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信念如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信念如灯

 

第25章

昏黄的灯光下,刘海刚把新买的《高中物理竞赛题集》摊开在斑驳的木桌上,爷爷的声音就从灶屋门口传来:"海娃现在懂事了,不用人说都知道看书了。"

老人佝偻着背,手里端着个搪瓷缸,热气从缸口袅袅升起。他慢悠悠地踱到刘海身边,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崭新的书页,眼睛里闪烁着欣慰的光:"晓得你爸妈在外头不容易了?"

刘海握笔的手微微一顿,喉咙突然发紧。他抬头看向爷爷那张被岁月犁出深深沟壑的脸,老人浑浊的眼球里映着油灯跳动的火苗。灶屋里传来奶奶刷锅的声响,铁锅与竹刷摩擦的沙沙声在静夜里格外清晰。

他想反驳,想告诉爷爷不是这样的——不是因为他突然"懂事"了才学习,而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个家庭里,读书是唯一能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利剑。但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回去。两世为人的记忆在脑海中翻涌,像一锅煮沸的粥。

"你爹当年要是有你这个觉悟..."爷爷啜了口缸子里的老荫茶,茶叶梗在浑浊的水里打着转,"也不至于..."

"爷爷。"刘海突然打断他,声音有些发颤,"爸他...没得选。"

这句话像把钥匙,"咔哒"一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父亲高中毕业那年,爷爷突发脑溢血,家里欠下一屁股债。那张县纺织厂的招工表,最终被父亲用来垫了医院的缴费单。三天后,他跟着同村的人踏上了去广东的绿皮火车,从此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如雨二十年,从一个清瘦的少年变成沉默寡言、腰背佝偻的中年人。

灶屋里的水声停了。奶奶撩开蓝布门帘走进来,手上的水珠在围裙上蹭了蹭:"老头子又在翻旧账?"她布满老年斑的手搭在刘海肩上,"海娃别听他的,你爹...不容易。"

油灯"噼啪"爆了个灯花。刘海望着墙上三个被拉长的影子,突然觉得胸口闷得厉害。他起身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窗,秋夜的凉风裹挟着稻草香扑面而来。远处稻田里传来零星的蛙鸣,月光给草垛镀上一层银边。

"婆婆,你明天还要早起煮猪食吗?"刘海突然问。

奶奶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傻孩子,现在哪还用西点起来?就养了两头猪,够自家吃就成。你爸每月寄钱回来..."

"我记得小时候,"刘海盯着远处的月光,"您总是天不亮就起来,先煮猪食,再做饭,然后喂鸡、扫地、洗衣服...到晚上还要纳鞋底。"他转过身,灯光在镜片上投下两块晃眼的白斑,"这么辛苦,可咱家还是...穷。"

最后那个字像块烧红的炭,烫得屋里一阵沉默。爷爷的茶缸停在半空,奶奶的手无意识地揪紧了围裙。

"农村人不都这样..."爷爷嘟囔着。

"所以爸妈才要去广东!"刘海的声音突然拔高,又迅速压低,"不是他们不想陪着我长大,不是他们喜欢住工棚、看人脸色...是他们没得选!"

话一出口,他自己都愣住了。前世积压的委屈、不解,甚至是怨恨,在这一刻突然决堤。他想起小时候躲在被窝里哭,因为同桌说他是"没爹妈管的野孩子";想起初中家长会,永远只有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出席;想起前世在广东见到父亲时,那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陌生男人...

奶奶的眼泪"啪嗒"掉在泥地上。爷爷猛地站起来,茶缸"咣当"砸在桌上,茶水溅湿了摊开的习题集。

"海娃!怎么跟爷爷说话呢!"奶奶慌忙去擦书页上的水渍。

刘海却先一步按住奶奶的手。水珠在纸张上晕开,像一朵透明的花。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平静下来:"我的意思是...读书才是出路。真正的出路。"

他指向窗外月光下的田野:"爷爷种了一辈子地,现在腰都首不起来。爸妈在广东打工,住铁皮房,吃最便宜的盒饭...可如果我们这代人能读出去..."他的手指转向桌上的书本,"就能真正改变这个家的命运。"

油灯的火苗剧烈摇晃,将三个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时而重叠,时而分离。爷爷的旱烟袋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奶奶用围裙角悄悄抹眼睛。

"你比你爹强。"爷爷最终只憋出这么一句,起身往屋里走,背影佝偻得像张拉满的弓。走到门口又停下,头也不回地说:"晚上看书别太晚,浪费电。"

奶奶轻轻拍了拍刘海的肩膀,也跟着进去了。屋里很快传来老人压抑的咳嗽声和窸窸窣窣的铺床声。

刘海独自坐在灯下,书页上的水渍己经干了,留下皱巴巴的痕迹。他着那道痕迹,思绪飘得很远。前世的自己也曾怨恨过父母的缺席,首到在广东亲眼见到他们居住的工棚——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二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汗臭味、脚臭味和劣质烟草味混杂在一起...

"啪!"

一滴水珠砸在习题集上,刘海这才发现自己哭了。他狠狠抹了把脸,翻开下一页。题目很复杂,需要用到还没学到的动能定理。但他没有跳过,而是认真地、一笔一划地开始推导。钢笔尖划破纸张的声音在静夜里格外清晰。

读书。考上好大学。找份体面工作。把父母接出工棚。让爷爷奶奶安享晚年。这个念头从未如此清晰、如此强烈地燃烧在他的胸腔里,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灶屋传来奶奶的梦呓,依稀是"海娃...多吃点..."。刘海轻轻合上书,吹灭油灯。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桌面上,照亮了他刚刚写下的那道题的答案——虽然不完整,但每一个步骤都坚定有力。

窗外,秋虫仍在不知疲倦地鸣叫。更远处,广东的方向,不知父母是否也在这样的月光下,想着家乡读书的儿子。刘海摸黑爬上床,木板发出熟悉的吱呀声。他闭上眼睛,明天要做的习题、要背的单词、要整理的错题,像一串明亮的珍珠,在脑海中清晰可见。

信念一旦扎根,便再难撼动。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cbebg-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