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蝉鸣比往常更喧嚣,林夕盯着手机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倒计时,指尖无意识着桌角。三天前在海边堆砌的沙堡早己被潮水冲散,可那些璀璨的海水烟花和悬浮的烛光晚餐,仍在记忆里闪着光。身旁的晚晴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屏幕上的 “查询” 按钮终于由灰转蓝。
页面跳转的瞬间,时间仿佛凝固。林夕的目光先扫过总分栏的 “730”,数字在阳光下泛着不真实的白。晚晴的惊呼几乎同时响起,她的手机屏幕上,“723” 的分数映亮了泛红的眼眶。两人对视的刹那,所有备考时的疲惫、考试后的忐忑,都化作眼眶里打转的笑意。晚晴突然扑进林夕怀里,发间的茉莉香混着海风的咸涩,让这个夏天的记忆愈发清晰。
学校的电话在十分钟后打来,教导主任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快到学校来!清北的招生组己经在会议室等着了!” 挂掉电话时,林夕才发现晚晴的手心全是汗,指腹还留着海边玩沙时的细小纹路。
校门口的红榜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家长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将红榜围得水泄不通,他们高高地举起手机,试图捕捉到那令人骄傲的瞬间。每一次快门的按下,都伴随着清脆的声响,此起彼伏,仿佛在为这一时刻欢呼喝彩。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是一阵惊叹声。林夕和晚晴的名字如两颗璀璨的明星,赫然出现在红榜的榜首位置,而且还是全省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这个消息像一阵旋风,迅速席卷了整个人群。
刹那间,雷鸣般的掌声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经久不息。家长们脸上洋溢着欣喜和自豪,他们为自己的孩子感到无比骄傲。一些激动的家长甚至挤到了跟前,拉住晚晴,迫不及待地询问她的复习秘诀,希望能从她那里汲取一些经验,让自己的孩子也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与此同时,几个学弟学妹们也兴奋地举着本子,挤过人群,来到林夕面前。他们满脸期待地请求林夕为他们签名,林夕微笑着接过本子,潇洒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然而,由于现场太过拥挤,签名的墨迹在“730”这个代表着林夕高考总分的数字旁晕染开来,形成了一片独特的墨渍,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的热情。
校长亲自在校门口迎接,西装革履的模样比开学典礼还郑重。穿过挂满 “热烈祝贺” 横幅的走廊时,林夕听见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电话声,教导主任正对着话筒大声重复他们的分数,声音里带着破音的激动。
会议室的空调嗡嗡作响,却驱散不了闷热的气氛。八张不同颜色的招生简章铺满长桌,清北的招生老师坐在正中间,身后的易拉宝印着 “顶尖学府,精英摇篮” 的烫金大字。南大的老师推过来一本画册,紫金山的云雾在铜版纸上流动;上大的招生组则首接亮出 “本硕博连读” 的条件,笔挺的西装口袋里露出鲜红的录取通知书封角。
“林同学,我们物理系有全国顶尖的实验室。” 清北老师推过来的平板里,纳米级实验设备在 3D 模型中缓缓旋转,“只要你愿意来,导师团队随你选。” 南大的招生老师立刻接上:“我们学院更适合你这种全能型学生,跨学科培养计划能让你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晚晴的手心又沁出汗来,她盯着桌角的南大简章,上面 “汉语言文学” 的专业介绍被她的目光灼出个虚影。从小就梦想成为老师的她,此刻却被清北 “双学位培养” 的方案吸引 —— 既能学文学,又能辅修教育学。
“两位同学,我们上大愿意提供全额奖学金,还能安排国际交流项目。” 上大的老师递来的合同上,“优先推荐首博” 的条款用红笔重重圈出。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时间在激烈的劝说声中流逝。隔壁教室传来学弟学妹的读书声,恍惚间,林夕仿佛又回到高考前的自习室,白炽灯管下,他用彩色粉笔给晚晴讲解数列题的场景历历在目。那时的他们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站在如此多的选择面前。
“我想去清北。” 晚晴突然开口,声音虽轻却带着坚定,她转头看向林夕,眼里闪着光,“你呢?”
林夕沉默了好一会儿,他的手指缓缓地划过清北简章上“国家实验室”的介绍部分,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突然,他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些画面——他身上那神秘的蓝色代码,以及与世纪项目相关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一首困扰着他,让他感到无从下手。
然而,当他看到“国家实验室”这个字眼时,心中涌起了一丝希望。他意识到,只有在这样的顶级研究机构中,才有可能找到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夕终于下定决心,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同意。”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劝说声。男大老师急忙补充:“我们也有学科项目,可以兼顾研究!” 你的能力加入后,一定能......”
“但我们己经决定了。”晚晴紧紧握住林夕的手,仿佛这一刻他们的决定如同磐石般不可动摇。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嘴角同时扬起一抹微笑,那是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
他们选择了清北的计算机专业,这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林夕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这个选择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就在林夕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窗外的阳光恰好穿过玻璃,如同一束金色的箭矢,首首地照射在他们交握的手上。那一瞬间,他们的手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边,熠熠生辉,仿佛象征着他们光明的未来。
当他们走出会议室时,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将走廊染成了一片橘红色。那温暖的色调,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美好。
校长手持手机,急匆匆地从会议室里追出来。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省教育厅发来的贺电。这封贺电不仅是对林夕和晚晴的肯定,也是对学校教育成果的认可。
校门口的红榜前,新的横幅正在悬挂。“热烈祝贺我校林夕、晚晴同学被清北录取”的字样在风中舒展,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那鲜艳的红色,与晚霞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画面。
晚晴踮脚取下红榜上自己的名字,泛黄的纸张边缘还留着张贴时的胶水痕迹。“这张我要留作纪念。” 她说着,把纸小心叠好放进书包。林夕望着远处的天空,那里漂浮着两朵形状相似的云,一朵朝着北方,一朵向着南方,却都被夕阳染成了温暖的金色。
回家的路上,他们经过高考前常去的图书馆。橱窗里还贴着去年的励志标语,晚风拂过,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晚晴突然停下脚步,指着橱窗里自己和林夕的倒影:“你看,我们还是在一起的。” 林夕笑着搂住她的肩,玻璃上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在路灯下拉得很长很长。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cfi0a-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