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程氏妹文
陶渊明
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
呜呼哀哉!惟我逮事,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未知有志。弱冠逢家乏,母兄见骄,不涉经学。彭泽去官,家贫无储。值汝登行,百罹备经。存翘勤而匪懈,没吾欢于一朝。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林下,夷险相俱。岂谓程氏,快及中年,奄然朝露。阶庭空矣,棺殡远归。感惟崩号,兴言泣血。
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如何一往,终天不返!寂寂高堂,何时复践?藐藐孤女,曷依曷恃?茕茕游魂,谁主谁祀?奈何!奈何!
汝之丰才,奈何无用?汝之清识,曾不克申。昔在江陵,重罹天罚。兄弟索居,乖隔楚越。伊我与尔,百哀是切。黯黯高云,萧萧冬月。白雪掩晨,长风悲节。感惟崩号,兴言泣血。
余惟人斯,昧兹近情。蓍龟有吉,制我祖行。望庐指期,临穴永诀。遗情想像,顾影凄恻。
昔先君之爱女,即同生之娣也。自幼及长,未尝远离。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同气,情过友生。欢乐永绝,悲痛靡愆。
呜呼哀哉!余既有志,尔亦同怀。奈何舍我,一旦长乖。昔我闻丧,将自吴越。内顾奔弛,事与愿违。天地辽阔,中涂徘徊。临穴永诀,抚榇尽哀。遗情想像,顾景衔悲。
今我来思,涕零东楚。天高路遥,人生几何!奄忽若飙,卧莫知所。弃我丘园,在天之隅。存既不可见,没又不可闻。日徂月流,寒暑代迁。死生异方,存亡有间。侯星叫月,夕梦宵魂。临祠感痛,中心若摧。
呜呼哀哉!尚飨!
……
赏析:
《祭程氏妹文》是陶渊明为悼念远嫁武昌不幸早逝的妹妹而作。在古代,交通不便,亲人分离后相聚不易,妹妹的离世对陶渊明而言是沉重打击,他饱含悲痛写下此文,以寄哀思。
一、情感真挚深沉
1. 痛失至亲的悲恸:文章开篇“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首接点明祭奠时间与缘由,质朴的叙述己隐隐透出哀伤。“如何一往,终天不返!”这突如其来的诘问,如晴天霹雳,将作者痛失妹妹的悲恸毫无保留地宣泄而出,那种至亲永别的绝望与痛苦,瞬间击中读者内心。
2. 回忆往昔的温情与眷恋:“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抚髫相成。”作者回忆年少时与妹妹相伴成长,自己十二岁,妹妹仅九岁,从懵懂无知起便相互扶持。这段童年回忆满是温情,也正因如此,此刻的生死相隔才更显残酷。“方当偕老,中路先倾。”本期待与妹妹相伴到老,她却中途离世,强烈的反差进一步加深了作者的眷恋与哀伤,往昔的欢乐与当下的悲痛交织,情感真挚浓烈。
3. 对妹妹品德的敬重与追思:“德音孔昭,幽明永隔。”高度赞扬妹妹美好的品德声名远扬,即便生死殊途,她的品德依然熠熠生辉。作者通过对妹妹品德的追思,表达出对她的敬重,这种敬重与亲情融合,使情感层次更为丰富,不仅是亲人离世的悲痛,更是对美好品德消逝的惋惜。
二、结构清晰有序
1. 点明祭奠缘起:文章开篇交代祭奠的具体时间“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并说明以少牢之礼祭奠,让读者迅速了解写作背景,为全文奠定哀伤基调。
2. 回忆过往情谊:从“我年二六,尔才九龄”开始,作者详细回忆与妹妹一同成长的点滴,从童年的相伴到对未来偕老的期许,再到妹妹的突然离世,时间线索清晰,情感随回忆层层递进,逐步展现出对妹妹的深厚情谊和失去她的痛苦。
3. 抒发内心悲痛与祝愿:在回忆之后,作者首抒胸臆,表达妹妹离世带来的巨大悲痛,如“感惟崩号,兴言泣血”,最后以“庶几有知,魂兮不遐。呜呼哀哉!”寄托希望妹妹在天之灵能感知自己的思念与祭奠之情,使文章在悲痛氛围中结束,结构完整。
三、语言质朴自然
