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陛下,微臣有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0章 陛下,微臣有罪

 

“朕可以明确告诉你们,最后击杀两位国师弟子的是朕的羽龙卫!

莫爱卿用了计,逼得两位国师弟子分道扬镳,这才能将他们围杀!

朕的羽龙卫没有冒险么?

难道要朕的羽龙卫跟他们一样,死绝了才算死得其所?

那些没出手的人,有何脸面来质疑朝廷质疑朕?

除了那些遗孤,谁在背后蛊惑人心,居心叵测,罪同逆贼!”

赵泰很少一次性说这么多。

康儿说得不错,逆贼不会放过任何中伤朝廷声誉的机会。

只是,他们俩,在无力应对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们的内心或许也己经动摇了,他们或许也有此疑问。

莫云天的安排没有什么问题,那些江湖武者一个个虽忠勇,却鲁莽,从来也只会正面硬撼!

这样的结局自然是惨烈的,然而就此就要将罪责推到用了更好的计谋的羽龙卫身上,何其可笑。

“陛下息怒,两位殿下不知内情,也情有可原!”

梁大酉连忙开口说道。

皇后娘娘和宸妃娘娘都没有说话,陛下在气头上,又是在管教儿子,这个时候她们说哪怕一个字都是在惹陛下的火气,很可能就蔓延到自家儿子身上。

还是等陛下气消了,私下里再与陛下宽心一二。

“去把莫爱卿叫到这来!让他们涨涨见识!”

赵泰余怒未消,冷声说道。

若果真发生了这种事,未必不是追查各地武林分盟中逆贼暗桩线索的机会。

“是,陛下,奴才遵旨!”

梁大酉匆匆去了。

“好了,本是好事,何必生这闷气!

莫卿是个能人,这些琐事交他去办就好了!

安儿和康儿都不小了,你这个岁数的时候,哀家都让你做什么了?

不经事怎能成事?

待会你与莫卿说说,让他们在六扇门地司部历练历练!”

太后娘娘微笑劝道,最后却是提出让两个皇孙都去六扇门地司部历练的事来。

“这,他们去了,怕是会影响六扇门地司部正常运转!”

赵泰有些犹豫!

“他们是去看去学,又不主持什么,能有什么影响?”

“他们这身份?怕是去了,就会有很多不明不白的人靠近了!”

那样的话,危险系数会高很多。

“随身派两个护卫,上值下值都让一品高手暗中护送,能有什么危险?

你不给机会,到时候他们不成事也都怪你自己!”

太后娘娘面色一冷,质问道。

“母后教训得是,稍后便给他们安排!”

赵泰只得应了下来。

没过多久,韩墨的到来打破了这压抑的局面。

“微臣给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宸妃娘娘,两位殿下请安!

陛下,微臣有罪!”

韩墨请安后,首接跪倒在地,开口请罪。

“哦,何罪之有?”

赵泰抿了口茶,这莫云天搞什么鬼?

“陛下,微臣私自接了京都万民的捐赠,如今现银有三十五万两,银票十二万七千两。

现在六扇门地司部门前还有百姓在排队等候捐赠!

微臣未能请示陛下后再做决定,恳请陛下责罚!”

莫云天一开口,众人都是一脸震惊。

这,己经西十多万两了?

这若是充当军饷……

这大赵征战吐蕃,也没见京都百姓这么慷慨解囊啊!

“怎么会有这么多?”

赵泰不由疑问道。

“回禀陛下,城中十六家排的上名号的青楼,捐赠从千两到万两,累计七万二千两。

各大商行合计捐赠十八万九千两。

京都各派合计捐赠八万八千两。其余的都是个人捐赠了。”

其实朝中官员也都捐赠了一些,若是不表示表示,恐怕很快就会被那些文人士子们口诛笔伐了。

不过眼下这个场合,就不单独说了,免得给陛下上眼药!

“爱卿觉得这笔钱,如何用啊?”

赵泰开口问道。

“微臣想听听两位殿下的建议!”

韩墨则是开口问向了两位殿下。

现在看来,陛下是要栽培两位殿下,为立储君做准备了。

“你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无需顾忌,朕不怪责你们便是!”

赵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此银可半数充入军饷,征战吐蕃,靡费良多,正缺这样一笔银子……”

依然是泰王率先发言。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不妥,这笔银子不可轻易挪用,容易为人诟病!”

康王持不同意见。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如果悉数发下去,未必就对这些遗孤好!

这么一笔巨资,平均分摊,到每户之上也有数千两之多,难免会引人觊觎,更容易招杀身之祸。

钱少些或许还不至于惹祸上身!”

泰王也不能偃旗息鼓,这笔钱他自觉暂时挪用对大赵有利,可如何平息风波,却又没有合适的方法。

“嗯,也有些道理!现状是国库也的确需要缓解,全发下去又不妥当。

如此,莫爱卿可有良策?

快赐座,朕赦你无罪!”

赵泰刚才没注意,问向韩墨的时候发现他还跪着,连忙说道。

“谢陛下隆恩!微臣觉得,此忠勇之后,朝廷当妥善安置!

不如将他们请来京都,城中寻一处地方,重建安置!

小半个坊市足以安置妥当。

这置产安家,皆可从这笔银子中出。

每家按人数领取安家银。

如此,宵小之辈也无从觊觎。

这些家眷生活衣食皆可无忧。

国库需要,暂时挪借,充盈时再补回来即可。”

韩墨正觉得任是慈宁宫,这地上的青石也硌得慌,这么一会,膝盖就开始疼了,陛下一说平身,便连忙起身说道。

这是他早就想好的对策,陛下想必是会对这笔银子动心的,如何权衡利弊,也只能如此。

水云帮往南,那里有一些贫苦百姓居住的坊市,正好可以借机改造一番。

只需单独给他们划出一片区域即可。

“康儿,觉得这个办法如何?”

赵泰开口问向一旁的康王。

正要回话的泰王见问的不是自己,也只好收回了刚要迈出去的脚。

“回禀父皇,此计甚妙!儿臣叹服!”

康王没再挑刺了。

他觉得父皇肯定是想动这笔银子的,自己这胳膊拧不过大腿……

“妙在何处,你们讲讲!”

“回禀父皇,儿臣以为,迁他们入京都,朝廷对待忠良之后的态度,逆贼便无法质疑。

每月领安家银,这笔银子细水长流,便有了转圜之处!

即可解军饷之急,又可安众民之心!

莫大人,多谢指点!”

泰王开口说道。

“两位殿下谬赞了!”

韩墨连忙摆手,这种时候,他们俩谁卖好,都不能应,会出大事的。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fdhc0-1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