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翊愣愣地看着自己面前的食物被一点点拿走,不禁产生了一些怜惜。
他不禁想:舒窈以前究竟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竟然连饱饭都吃不上吗?
舒窈打了个饱嗝从楚夫人的院子出来时,看见楚跃和楚遥正在院子里研究那辆只有两个轮子的车子。
不论他们怎么尝试,不是摔跤就是快摔跤,从来没有一次成功骑上去的。
两个人累得气喘吁吁,脸上满是汗水。
“会不会这个东西根本不是用来骑的?”楚跃抹了抹头上的汗,疑惑道。
楚遥绕着车子转圈打量,“明明推着它可以行走,为什么人坐上就不行了呢?”
哥俩跟这车较上了劲,决心要弄个明白。
“嫂子!”楚跃一见舒窈,眼睛立马亮了起来。
他一瘸一拐地走到舒窈跟前,虚心求教:“嫂子,怎么才能骑稳这车?我和二哥试了半天也没成功”
楚遥也看向舒窈,一脸愿意放下身段学习的样子。
舒窈看着两个摔得鼻青脸肿的小伙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们的样子既可爱又可怜,让她忍不住想要伸出援手帮他们一把。
楚跃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嫂子,你别光笑啊,快来教教我吧……”他有些着急地看着舒窈。
舒窈轻轻地将车子扶了起来,调整了一下把手的位置,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脚踏板调整到了合适的角度。
她左脚轻轻踩在踏板上,在院子里自如地滑了起来。
等到车子跑了一段路后,她干净利落地抬起另一条腿,稳稳当当地坐在了车座上。
舒窈骑着自行车在院子里一圈又一圈地骑行,熟练得不能再熟练。
楚遥和楚跃两兄弟目瞪口呆地看着。
“天呐,居然真的能跑起来!”
楚跃惊讶地说,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来是要这样踩踏板的,怪不得我一直摔跤呢……”楚跃自言自语道。
“嫂子,再让我试试。”
感慨完之后,楚跃立刻迫不及待地跟在舒窈后面想尝试一番。
舒窈继续骑了几圈,速度渐渐慢了下来,最后停在了院落的中央。
楚跃见状,立刻上前跃跃欲试。
第一次尝试的时候还不是很稳,没多久就摔了个四脚朝天。
第二次逐渐找到了一点感觉,骑得稍微远了一些。
但很快,他便掌握了技巧,能够自如地在院子里飞快地骑行起来。
他开心地在院子里一圈圈绕,骑得飞快,看得旁边的楚遥心里直痒,也想试试。
“阿跃,让给我也骑两圈。”楚遥开口道。
“我还没骑够呢!”
楚跃回答道,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了骑行的乐趣之中,根本就不想停下来。
此刻,他骑得飞快,而楚遥只能在后面紧追不舍,累得气喘吁吁。
“二哥,今天就让我玩个痛快吧?”楚跃笑嘻嘻地说道。
毕竟他还只是一个孩子,面对如此新奇有趣的玩具,哪里肯这么轻易就放手。
楚遥追了一会儿,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全身汗如雨下,只好无奈地停下脚步,靠在旁边的树干上大口喘息。
他心中暗自感叹自己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这才跑了几步就累成这样。
最后出来的是楚翊,他步伐沉稳,面容严肃。
看着院子里玩耍的人,他不由得摇了摇头,心中生出一丝无奈。
都这么大个人了,还像个小孩子!
但他却什么都没有说出口,目光中甚至带着一丝宠溺。
这个家,他一个人辛苦就够了,他们只要活得无忧无虑就好。
楚翊负手站在走廊下,望着院子中的热闹场面,眼神逐渐变得温柔起来。
“瞧,他们玩得多高兴!”
不知何时,楚夫人来到他身旁,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语气喜悦,“家里很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楚翊微微鞠躬,唤了一声“母亲”。
楚夫人笑着看了一会儿眼前欢乐的场景,随后才把视线移到了一旁的大儿子身上。
“和阿窈相处这么多天,你的想法有没有改变?”
毕竟她真心喜欢舒窈,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接纳她成为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面对母亲直白的问题,楚翊抿了抿嘴。
最终,他缓缓开口:“儿子公务繁忙,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吧。”
实际上却是委婉地拒绝了母亲的提议。
尽管舒窈身上的疑点越来越少,但理智告诉他,仍需继续观察一段时间。
毕竟,楚家好不容易从谷底重新站起来,绝不能再有半点差池。
听着儿子的回答,楚夫人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终究没有再多言。
她知道此时此刻再怎么劝说也没有太大意义。
“少夫人从哪儿弄来的这玩意,我还是头一次见呢!”
楚家的仆人满脸惊奇,忍不住感叹道。
“没想到不用牲口,两个轮子就能跑起来,真神奇!”
“骑着出门肯定省力不少!”
自打这俩轮车在楚家露面,府里头的赞叹声就没断过。
每个经过的人都会停下脚步,围在车子旁议论纷纷。
舒窈暗自高兴,却低调得很。
她只是微微一笑,这车其实是她根据上辈子的记忆捣鼓出来的,但她并不想让别人知道。
这一天,楚跃借了舒窈的车出去炫耀,果真引来许多人围观。
街上的人们纷纷驻足,对着这新颖的两轮车指指点点。
大家一边称赞这车子的新奇,一边打听是从哪儿搞来的。
楚跃记着楚翊的交代,嘴很紧,只说是在西市无意中买到的。
他装作不经意地回答,眼神中透出一丝得意。
人就是这样奇怪,越得不到就越想要。
没过多久,京都就掀起了两轮车的热潮。
只是这些仿制的两轮车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只能看着像模像样,根本骑不了。
有些虽然能跑,但用不了多久就散架。
只有舒窈的两轮车仍旧结实耐用,时不时穿梭在大街小巷里,让人羡慕。
就连皇宫里的皇子皇孙都听说了这件事,嚷嚷着要让工匠们给仿制一辆。
一下子,京都的工匠变得炙手可热,赚了个盆满钵满。
那些有能力的工匠开始争相制作这种两轮车。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城南的一处废弃宅子里,破旧的门窗吱呀作响,空气中弥漫着发霉的味道。
(http://www.kenshuxsw.com/book/ga0hcf-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