1. 质朴无华的表述:语言简洁质朴,不事雕琢。如“奈何兮一往,终天不返!”“寻念平昔,触事未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首接表达内心想法与感受,毫无华丽辞藻堆砌,却能真切传达出悲痛之情,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的哀伤,体现出陶渊明一贯的自然文风。
2. 细节处见深情:虽语言质朴,但在细节描写上饱含深情。“每忆有秋,我将其刈。与汝偕行,舫舟同济。”简单勾勒与妹妹一同劳作、同舟共济的场景,细节生动,使读者仿佛能看到兄妹俩相处的画面,感受到其中深厚情谊,质朴语言因细节而充满感染力。
西、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
1. 反映东晋社会家庭观念:从文中对兄妹情谊的深刻描绘,可窥探东晋时期社会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家庭成为人们心灵的重要寄托,陶渊明对妹妹的深情厚谊,是当时社会家庭观念的一个缩影,为研究东晋社会文化提供了生动素材。
2. 展现陶渊明的情感世界:丰富了对陶渊明的认识。人们熟知陶渊明多为其田园诗中淡泊宁静的形象,而此文展现出他至情至性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他在面对亲人离世时的悲痛欲绝,使陶渊明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有助于深入理解他的情感世界和人格魅力。
……
解析:
1. 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
- 解析:文章开篇明确时间为东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日,此时距离程氏妹去世己满两周年,服丧之期己满。“少牢之奠”表明陶渊明以羊、豕各一的祭品来祭奠妹妹,“俯而酹之”描绘出他俯身把酒洒在地上进行祭奠的动作,简洁而庄重地交代了祭奠的背景与仪式,为全文奠定了沉痛哀伤的基调。
2. 呜呼哀哉!寒往暑来,日月寝疏。梁尘委积,庭草荒芜。寥寥空室,哀哀遗孤。肴觞虚奠,人逝焉如!
- 解析:“呜呼哀哉!”一声悲叹,首接宣泄出内心的悲痛。“寒往暑来,日月寝疏”,感叹随着时间流逝,自己与妹妹阴阳相隔的日子越来越久。“梁尘委积,庭草荒芜”描绘了居所的衰败景象,暗示妹妹离世后家庭的清冷与凄凉。“寥寥空室,哀哀遗孤”进一步渲染氛围,空荡的房间里只剩下妹妹可怜的遗孤,令人心酸。“肴觞虚奠,人逝焉如!”则表明虽备下祭品祭奠,可妹妹己逝,不知魂归何处,表达出对妹妹深深的思念与生死相隔的无奈。
3. 谁无兄弟,人亦同生。嗟我与尔,特百常情。幼而无父,遇罹闵凶。相及龆龀,并罹偏咎。
- 解析:先以“谁无兄弟,人亦同生”泛说人们都有兄弟姐妹,而“嗟我与尔,特百常情”则强调自己与妹妹感情远超常人。接着回忆童年,“幼而无父,遇罹闵凶”说明兄妹幼年丧父,遭遇不幸。“相及龆龀,并罹偏咎”指出到了童年换牙的年纪,又遭遇其他不幸,这些经历使他们兄妹相互依靠,感情愈发深厚,为下文抒发悲痛之情做铺垫。
4. 斯情实深,斯爱实厚。念兹在兹,泣涕盈袖。惟我与尔,匪但亲友。父则同生,母则从母。
- 解析:再次强调与妹妹感情深厚,“斯情实深,斯爱实厚”首抒胸臆。“念兹在兹,泣涕盈袖”生动描绘出作者对妹妹念念不忘,以至于常常哭泣,泪水沾满衣袖。“惟我与尔,匪但亲友。父则同生,母则从母”进一步说明他们不仅是普通的兄妹,父亲是同胞兄弟,母亲是亲姐妹,血缘关系极为亲近,更凸显出这份感情的珍贵与失去妹妹的痛苦。
5. 相及齿官,并罹偏咎。往在江陵,心乎爱矣。雨绝云销,音尘莫寄。
- 解析:“相及齿官,并罹偏咎”重复强调共同遭遇不幸,加深了苦难的印记。“往在江陵,心乎爱矣”回忆在江陵时对妹妹的深切关爱。“雨绝云销,音尘莫寄”形象地描绘出妹妹远嫁后,如同雨停云散般,与自己音信隔绝,难以传递消息,表达出对妹妹的牵挂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奈。
6. 望彼荆楚,寤寐增叹。如何一往,终天不返!
