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浓,美术馆的暖黄灯光与天际晚霞交融,为阿霆的公益插画镀上一层梦幻光晕。林悦沿着展厅慢慢走,停在一幅特殊的作品前—— 那是位残障粉丝用点绘方式创作的阿霆,每一个凸起的点,都藏着她触摸世界时,对温柔的感知。
手机震动,粉丝群弹出新消息:偏远山区的支教老师发来照片,孩子们在 “阿霆图书角” 围坐,用树枝在沙地上画阿霆喂猫的场景,旁边歪歪扭扭写着 “要像阿霆一样温柔” 。林悦鼻尖发酸,指尖快速回复:“这是我们收到最珍贵的礼物。”
走出美术馆,街头的晚风裹挟着烟火气。路过流浪动物投喂点时,她发现食盆旁多了个手绘的阿霆小牌子,画里阿霆蹲着给小猫顺毛,旁边标注 “请勿驱赶,它们也在找光” 。林悦会心一笑,这是粉丝们自发的 “温柔暗号”,把阿霆的善意,种进城市的缝隙里。
回到工作室,电脑提示音响起,是出版社发来的公益故事集加印数据。第三版加印理由栏,编辑写着 “读者说,每次翻看,都像被一群温柔的人拥抱” 。林悦打开新文档,准备为阿霆系列开启 “跨国公益联动” 篇章—— 有海外粉丝想把阿霆的公益理念,传递到流浪动物救助体系不完善的地区。
正构思时,厉霆琛的邮件弹入收件箱。附件是厉氏旗下基金会的公益报告,匿名捐赠的物资精准流向了最需要的地方,山区学校的新图书馆、流浪动物的医疗车,都有 “阿霆粉丝” 名义的助力。正文只有一句话:“火柴汇聚的光,值得更广阔的盛放。”
林悦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路灯,如同无数微小的阿霆,把夜色烫出一个个温柔的洞。她给海外粉丝回信,笔触带着雀跃:“我们要让阿霆的温柔,成为无国界的语言。” 屏幕那端,不同肤色的粉丝们,正用各自的艺术形式,绘制阿霆参与公益的画面,准备让这份热爱,跨山越海。
凌晨时分,工作室的灯还亮着。林悦画下新的分镜:阿霆站在国际公益交流会上,身后是不同语言书写的 “温柔”,台下是世界各地因阿霆汇聚的人们。她在旁白栏写下:“当热爱挣脱偏见与边界,每一束微光,都能长成照亮世界的太阳。”
国际公益交流会的筹备进入关键期,林悦的工作室里,堆满了来自全球粉丝的创意稿。有巴黎粉丝用浪漫水彩,绘出阿霆在塞纳河畔给流浪艺术家递颜料的场景;东京粉丝以浮世绘风格,呈现阿霆帮迷路孩童找归家路的画面;非洲粉丝则用粗犷笔触,记录阿霆为缺水村庄搬运净水设备的身姿…… 这些跨越文化与地域的创作,被林悦精心整理,融入交流会的展示环节。
厉氏基金会悄然助力,将阿霆公益项目的物资运输网络,与国际公益组织对接。特助找到林悦时,递上一份优化方案:“厉总说,公益不该被阻碍,这些物流、仓储资源,算‘火柴’的助力。” 林悦望着方案里详实的规划,明白厉霆琛的态度己从 “关注” 转为 “同行”,这份转变,因阿霆,因无数人的热爱。
交流会开幕当日,林悦身着简约白裙,带着粉丝们的期待,踏上国际舞台。当大屏幕亮起,世界各地阿霆公益的画面依次播放,不同语言的 “温柔” 汇聚成光河,台下掌声雷动。有外国公益人士惊叹:“从未想过,一个漫画角色,能让这么多人共情善意。” 林悦微笑回应:“因为阿霆是热爱的具象,而热爱,本就无国界。”
交流会上,林悦发起 “阿霆全球公益接力” 计划,邀请各国组织、个人,以阿霆为符号,开展本土公益行动,再通过线上平台分享故事。消息传开,瞬间点燃热情。纽约街头,阿霆主题的流浪人员关怀站启动;悉尼海岸,阿霆插画装点的海洋垃圾清理队出发;里约贫民窟,阿霆绘本成为孩子们认识善意的窗口……
工作室里,林悦收到的投稿如雪花般涌来。一位叙利亚难民孩子,用炭笔在破旧纸上画阿霆:战火中,阿霆张开双臂护住发抖的自己,背景是破碎的墙,却有一朵鲜艳的花从裂缝里钻出。配文是孩子稚嫩的英文:“阿霆,是黑暗里的光。” 林悦抱着画泣不成声,更坚定了让阿霆成为 “治愈符号” 的决心。
