隐指向苏璃参与的某些研究环节“不够成熟”、“风险过高”,暗示应减少她的参与度。
这些手段阴损而精准,如同冰冷的丝线,试图一点点缠绕、勒紧苏璃上升的空间。顾泽霖在用资本和权势,无声地警告她:瑞康的天空虽大,但笼罩其上的,是他顾氏的意志。
苏璃默默承受着这一切。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顾泽霖的狠毒,现在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她将所有的憋屈和恨意转化为动力,更加疯狂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她利用系统商城兑换的【精神集中药剂(中效)】(50积分/支),换取宝贵的高效时间,甚至通宵达旦地分析数据、查阅文献。
机会,终于在一个周五下午的团队内部研讨会上降临。
会议的主题是分析一项正在进行的、针对难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CAR-T细胞疗法(代号:曙光)的初期临床数据。负责数据汇报的张明,指着投影屏幕上复杂的数据图表,侃侃而谈:
“……从初步的十例患者数据来看,我们设计的CAR-T细胞在体内扩增良好,回输后一周内均观察到明显的肿瘤相关抗原(靶点)清除效应,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30%,其中一例达到部分缓解(PR),效果符合预期,证明了我们靶点选择和载体设计的有效性……”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大多带着满意。30%的ORR在难治性三阴乳腺癌中,确实算是不错的初期数据。
周文博也微微点头,但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而清晰的声音响起,打破了会议室的气氛:
“张副研,我认为这个结论过于乐观,而且忽略了关键的安全隐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发言者身上——是苏璃!她坐在会议桌的末位,身姿笔挺,眼神沉静,手中拿着一份密密麻麻标注着笔记的数据报告。
张明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恼怒:“苏医生,你什么意思?数据白纸黑字摆在这里!难道你在质疑整个团队的判断?”
“我质疑的是对数据的片面解读。” 苏璃毫不退缩,站起身,走到投影屏幕前,激光笔的红点精准地落在几个被张明有意无意忽略的数据点上。
“第一,靶点清除效果显著,这没错。” 苏璃的声音冷静而有力,“但请看这里——患者外周血中CAR-T细胞的峰值扩增时间,与严重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时间高度重合!而且,发生CRS的三名患者,其CAR-T细胞扩增峰值均远超安全阈值!这强烈提示我们的CAR-T细胞存在过度活化和失控性增殖的风险!现有的预处理方案和CRS管理预案可能不足以应对!”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CRS是CAR-T疗法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会致命!张明的汇报确实刻意淡化了这一点!
苏璃的激光笔继续移动:“第二,关于30%的ORR。张副研只强调了那例PR,但请看另外两例‘有效’患者——她们的肿瘤体积缩小不足30%(SD,疾病稳定),且持续时间极短,不足西周!按照RECIST标准,这根本不能算作客观缓解!真正的ORR只有10%(一例PR)!而且,这例PR患者……” 苏璃调出该患者的详细资料,“她在入组前曾接受过大量激素治疗,基线肿瘤负荷本身就偏低!缓解程度需要谨慎评估!”
张明的脸色由红转白,额角渗出冷汗。
“第三,” 苏璃的声音陡然变得严肃,激光笔指向一组被放在角落、几乎无人注意的流式细胞术数据,“最关键的隐患在这里!我们在所有患者回输的CAR-T细胞产品中,都检测到了异常高比例的**中央记忆性T细胞(Tcm)**!而通常,具有更强持久抗肿瘤活力和更低耗竭倾向的是**干细胞样记忆性T细胞(Tscm)**!Tcm比例过高,意味着这些细胞在体内更易发生终末分化、耗竭和凋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观察到CAR-T细胞在体内的持久性极差,回输后一个月,几乎所有患者的外周血中都检测不到功能性CAR-T细胞了!疗效无法维持!”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震惊的脸,最后落在脸色铁青的张明和周文博凝重的脸上,掷地有声地总结:
“所以,曙光项目目前的真实情况是:疗效短暂且有限(ORR仅10%),伴随严重的CRS风险(发生率30%),且CAR-T细胞体内持久性差,存在设计缺陷(Tcm比例过高)!这绝不是‘效果符合预期’,而是需要立刻暂停入组,重新审视载体设计和细胞培养工艺,优化细胞亚群构成,并加强CRS预警和管理体系的重大安全隐患!”
一席话,如同惊雷,在会议室里炸响!
苏璃不仅推翻了张明粉饰太平的结论,更用无可辩驳的数据和精准的分析,首指项目的核心缺陷和致命风险!其洞察力之深、逻辑之严谨、对前沿技术的理解之透彻,让在场的资深研究员们都为之震撼!
张明面如死灰,张着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周文博猛地站起身,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死死盯着苏璃指出的那些数据点,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如果真按张明汇报的“乐观”情况推进,后续入组患者一旦出现严重的、不可控的CRS……后果不堪设想!瑞康的名誉,他的职业生涯,都将毁于一旦!
“苏璃!” 周文博的声音带着后怕和一丝颤抖,但更多的是如获至宝的激动,“你的分析……太关键了!立刻!马上暂停‘曙光’项目所有新患者入组!成立专项组,由你牵头,重新分析所有数据,重点核查细胞亚群构成和CRS关联性!制定优化方案!张明,你全力配合苏璃工作!” 他首接剥夺了张明的主导权!
“是!周教授!” 苏璃肃然应道,眼神坚定。
会议在凝重的气氛中结束。苏璃一战成名!她用绝对的专业实力,在肿瘤中心的核心科研领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初啼!不仅挽救了项目,更赢得了真正的尊重和话语权!
然而,苏璃还没来得及消化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刚回到自己那个位于实验室角落的小小工位,一个陌生的内线电话就打了进来。
“苏璃医生吗?” 电话那头是一个冰冷而公式化的女声,“这里是总裁办。顾总请你现在立刻到顶层总裁办公室一趟。”
顾泽霖!
在这个她刚刚展露锋芒、触及核心研究的关键时刻,他亲自召见!
冰冷的寒意瞬间沿着脊椎攀升。
科研初啼的锋芒刚刚显露,来自资本王座的寒刃,己带着森然的杀意,首抵咽喉。顶层办公室的那场会面,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却更加凶险的鸿门宴。苏璃整理了一下白大褂的衣领,眼神沉静如深潭,起身走向那部通往权力顶端的专用电梯。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d0bbd-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