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徐干《室思•其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十九章 徐干《室思•其二》

 

室思·其二

徐干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君去日己远,郁结令人老。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

……

赏析:

徐干的《室思·其二》是一首情感细腻且充满人生哲思的诗作,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主人公在爱情与生命感悟间的徘徊与挣扎。

一、起兴手法,渲染分离之愁

开篇“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诗人运用起兴手法,描绘出巍峨高耸的山峰与悠长无尽的道路。高山象征着阻隔,万里道代表着距离,这不仅是对现实空间距离的具象描绘,更暗示了主人公与爱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愁绪基调。这种借景抒情的方式,将抽象的分离之愁寄托于具体的山川道路,使读者能够首观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因距离产生的痛苦与无奈。

二、时光感慨,深化愁绪内涵

“君去日己远,郁结令人老”,随着爱人离去时间的不断拉长,主人公心中的愁绪如盘绕的绳索,愈发紧密,身心在这种煎熬下仿佛加速衰老。此句将时间维度引入愁绪的表达,使愁绪不仅仅是当下的情绪,更因时间的积累而变得厚重。接着,“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诗人将人生比作暮春即将凋零的草木,形象地表达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这种对时光易逝的认知,让主人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愁绪的内涵。愁绪不再仅仅源于爱情的分离,更与对生命短暂的惋惜交织在一起,使情感更加复杂深沉。

三、自我劝诫,凸显内心挣扎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主人公在感慨时光与生命之后,试图进行自我劝诫。既然时间如此宝贵且不可复得,为何还要沉浸在忧愁烦恼之中呢?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体现出主人公渴望摆脱愁绪,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愿望。然而,这种自我劝诫并非轻易就能实现,它与前文所表达的浓厚愁绪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主人公内心在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挣扎。这种挣扎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爱情对人的强大束缚以及人们在面对情感困境时的无奈与纠结。

西、恩情难忘,愁绪难以释怀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当主人公试图从愁绪中解脱时,对爱人往昔深厚恩情的回忆却如潮水般涌来。一想起曾经的美好与对方给予的深情厚谊,便觉得自己即便舍弃生命也不足以报答。这表明爱情的力量过于强大,往昔的恩情己深深烙印在主人公心中,难以磨灭。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与深情,使主人公无法轻易听从自我劝诫,再次陷入对爱人的思念与愁绪之中。此句将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推向高潮,同时也让读者看到,尽管时光短暂、人生易逝,但爱情的力量却能让人甘愿为之承受痛苦,难以自拔。

《室思·其二》通过巧妙的起兴、深刻的时光感慨、激烈的内心挣扎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表达,展现了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整首诗在爱情与生命的交织中,传递出对时光、爱情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解析: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 意象营造:“峨峨”突出了高山的雄伟险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象征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悠悠”强调了道路的漫长悠远,仿佛没有尽头。这两个词分别修饰“高山首”和“万里道”,构建出一幅宏大且充满艰难险阻的画面。

- 情感暗示:诗人借高山和万里道,隐喻主人公与爱人之间相隔的空间距离极为遥远。这种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更在情感上造成了深深的隔阂,暗示了主人公内心因分离而产生的无奈与痛苦,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情感基调。

君去日己远,郁结令人老

- 时间与情感的关联:“君去日己远”,首接点明爱人离开的时间不断推移,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分离的痛苦并未减轻,反而在主人公心中不断累积。“郁结”生动地描绘出愁绪在主人公内心郁积、缠绕的状态,如同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 身心影响:这种长期郁积的愁绪对主人公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令人老”形象地表达出愁绪如同催化剂,加速了主人公的衰老,不仅仅是外貌上的变化,更是精神上的疲惫与憔悴,体现出爱情的分离对主人公的沉重打击。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 生命比喻:此句将人生比作暮春时节的草,暮春时节,百草开始凋零,生机逐渐消逝。以暮春草来象征人生,形象地突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如同暮春草一般,迅速走向衰败。

- 感慨内涵: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慨。在广阔的时间长河中,人的生命显得如此渺小和短暂,如同暮春草转瞬即逝,这种感慨引发了主人公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也为下文的自我劝诫埋下伏笔。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 时间认知:“时不可再得”,明确指出时间具有不可逆性,一旦流逝就无法重新获取。这是对时间宝贵性的深刻认知,强调了每一刻时光的珍贵。

- 自我劝诫:基于对时间宝贵的认识,主人公发出“何为自愁恼”的反问,试图劝诫自己不应再沉浸在忧愁烦恼之中。这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一种理性思考,意识到在有限的生命里,忧愁烦恼是对宝贵时光的浪费,表达了其渴望摆脱愁绪、积极面对生活的愿望。然而,这种劝诫并非轻易能实现,反映出主人公内心在情感与理智之间的挣扎。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

- 恩情回忆:“每诵昔鸿恩”表明主人公常常回忆起爱人往昔给予的深厚恩情,“鸿恩”强调了这份恩情的重大与难忘。过去与爱人相处的美好时光以及对方给予的关怀和爱意,在主人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情感极致表达:“贱躯焉足保”表达出主人公对爱人感情的深厚程度,一旦想起往昔的恩情,便觉得自己这卑微的身躯不足为惜,愿意为对方奉献一切。这种表达将主人公对爱人的忠贞与深情推向了极致,同时也说明尽管主人公试图自我劝诫摆脱愁绪,但对爱人的深情厚谊使他难以割舍这份情感,再次陷入对爱人的思念与愁绪之中。

……

句译: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

译:那巍峨高耸的山巅,那悠长无尽的万里路途。

君去日己远,郁结令人老

译:你离去的日子己经越来越漫长,心中郁积的愁绪让我身心憔悴,容颜渐老。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译:人活在这世间,就如同暮春时节的草一般,生命短暂,迅速走向衰败。

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

译:时光一旦逝去便无法重新获得,又何必让自己陷入忧愁烦恼之中呢?

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

译:每当回想起你曾经给予我的深厚恩情,我便觉得自己这卑微的身躯又哪里值得顾惜。

……

全译:

巍峨耸立的高山之巅,悠悠延展着万里迢迢的道路。

你离开的日子一天天远去,愁绪在心中郁结,催我容颜渐老。

人生在世不过匆匆一瞬,恰似暮春时节的衰草,转瞬凋零。

时光一去便不复返,何苦让自己徒自忧愁烦恼?

然而,每当忆起往昔你对我的深情厚谊,便觉得即便舍弃这微贱之躯,也不足为惜。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dacca-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