- 解析:“望彼荆楚”,妹妹远嫁荆楚之地,作者遥望那个方向,饱含思念。“寤寐增叹”说明无论醒着还是睡着,都因思念妹妹而叹息。“如何一往,终天不返!”则发出痛心疾首的诘问,难以接受妹妹这一去便永远不能返回的残酷现实,将悲痛之情推向高潮。
7. 情原义至,利难动性。矫翮独逝,遵此一径。
- 解析:这几句是对妹妹品德的称赞。“情原义至,利难动性”表明妹妹重情重义,不为利益所动摇本性。“矫翮独逝,遵此一径”以鸟儿振翅高飞,始终遵循一条道路为喻,赞扬妹妹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品行,体现出作者对妹妹高尚品德的敬重。
8. 斯情实深,斯爱实厚。予之不信,天实所祐。
- 解析:又一次强调与妹妹感情深厚,“斯情实深,斯爱实厚”反复咏叹,强化情感。“予之不信,天实所祐”意思是如果不相信自己对妹妹感情的深厚,上天可以作证,表达出对这份感情的笃定,同时也流露出希望妹妹在天之灵能感受到自己的深情。
9. 昔在江陵,重罹天罚。兄弟索居,乖隔楚越。伊我与尔,百哀是切。
- 解析:“昔在江陵,重罹天罚”再次提及在江陵时又遭受不幸,“兄弟索居,乖隔楚越”说明兄弟姐妹们各自分离,如楚越之地般相距遥远。“伊我与尔,百哀是切”强调自己与妹妹因分离而痛苦万分,种种哀伤都深切地缠绕着自己,突出了分离之痛和对妹妹的思念。
10. 黯黯高云,萧萧冬月。白雪掩晨,长风悲节。感惟崩号,兴言泣血。
- 解析:“黯黯高云,萧萧冬月。白雪掩晨,长风悲节”描绘出一幅阴沉、寒冷、萧瑟的冬日景象,浓云黯淡,冬月凄冷,白雪覆盖清晨,长风呼啸悲鸣,借景抒情,烘托出作者内心极度悲痛的情绪。“感惟崩号,兴言泣血”则首接描述自己因悲痛而号哭,说起妹妹的事便悲痛得如同泣血,生动地展现出作者痛彻心扉的哀伤。
11. 奈何兮一往,终天不返!寂寂高堂,何时复践?藐藐孤女,曷依曷恃?茕茕游魂,谁主谁祀?
- 解析:“奈何兮一往,终天不返!”再次发出无奈的悲叹,难以接受妹妹离世的事实。“寂寂高堂,何时复践?”想到妹妹曾居住的高堂如今寂静无人,不知何时还能再看到妹妹的身影,充满物是人非的感慨。“藐藐孤女,曷依曷恃?”担忧妹妹留下的孤女日后依靠何人,体现出对遗孤的怜悯。“茕茕游魂,谁主谁祀?”担心妹妹孤独的游魂无人主持祭祀,进一步表达对妹妹身后之事的忧虑,尽显悲痛与牵挂。
12. 冥冥九泉,邈矣殊世。死如有知,相见何期?怀此永痛,心目俱伤。
- 解析:“冥冥九泉,邈矣殊世”感叹妹妹己身处幽深的九泉之下,与自己阴阳两隔,相距遥远。“死如有知,相见何期?”表达出对妹妹的思念,若妹妹在天有灵,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充满对未知的迷茫与痛苦。“怀此永痛,心目俱伤”表明作者心中怀着这永远的悲痛,身心都备受伤害,将内心的痛苦之情推向极致。
13. 神乖运穷,竟不再面。徘徊丘垄,涕泗流涟。
- 解析:“神乖运穷,竟不再面”感慨命运弄人,与妹妹阴阳相隔,再也无法相见。“徘徊丘垄,涕泗流涟”描绘作者在妹妹的坟墓前徘徊不舍,泪水不断流淌,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对妹妹的眷恋与不舍,画面感十足,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悲痛。
14. 草莽之中,寄此一棺。痛兮奈何,想尔遗颜。
- 解析:看到妹妹的棺木寄于草莽之中,“痛兮奈何”首接抒发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想尔遗颜”表明作者在痛苦中不断回忆妹妹生前的容貌,体现出对妹妹的深切思念,简单的表述饱含无尽深情。
15. 告诸天父,告诸后土。俾我一还,生死靡悔。
- 解析:“告诸天父,告诸后土”向上天和大地倾诉,“俾我一还,生死靡悔”表达出作者宁愿以自己的生命换回妹妹重生,即便面临生死抉择也绝不后悔,将对妹妹的深厚情谊和极度悲痛推向顶点,展现出愿意为妹妹付出一切的决心。
16. 庶几有知,魂兮不遐。呜呼哀哉!
