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简报会的余波,如同一场温暖的宇宙风,吹拂着地球上每一片幸存的土地。人类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彼此的命运是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曾经横亘在不同肤色、不同信仰之间的冰山,在“地龙”和“补天”这两轮“人造太阳”的炙烤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
应天府的街头,景象奇异而和谐。金发碧眼的日耳曼工程师,正操着一口蹩脚的汉语,向一位大明工匠请教榫卯结构的奥秘,两人比划了半天,最终在一张图纸上达成了共识,相视大笑。秦淮河畔的酒楼里,一位来自埃及的学者,正和几名国子监的儒生热烈地讨论着《几何原本》与《九章算术》的异同,席间甚至有来自美洲的印加祭司,用他们独特的结绳记事法,展示着古老文明的智慧。
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认识彼此。这种交流,不再是旧时代那种带着审视、偏见和功利性的试探,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同为“幸存者”的亲近与好奇。大家猛然发现,剥离掉语言和肤色的外壳后,彼此的喜怒哀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竟是如此的相通。
在这样一股暖流的推动下,朱雄英知道,时机己经成熟。
又是一场全球首脑会议,但这一次,会场的气氛截然不同。没有了科技简报时的紧张与期待,取而代?????一种轻松而融洽的氛围。全息投影中,各国领袖的形象汇聚一堂,他们的身后,不再是冰冷的实验室,而是各自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背景。
有穿着华丽长袍的阿拉伯长老,身后是繁星点点的沙漠夜空;有头戴羽冠的印加首领,身后是巍峨的马丘比丘古城;有身穿苏格兰格裙的欧洲议会代表,身后是悠扬的风笛声;还有来自非洲草原的部落女王,身后是奔腾的角马群。
朱雄英站在会场中央,他的目光温和而坚定,扫过每一张面孔。
“诸位,”他开口,声音通过量子网络清晰地传遍世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共同见证了奇迹。我们证明了,当人类团结起来时,我们的智慧足以撼动天地,重塑世界。‘盘古合金’是我们共同的骨骼,‘奥丁神炉’是我们共同的心脏。”
“我们因为灾难而被迫走到一起,但我不希望,这份团结仅仅是权宜之计。我不希望当天空重新变蓝,当大地再次温暖之后,我们又回到过去那种彼此隔阂、相互猜忌的状态。”
他的话语,让在场的许多领袖都陷入了沉思。
“因此,我今天想在此正式提出一个倡议。”朱雄英的语气变得庄重,“我提议,我们共同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合作框架,一个超越国家、种族和信仰的文明联盟。它的名字,我称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
“Destiny unity?”
“unauté de Destin?”
不同语言的呢喃声在会场中响起。
朱元璋和朱棣照例坐在后排的“龙椅观察席”上,面前摆着一盘五香毛豆和两碗冰镇酸梅汤。
“雄英说的这个‘共同体’,是啥意思?”朱元璋剥着毛豆,一脸认真地问朱棣。
朱棣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结合最近学到的新词汇,试探性地回答:“爹,按我的理解,大哥的意思是,把全世界拧成一股绳,大家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谁要是不合群,就……就一起揍他?”
“唔……”朱元璋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咱懂了!这不就是咱老家村里的‘乡约’嘛!张三家盖房,李西家出人;王五家遭了灾,全村人凑钱凑粮!只不过咱大孙子这个‘乡约’,订的是整个地球村!”
老爷子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个理,他满意地点点头,又补充了一句:“这个好!以后谁家要是偷懒不干活,咱就带头孤立他!不给他分肉吃!”
朱雄英自然听到了爷爷的“高见”,他莞尔一笑,继续说道:“这个共同体,并非要取代现有的文明和国家,恰恰相反,它的宗旨是保护和促进每一个文明的独特性与繁荣。它将设立一个常设理事会,负责协调‘地龙’与‘补天’工程的后续事宜,并永久性地废除所有技术壁垒,建立一个全球共享的知识库。”
“为了庆祝这个共同体的诞生,也为了让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彼此,我提议,设立一个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谈政治,不分国界,只展示各自文明中最美好的东西——我们的艺术、我们的音乐、我们的美食、我们的智慧……”
他张开双臂,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
“我提议,将这个节日命名为——‘大同节’(The Great Unity Festival)!取华夏古老的理想‘天下大同’之意。我希望,第一届大同节,就在应天府举办,向全世界敞开大门!”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了片刻。
紧接着,那位头戴羽冠的印加首领,第一个站了起来。他的面容如同安第斯山脉般饱经风霜,眼神却清澈如高原的湖泊。
“太阳之子(他对朱雄英的称呼)的提议,蕴含着群星的智慧。”他用古老的克丘亚语说道,声音通过翻译系统化为所有人都懂的语言,“我们安第斯人相信,山川、河流、你我,皆为一体。‘命运共同体’,我们称之为‘Ayllu’,这是我们传承了千年的生存方式。我们愿意将我们关于土地、草药和星辰的知识,在‘大同节’上与所有人分享。”
紧接着,那位非洲部落的女王也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说得好!我们非洲有句谚语,‘一根木头,烧不成旺火’。我们有世界上最热情的鼓点,最奔放的舞蹈,还有能治愈伤痛的草药。我迫不及待地想让我的孩子们,在应天府的土地上,为全世界跳起祈福的舞蹈!”
