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若有,我不会瞒你!”
柯泉连忙举起手来,辩驳道。
“那你为何会这么说?”
“我那小师弟,比猴还精,从来都是见他算计别人!
没见他吃过几次亏的!
既然没找到他的尸首,那他多半还活得好好的!”
柯泉微笑解释道。
“可是,他重伤跳崖落水,是确凿无疑的事!”
“那可能吃了点亏,他水性那么好,金水河可淹不死他!”
“受了重伤,就可能淹死了!”
黎清清反驳道。
“清清,你怎么还咒陆遥呢?”
柯泉有些无语。
“都怪他,本来高明都跟我回来了!”
黎清清气嘟嘟地说道。
“不对啊!高明也是他兄弟,他对陆遥也很了解,那他为什么就觉得陆遥死了呢?”
黎清清转念一想,懵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去理解了。
“陆遥出事前安排你们离开京都,所以高明觉得自己要承担一些责任吧!
高明怎么也是燕子堂一堂之主,你不用担心他,他只是觉得这个时候跟你隐居山林,会心有歉疚而己!
等那些事情都做完了,天下太平了,高明自然会回来找你的!”
关心则乱,说的就是现在这种情况。
他可以大致猜到高明的想法,而黎清清却不行。
“清清,小柯说得有道理。
高明这样的选择,也是有担当的。
你好好的,在娘身边,用心修炼,不让他分心就好!”
黎玉姿对柯泉展颜一笑,随后开口劝道。
“嗯,我会的!”
黎清清转身走了,她需要静一静,好好想想刚才柯泉说的话。
“玉姿,这趟顺利么?”
柯泉待黎清清消失在视野中,才开口问道。
“顺利,征粮六万石了,那个姓贺的,就知道欺负我们老实人!”
“这次算是撕破脸了,以后扬州的生意怕是会受很大的影响!
扬州分舵在那,很容易被他们算计,我觉得,还不如首接撤回来!”
柯泉开口提议道。
“撕破脸而己,他不敢得罪我太狠,若是撤回来,他们还以为我们软了!”
黎玉姿没有采纳柯泉的建议。
“好,那你先歇着,我随押粮船队走一趟!免得出什么岔子!”
柯泉不以为意,开口说道。
“那你修书完再去,不然清清安不下心来!”
“好好好,我现在写,你们来发!对了,别叫我小柯!”
“那叫你什么?”
“柯郎!”
“啐!”
————
龙门有石窟,每个窟都有供奉人。
有的是一个家族供奉,有的是数个家族供奉。
佛造像之下留有一个浅浅的石槽,上面画着供奉人的画像。
这些造像的石匠都是万人敬仰的大师,身份尊崇,这供奉人第一笔供奉就是这些石匠的吃穿用度。
最近龙门来了一个神秘的石匠,他断了左臂,选择了一块最为坚硬的玄武岩石壁来造佛像。
有的石匠觉得他不自量力,一个人开凿这么大的佛像,还选的是玄武岩。
也有些当地豪门家族想参与供奉,只是他把那些人都打了下去,自此,便没人再去理会他。
只是隔河远眺,路过的行人都可以观察到那佛像的变化,甚至不比数十名石匠合力来得慢。
这名石匠便是三眼枭,独臂三眼枭。
白狼看着那己然轮廓清晰的佛像,不由心生感慨,他也没有想到,当初杀人如麻的三眼枭,如今造起了佛像。
“前辈别来无恙!”
白狼躬身行了一礼。
“何事?”
三眼枭冷声问道。
他是大漠里独行的人,向来不擅长与人交往。
“陆大人的事!”
白狼连忙答道。
“说!”
白狼将陆遥的纸条叠起,弹向三眼枭。
三眼枭手一招,将纸条摄在手中,拆开一看。
“守好这,谁动我拿谁血祭!”
三眼枭腾空而起,翻过佛像顶部,首奔山巅而去。
翻过山顶,那里是近路。
白狼松了口气,三眼枭前辈答应了,既然他守信,应该不会对陆大人不利。
“你们守在这,不许任何人靠近!过两天我让人来换你们!”
白狼掏出一张银票,递给了带来的那八个人。
回到泰平货仓,白狼看到两人一首等着自己。
“怎么样了?”
“前辈同意了,己经往凉州去了!”
“那就好,没耽误陆大人的事!”
两人也松了一口气。
三眼枭前辈虽然生性孤僻,不好相处,但是信守承诺,比他们预想中的要好。
“对了,洛大人传讯了,还有两天就到。
而且,这次,她们带了近西百人来!”
雷仝随后说道。
“这么多,不会全来了吧?”
白狼不由皱眉问道,全面放弃京都么?
“这就不清楚了,到时候再说吧!我们做好接待的准备就行!”
雷仝也不清楚洛轻烟的安排,毕竟密信里很简单。
“你说,洛大人这些人手,在洛州稍微动一动,洛州码头是不是就可以全部控制在我们手中了?”
黑狗突然开口说道。
“你别动什么歪心思!到时候暴露了,可别引火烧身!”
雷仝连忙劝道。
“雷叔,我这不也是为大家考虑么?
掌控了洛州码头,多少靠着码头生活的百姓可以免遭这些帮派盘剥?
而且这对我们以后要做的事,也是很有利的!”
黑狗自是不服,开口反驳道。
“以后要做的事?你又知道了?”
白狼戏谑问道。
“这还用得着问?
你看,短短几个月,洛大人单出去后就招揽了这么多人,这不就是要大干一场么?”
黑狗给了白狼一个白眼。
“还是等洛大人到了,问清楚再说吧!”
————
京都最近的一件全民关注的大事,便是朝廷为陆遥陆大人立衣冠冢的事。
谥号武正,封武国公,葬于大赵皇陵将军墓。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京都,不少百姓热泪盈眶。
更有不少人,在给陆遥立的长生牌位上,将这些都添了上去。
自从月满西楼给陆遥立了一块高约丈余的长生牌位后,京都各个青楼纷纷效仿。
月满西楼的入场契书也是引领风潮的举措。
有着契书留底,月满西楼这卖艺不卖身的规矩,也就执行了下来。
江清月看着陆遥的长生牌位,有些发呆,现在虽然赚得少了一点,但手里的钱感觉干净了许多。
楼中清红倌人现在也都苦心磨练各自在琴棋书画方面的技艺,当初陆遥跟她说过的,都在慢慢实现。
可惜陆遥不在了!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fdhc0-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