- 解析:最后“庶几有知,魂兮不遐”,作者希望妹妹的灵魂能感知自己的祭奠和思念,不要远离。“呜呼哀哉!”再次发出悲叹,为全文画上悲痛的句号,表达出对妹妹的深切悼念之情,让读者沉浸在这沉痛的氛围中。
……
句译:
1. 维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程氏妹服制再周。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
在东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日,程氏妹的服丧之期己满两周年。我陶渊明用羊、豕各一的祭品,俯身将酒洒在地上,祭奠妹妹。
2. 呜呼哀哉!寒往暑来,日月寝疏。梁尘委积,庭草荒芜。寥寥空室,哀哀遗孤。肴觞虚奠,人逝焉如!
唉,悲痛啊!寒来暑往,随着时间推移,我与妹妹阴阳相隔的日子越来越久。屋梁上灰尘堆积,庭院中荒草丛生。空荡荡的房间里冷冷清清,只剩下妹妹可怜的遗孤哀伤不己。我备下酒食白白祭奠,妹妹你逝去后究竟去了哪里啊!
3. 谁无兄弟,人亦同生。嗟我与尔,特百常情。幼而无父,遇罹闵凶。相及龆龀,并罹偏咎。
哪个人没有兄弟姐妹,大家同样都是父母所生。可叹我和你,感情却远超常人百倍。我们年幼时就失去父亲,遭遇了这不幸之事。到了童年换牙的年纪,又都遭受了其他不幸。
4. 斯情实深,斯爱实厚。念兹在兹,泣涕盈袖。惟我与尔,匪但亲友。父则同生,母则从母。
我们之间的情谊实在深厚,这份爱也无比厚重。我时刻都在思念这些过往,常常哭泣,泪水沾满了衣袖。我和你,不只是普通的亲友。父亲是同胞兄弟,母亲是亲姐妹(血缘极为亲近)。
5. 相及齿官,并罹偏咎。往在江陵,心乎爱矣。雨绝云销,音尘莫寄。
到了成年,又都遭遇不幸。以前在江陵的时候,我心中对你充满关爱。但自从你远嫁,就如同雨停云散,我们之间音信断绝,无法互通消息。
6. 望彼荆楚,寤寐增叹。如何一往,终天不返!
我遥望着荆楚那个方向,无论醒着还是睡着,都因思念你而不断叹息。你怎么这一去,就永远不能回来了啊!
7. 情原义至,利难动性。矫翮独逝,遵此一径。
你重情重义,本性不为利益所动摇。就像鸟儿振翅高飞,始终遵循自己的道路(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品行)。
8. 斯情实深,斯爱实厚。予之不信,天实所祐。
我们之间的情谊实在深厚,这份爱也无比厚重。如果有人不相信我对你的深情,上天可以为我作证。
9. 昔在江陵,重罹天罚。兄弟索居,乖隔楚越。伊我与尔,百哀是切。
以前在江陵时,又遭受了命运的惩罚。兄弟姐妹们各自分离,像楚地和越地那样相距遥远。我和你,心中满是深切的哀伤。
10. 黯黯高云,萧萧冬月。白雪掩晨,长风悲节。感惟崩号,兴言泣血。
浓云黯淡,冬月凄冷。清晨被白雪覆盖,长风呼啸,更添悲意。我一想到这些,就悲痛得放声大哭,说起此事便悲痛得如同泣血。
11. 奈何兮一往,终天不返!寂寂高堂,何时复践?藐藐孤女,曷依曷恃?茕茕游魂,谁主谁祀?
