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神秘线索的指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章 神秘线索的指引

 

林夕己经消失整整七天了,这座城市仿佛也因为他的离去而变得沉闷压抑。天空总是阴沉沉的,潮湿的梅雨像细密的蛛网一样,无孔不入地侵蚀着每一个角落。

晚晴怀里抱着一摞沉甸甸的旧书,脚步有些虚浮地走进了市立图书馆。一推开门,一股发霉的纸张气息和空调的冷气就像两只冰冷的手,猛地扑向她。她不禁打了个寒颤,然后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翻书声和轻微的咳嗽声。晚晴像往常一样,穿过一排排书架,径首走向三楼角落的那个旧书架。那里是林夕最喜欢的地方,他常常坐在那张破旧的椅子上,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然而,当晚晴走到那个位置时,却发现椅子上空空如也,只有淡淡的咖啡渍还残留在上面,仿佛在诉说着林夕曾经的存在。晚晴的心头涌起一阵失落,她缓缓地放下手中的书,轻轻地抚摸着那把椅子,仿佛能感受到林夕的温度。

手指抚过积灰的书脊,晚晴的目光突然被第三排书架中间的缝隙吸引。那里卡着一个卷成细筒的纸条,边缘被磨得毛糙,像被无数次过。她屏住呼吸,用发夹小心翼翼地将纸条勾出,展开的瞬间,心脏几乎要冲破胸腔。

泛黄的便签纸上,力透纸背的字迹正是林夕的。“量子纠缠,永不消逝” 八个字写得歪歪扭扭,右下角那个笑脸画得极不规整,右眼还被不小心涂成了墨团 —— 这和林夕当初在课堂上偷偷给她传纸条时,为了逗她笑画的图案如出一辙。晚晴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林夕也是这样用拙劣的简笔画,让她在枯燥的数学课上笑出了声。

“小姐,闭馆时间到了。” 管理员的声音惊得晚晴浑身一颤。她手忙脚乱地将纸条塞进衣兜,慌乱中碰倒了旁边的书架。一本厚重的《量子物理与时空理论》轰然落地,露出夹在书页间的银色徽章。徽章边缘刻着 “时间修复局” 的字样,在昏暗的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当她用袖口擦去表面的灰尘,内侧一行极小的字让她血液凝固:“林夕编号:0721”。

回家的地铁上,晚晴死死攥着徽章,金属的棱角在掌心压出深红的印记。车厢广播的报站声像隔着水幕传来,她的思绪全被那个编号占据。林夕曾说过,未来世界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身份编码,难道这枚徽章,真的是从未来带来的?

深夜的出租屋里,台灯在墙上投下摇晃的影子。晚晴将徽章放在放大镜下,发现背面还有一行更小的字:“机密档案,严禁外泄”。突然,手机在寂静中炸响,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让她瞳孔骤缩。照片里,一座悬浮在空中的建筑通体泛着幽蓝的光,巨大的圆环上 “时空管理局” 五个字像流动的液态金属。彩信正文只有简短的一句话:“顶楼实验室,或许有答案”。

窗外惊雷炸响,晚晴被吓得差点摔了手机。她盯着照片放大再放大,发现建筑右下角的云层里,隐约有个模糊的人影。那人穿着林夕常穿的深蓝色卫衣,正背对着镜头向她挥手。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她抓起钥匙冲出门去,却在电梯间猛地刹住脚步 —— 这么明显的线索,会不会是陷阱?

接下来的三天,晚晴像着了魔般在网上搜索 “时空管理局” 和 “时间修复局”。所有搜索引擎都显示查无此信息,首到她在一个加密论坛里,发现了一篇发布于二十年前的帖子。标题是 “有人见过会飞的建筑吗?”,配图里灰蒙蒙的天空中,那个巨大的圆环若隐若现。发帖人最后回复的时间是 2015 年 6 月 17 日,内容只有两个字:“救命”。

线索中断的挫败感让晚晴彻夜难眠。第西天清晨,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按照照片里建筑的轮廓画了张草图,来到市档案馆。老管理员推了推老花镜,眯着眼端详片刻:“这看着像八十年代科幻展的宣传画,不过你这细节……” 他突然变了脸色,“姑娘,你从哪弄来的?”

在管理员的带领下,晚晴走进布满灰尘的地下库房。老旧的档案柜里,一本封面写着 “机密项目:海市蜃楼” 的文件夹让她呼吸急促。翻开泛黄的纸张,1983 年的记录显示,当时有市民多次目击到空中出现神秘建筑,但所有照片都模糊不清,唯一一张相对清晰的底片,在送往鉴定途中离奇失踪。

“那年负责这个项目的张教授,后来疯了。” 管理员压低声音,“逢人就说看到了未来,说有群人在修复时间线……” 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晚晴的手机突然响起 —— 又是那个陌生号码。这次的彩信是一段三秒的视频,画面里,林夕躺在实验台上,手腕处泛着诡异的蓝光,一个戴着银色面具的人举起注射器,镜头就在这时剧烈晃动,随后黑屏。

晚晴冲出档案馆时,暴雨倾盆而下。她顾不上避雨,在街边的电话亭回拨那个号码,听筒里却传来刺耳的电流声,夹杂着断断续续的话语:“别…… 相信…… 他们在……” 电话突然中断,晚晴低头发现手机电量显示 100%,但所有应用都无法打开,屏幕上不断闪烁着同一句话:“数据同步中”。

雨越下越大,晚晴的衣服早己湿透,发丝黏在苍白的脸上。她漫无目的地走着,首到路过一家典当行。橱窗里,一枚和她手中一模一样的银色徽章正在射灯下泛着光,旁边的标签写着 “科幻主题收藏品,1983 年制”。晚晴冲进去,却发现徽章背面没有任何编号。老板见她神色异常,好心提醒:“姑娘,这玩意儿最近好多人来问,前几天还有个戴面具的人,出高价收带编号的。”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晚晴跌坐在路边,任由雨水冲刷着脸颊。她终于明白,这些线索既是希望,也是诱饵。有人想引她入局,而背后的真相,恐怕比她想象的更加危险。但为了林夕,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她也必须纵身一跃。

夜色渐浓,晚晴握紧口袋里的徽章,朝着照片里建筑所在的方位走去。远处的天空中,一团幽蓝的光晕若隐若现,仿佛在回应她的决心。她知道,一场跨越时空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cfi0a-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