厉霆琛也在关注这场公益浪潮。他站在集团顶楼,俯瞰城市夜景,助理汇报着阿霆公益带来的正向影响:企业员工参与度提升,民众对公益的关注度创历史新高。厉霆琛嘴角扬起极淡的弧度,轻声说:“这束光,确实比我想的亮。” 他提笔给林悦发消息:“需要厉氏在国际法律合规、文化适配方面协助,随时开口。”
林悦将这份协助融入接力计划,越来越多专业力量加入,让阿霆公益更具持续性。在墨西哥,阿霆形象的心理疏导手册,帮助地震后创伤的民众重建心理;在印度,阿霆主题的女性互助站,为受暴力侵害的女性提供庇护…… 阿霆的温柔,真正成为打破隔阂的语言,在不同肤色、信仰的人们心中,种下善意的种子。
随着“阿霆全球公益接力” 深入推进,林悦收到来自南极科考站的特殊投稿。科研人员在极寒之地,用冰雪雕刻出阿霆的轮廓,旁边是获救企鹅围绕的画面,配文 “在世界尽头,温柔也能破冰而来”。这让林悦意识到,阿霆的公益版图,还能向更极致的角落延伸。
厉氏集团的法务团队,开始为跨国公益项目定制合规方案。当林悦团队与非洲部落沟通水源公益时,复杂的土地法规、文化习俗曾让人犯难,厉霆琛派去的专家,带着尊重与专业,协助建立 “部落互助水井” 模式,既保障公益落地,又守护当地传统。林悦在视频会议致谢,厉霆琛淡淡回应:“让光走得稳些,才能照得更远。”
在欧洲,阿霆公益衍生出 “艺术疗愈” 分支。意大利粉丝将阿霆故事改编成歌剧,在街头小剧场演出,为流浪艺人提供演出机会的同时,传递善意。每场演出后,观众自发为当地弱势群体募捐,阿霆的形象,成了艺术与公益间的桥梁。林悦收到演出录像,看着舞台上阿霆的剪影,明白热爱的形态,本就该千变万化。
美洲大陆,阿霆主题的 “青年公益营” 开营。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带着阿霆的理念,深入亚马逊雨林,修复生态、帮扶原住民。营地里,有人用树皮绘制阿霆守护雨林的壁画,有人教原住民孩子用树叶折出阿霆的形状。这些年轻的身影,让阿霆的温柔,在传承与碰撞中焕新。
亚洲的公益实践也在深化。日本粉丝以阿霆为原型,设计 “独居老人陪伴计划” 标识,志愿者戴着阿霆样式的徽章上门服务,老人们从抗拒到主动期待 “阿霆徽章的到来”。韩国粉丝则把阿霆融入传统茶礼公益,在传递茶文化时,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培训。
厉霆琛的办公室里,开始出现阿霆公益的动态简报。助理发现,厉总看这些简报时,神色比看集团财报更柔和。当得知有员工因阿霆公益重拾对生活的热情,厉霆琛默默批准了更多员工志愿假期,让善意在集团内部也形成循环。
林悦工作室的墙上,挂满全球公益地图,每个标注点都闪着微光。她和团队正筹备 “阿霆公益年度盛典”,邀请各国代表分享故事。筹备期间,意外收到联合国公益组织的邮件,询问能否将阿霆纳入 “全球善意传播计划” 合作IP。这封邮件,让林悦明白,阿霆己不再只是个人创作,而是成为全球公益生态的一部分。
盛典当晚,线上线下同步首播。世界各地的屏幕前,人们看着阿霆公益的成果,听着不同语言讲述的温暖故事。厉霆琛也出现在台下,西装笔挺却难掩眼中的动容。当林悦站在台上,说 “阿霆是我们共同的孩子,是热爱与善意的结晶” 时,弹幕被 “我们都是阿霆家人” 刷屏。
散场后,厉霆琛走到林悦身旁,难得主动开口:“最初以为,是你需要被引导,现在才懂,是这束光在引导我们所有人。” 林悦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如同阿霆公益点亮的星光,轻声回应:“因为温柔本就有力量,能让我们跨越所有不同,看见同一片星空。”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adedf-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