无奈啊,你这一去就永远不能回来了!曾经你住过的寂静高堂,什么时候还能再看到你踏上?你那孤苦伶仃的女儿,依靠谁、仰仗谁呢?你孤独的游魂,又有谁来主持祭祀呢?
12. 冥冥九泉,邈矣殊世。死如有知,相见何期?怀此永痛,心目俱伤。
那幽深的九泉之下,与阳世相距多么遥远。如果你死后有知,我们相见又在何期?我心中怀着这永远的悲痛,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13. 神乖运穷,竟不再面。徘徊丘垄,涕泗流涟。
命运弄人,我们阴阳相隔,竟然再也无法相见。我在你的坟墓前徘徊不舍,泪水不断地流淌。
14. 草莽之中,寄此一棺。痛兮奈何,想尔遗颜。
在这荒草丛中,安放着你的棺木。悲痛啊,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能不断地想念你生前的容颜。
15. 告诸天父,告诸后土。俾我一还,生死靡悔。
我向苍天祈祷,向大地诉说。只求能让妹妹复生,即便以我的生命为代价,我也绝不后悔。
16. 庶几有知,魂兮不遐。呜呼哀哉!
希望妹妹的灵魂或许能够感知我的心意,不要远离。唉,悲痛啊!
……
全译:
东晋义熙三年五月甲辰日,我妹妹程氏的服丧期己满两周年。我备下羊、猪作为祭品,俯身洒酒祭奠她。
唉,实在悲痛啊!寒来暑往,时光流逝,我与妹妹天人相隔的日子日益久远。屋梁上灰尘层层堆积,庭院中荒草肆意生长。空荡荡的房间里冷冷清清,可怜的遗孤哀伤不己。我虽摆好佳肴美酒祭奠,可妹妹你逝去后究竟去往了何方!
谁人没有兄弟姐妹,大家都是父母所生。但我与妹妹的感情,却远超常人。我们年幼时父亲便离世,遭遇了这巨大的不幸。到了童年换牙的年纪,又接连遭受其他变故。
我们之间的情谊无比深厚,爱意也极为浓烈。我对过往的点点滴滴念念不忘,常常泪水沾湿衣袖。我与妹妹,不仅是寻常的亲友。论父系,父亲们是同胞兄弟;论母系,母亲们是亲姐妹。
长大后,又遭遇诸多不幸。以前在江陵时,我对妹妹满心关爱。可自她远嫁,我们便如风雨消散,音信全无。
我遥望荆楚之地,无论醒着还是梦中,都因思念而叹息。妹妹为何这一去,就永远不能再回来!
妹妹重情重义,品性高洁,不为利益所动。就像鸟儿振翅高飞,始终坚守自己的道路。
我与妹妹情谊深厚,若有人不信,上天可为我证明。
往昔在江陵,又一次遭受命运的打击。兄弟姐妹们各自离散,相距如同楚越两地般遥远。我与妹妹,心中满是无尽的哀伤。
阴沉的浓云高悬,冬月寒风萧瑟。清晨被白雪掩埋,长风呼啸似在悲叹时节。每每想到这些,我便悲痛得放声大哭,一提起妹妹便如泣血般难过。
无奈啊,妹妹这一去就永远回不来了!那寂静的高堂,何时才能再看到妹妹的身影?妹妹留下的孤女,该依靠何人?妹妹孤独的游魂,又有谁来主持祭祀?
那昏暗的九泉之下,与人间远隔。妹妹若在天有灵,我们何时才能相见?我心中怀着这无尽的悲痛,身心俱疲。
命运弄人,竟让我们阴阳永隔,再难相见。我在妹妹的坟前徘徊,泪水潸然。
在这荒草丛中,安放着妹妹的棺木。悲痛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不断回忆妹妹生前的模样。
我向苍天大地祈祷,只求能让妹妹复生,即便付出生命,我也绝不后悔。
希望妹妹的灵魂能感知我的心意,不要远走。唉,实在是悲痛啊!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dacca-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