欧洲议会的代表,一位严谨的德国人,推了推眼镜,用一种带着赞叹的语气说:“这是一个……堪比文艺复兴的伟大构想。达芬奇梦想过制造飞行器,我们今天在讨论修建通往地心的隧道。柏拉图构想过理想国,而球主阁下,您正在构建一个‘理想球’。欧洲愿意献上我们的哲学思辨、我们的交响乐团,以及我们最精密的机械工艺,来为‘大同节’增添光彩。”
阿拉伯世界的长老抚着白须,微笑着点头:“《古兰经》教导我们,真主将你们创造成许多民族和部落,是为了让你们相互认识。‘大同节’,正是一个让我们抛弃偏见,真正认识彼此的最好机会。我们将带来我们传承千年的天文学识,和最璀璨的伊斯兰艺术。”
响应如潮水般涌来。
一个又一个文明的代表,争先恐后地表达着他们的热情和期待,仿佛生怕在这场关乎人类文明未来的盛宴中落后一步。
朱棣在后面听得是热血沸腾,他捅了捅朱元璋,压低声音兴奋地说:“爹,您听见没?这帮番人都要把看家本领拿出来了!到时候,咱大明的威风可不能输了!”
朱元璋呷了一口酸梅汤,慢悠悠地说:“那是自然。咱别的没有,就是人多,宝贝多。到时候,让他们瞧瞧咱的景泰蓝、苏绣、龙泉青瓷!再把咱的西大发明拉出来溜溜!还有吃的,满汉全席给他们整上!一天换一个菜系,吃上一个月不重样!馋死他们!”
朱棣却有别的想法:“爹,光有文的哪成?得有武的!大哥不是搞出了那个‘机关傀儡’吗?到时候,让公输班造上几百个,披上咱大明的盔甲,在会场上操演一番‘大明军阵’!再让欧洲的骑士、东洋的武士上来比划比划,这叫‘以武会友’,多提气!”
“你个臭小子,就知道打打杀杀!”朱元璋瞪了他一眼,但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不过……这个主意,听着是挺热闹的。回头咱跟雄英提提。”
倡议全票通过。
整个地球,都为了第一届“大同节”而疯狂地运转起来。这不再是单纯的工程建设,而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文化总动员。
应天府,这座古老而伟大的都城,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
在城东,一片巨大的区域被规划为“大同园区”。其设计本身,就是一场文明融合的奇迹。主场馆的设计,由一位痴迷宋代美学的法国建筑师和一位精通风水堪舆的大明国师联手打造。它形如一朵绽放的莲花,每一片花瓣,都代表一个大洲的文明,建筑风格迥异,却又通过一条条蜿蜒的空中走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建设现场,更是壮观。
巨大的“机关傀儡”挥舞着沉重的机械臂,将一块块“盘古合金”构件精准地吊装到位。它们的操控者,却是一位来自埃及的程序员,他正与墨家的传人公输班,用“天机壹号”优化着傀儡的每一个动作。
在园区内的“万国植物园”里,来自亚马逊雨林的萨满,正小心翼翼地将一株能在极低光照下存活的“月光花”种子,交给一位来自荷兰的植物学家。两人语言不通,却通过对植物共同的热爱,用手势和眼神交流着培育的每一个细节。
音乐学院里,更是上演着奇妙的碰撞。维也纳皇家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正一脸困惑地试图理解印度西塔琴那复杂的“微音”体系;而一位豪放的蒙古族长调歌手,则在尝试着用他的呼麦,为贝多芬的《欢乐颂》进行和声。他们时而争论不休,时而灵感迸发,一段段前所未有的旋律,在碰撞中诞生。
就连最寻常的厨房,也成了文明交流的前线。
朱元璋不知从哪听说了这事,竟以“首席美食顾问”的身份,微服私访,带着朱棣在筹备组的中央厨房里“视察工作”。
“哎,你这个不行!”老爷子指着一位法国大厨正在熬制的浓汤,首摇头,“这汤,寡淡无味,哪有咱的佛跳墙有嚼头?来来来,加上点海参、鲍鱼、干贝……再来两勺咱御膳房的秘制高汤!”
法国大厨一脸蒙圈,看着朱元璋往他精心调制的法式清汤里,倒入了半锅“不明物质”。
另一边,朱棣则对一位墨西哥厨师的辣椒酱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个……够劲!”他被辣得满头大汗,却又忍不住尝了一口,“比咱的朝天椒,多了股烟熏的味儿。好东西!回头得让军中的伙夫学学,冬天行军,来上这么一口,浑身都暖和了!”
这种深入到毛细血管的融合,正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发生。人类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发现、欣赏并吸收着其他文明的闪光点。这场因危机而起的全球合作,最终催生出了一朵意想不到的、绚烂璀璨的文明之花。
仰望星空
夜幕降临,应天府灯火璀璨。
朱雄英独自站在紫禁之巅,俯瞰着这座正在为“大同节”而沸腾的城市。他能看到远处“大同园区”彻夜不息的建设光芒,能听到空气中隐约传来的、混合着各种语言的喧嚣与欢笑。
这幅画面,是他梦寐以求的。一个没有偏见、没有战争,所有人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美好目标而努力的世界。
他成功了,至少在这一刻,他成功地将人类文明,从坠落的深渊中拉了回来,并将其推上了一条升华之路。
然而,他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越过这片繁华,投向了那片被火山灰遮蔽、但依旧深邃的夜空。
“天机壹号”那份关于【柯伊伯带异常引力扰动】的报告,依旧压在他的心头。那串冰冷的数据,像一根看不见的针,时刻提醒着他。
他知道,这场席卷全球的团结与新生,这场“大同节”所代表的文明升华,不仅仅是为了修复地球,更是为了迎接一场更大、更未知的挑战。
“希望……我们还来得及。”他轻声自语。
脚下,是人类文明最璀璨的交响乐。
头顶,是宇宙深处最沉寂的未知。
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在开启。而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cacae-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