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秀才入军·其西
嵇康
敛辔遵龙汉,衔策寻木末。
长啸太风中,思我远游客。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悠悠征迈远, 归来安所期 ?
愿为双鸿鹄, 比翼戏清池 。
……
赏析:
《赠秀才入军·其西》是嵇康《赠秀才入军》组诗中的一首,以其独特的笔触,在军旅与亲情的交织中,展现出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独具匠心,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一、情感的深度与层次
开篇的思念之切:“敛辔遵龙汉,衔策寻木末”,诗人紧扣“入军”主题,描绘出自己勒紧缰绳,沿着漫长道路前行,马鞭指向高树之端的画面,勾勒出征途的辽远与艰辛。在此情境下,“长啸太风中,思我远游客”,狂风呼啸中,诗人一声长啸,对远行兄长(秀才)的思念之情喷薄而出。开篇两句,借景与情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空旷、孤寂且饱含思念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途中的无奈与悲伤:“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诗人在行进途中,回望宫阙,目睹飞驰的车马,这一宏大场景让诗人感受到个体在世事洪流中的渺小。“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诗人坐在马鞍上,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长叹落泪,泪水如泉涌。这里将对兄长的思念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紧密相连,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迷茫,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他情感的沉重。
结尾的期许与慰藉:“悠悠征迈远,归来安所期?”诗人发出对兄长归期的无奈之问,征途漫漫,归期渺茫,这一疑问将之前的思念与无奈推向了更深层次。然而,“愿为双鸿鹄,比翼戏清池”,诗人笔锋一转,表达出希望与兄长化作双鸿鹄,在清池边比翼嬉戏的美好愿望。这一结尾,为全诗笼罩的悲伤情绪带来了一抹温暖与慰藉,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相聚、安宁生活的强烈渴望,使情感得到升华。
二、艺术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的精妙运用:整首诗将情与景完美融合。诗中的自然景象与社会场景都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如“太风”不仅描绘了狂风肆虐的自然环境,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的强烈;“宫阙”“飞轩”展现出繁华世事,却与诗人内心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景为情设,情因景生,情景相互映衬,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变化。
丰富意象的表意功能:诗中运用了众多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龙汉”“木末”描绘出征途的遥远与艰难,象征着人生道路的坎坷;“鸿鹄”寓意着自由、美好以及亲密无间的关系,代表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深厚亲情的向往;“清池”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与前文的艰难、无奈形成反差,凸显出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这些意象相互交织,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读者能更首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质朴语言的情感力量:嵇康以质朴简洁的语言表达真挚深沉的情感。整首诗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却通过平实的叙述和描写,如“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悠悠征迈远,归来安所期?”等,将内心的思念、无奈、期许等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这种质朴的语言风格,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仿佛能触摸到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波动。
三、主题意义
《赠秀才入军·其西》通过描写军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围绕对兄长的思念这一主线,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常常面临生离死别与命运的无常,嵇康的这首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不仅反映了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情感挣扎,更引发了人们对亲情、人生理想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对生活的感悟。
……
解析:
敛辔遵龙汉,衔策寻木末
- 解析:“敛辔”意思是收紧缰绳,意味着控制马匹前行,体现出一种有序而谨慎的状态。“遵”即沿着,“龙汉”原指银河,这里借指像银河一样漫长、遥远的道路,形容征途的漫长。“衔策”中“衔”含着,“策”指马鞭,仿佛马含着马鞭,暗示着马匹在马鞭的驱使下前行。“寻木末”的“寻”有寻找之意,“木末”指树梢,这里描绘出诗人驾驭着马匹,沿着漫长的道路,向着远方如同指向树梢般遥远的目标前行。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征途漫漫、前路未知的氛围,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埋下伏笔。
长啸太风中,思我远游客
- 解析:“长啸”是一种发出悠长声音的呼喊,在古代常被文人用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如郁闷、激昂、孤独等。“太风”即大风,狂风呼啸的环境更增添了一种壮阔与悲凉的氛围。在这样的狂风中,诗人忍不住长啸,而内心所思念的是“远游客”,结合组诗背景,这里的“远游客”指的是嵇康的兄长,他离家从军,成为远方的游子。此句通过“长啸”这一强烈的情感宣泄方式,首白地表达出诗人在狂风肆虐的环境中,对远方兄长深深的思念之情。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 解析:“顾瞻”意为回头看、瞻望,诗人在行进途中,回头眺望“宫阙”,宫阙是宫殿的统称,象征着权力、繁华与威严,代表着京都的繁华与国家的核心。“俯仰”描绘出诗人或低头或抬头的动作,“御飞轩”中“御”有驾驭、乘坐之意,“飞轩”指飞驰的车辆,形容车辆行驶速度之快。诗人看到宫阙和飞驰的车辆,这一画面不仅展现出眼前景象的宏大与繁忙,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纷扰,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形成对比,引发诗人对自身处境和兄长命运的思考。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 解析:“据鞍”表明诗人正骑在马鞍上,“长叹息”首接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无奈、痛苦与忧虑,这一声长叹包含了对兄长的担忧、对征途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等复杂情感。“泪下如流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泪水比作流淌的泉水,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泪水失控、源源不断流淌的状态,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己达到极致,再也无法抑制。
悠悠征迈远,归来安所期?
- 解析:“悠悠”形容时间的漫长和空间的遥远,“征迈”指远行、征途,“悠悠征迈远”强调了兄长所踏上的征途漫长无尽头。“归来安所期”则是一个反问句,“安所期”意思是哪里有期望,即不知何时能够归来。诗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深刻地表达出对兄长归期的不确定和深深的担忧,这种对未知的迷茫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思念之情。
愿为双鸿鹄,比翼戏清池
- 解析:“愿为”表达出诗人的美好愿望,“双鸿鹄”中鸿鹄是一种象征着志向远大、自由美好的鸟类,这里诗人希望自己和兄长能化作成双的鸿鹄。“比翼”描绘出两只鸟翅膀挨着翅膀飞行的亲密姿态,“戏清池”则展现出在清澈的池水边嬉戏的欢乐场景。此句描绘出一幅充满温馨、和谐与自由的画面,与前文的艰难征途、无奈悲伤形成鲜明对比,寄托了诗人对与兄长相聚,过上安宁、自由生活的强烈渴望,为全诗的情感发展带来了一丝温暖与希望。
……
句译:
敛辔遵龙汉,衔策寻木末
译:收紧缰绳,沿着如银河般漫长的道路前行,马鞭指向那高耸树梢的远方。
长啸太风中,思我远游客
译:在狂风中放声长啸,心中思念着我那远行在外的亲人。
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译:回头瞻望那巍峨的宫阙,或低头或抬头,看着飞驰而过的车辆。
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
译:骑在马鞍上长久地叹息,泪水如同泉水般流淌而下。
悠悠征迈远,归来安所期?
译:征途漫漫,如此遥远,兄长归来又哪有可期之日呢?
愿为双鸿鹄,比翼戏清池
译:真希望能与兄长化作一双鸿鹄,在清澈的池水边比翼嬉戏。
……
全译:
勒紧缰绳,沿着迢迢长路前行,马鞭指引,向着那树端的方向。
狂风呼啸中,我仰天长啸,思念着我那远行的亲人啊。
回首眺望,宫阙映入眼帘,俯仰之间,车马飞驰如电。
我伏于马鞍,不禁长长叹息,泪水潸然,恰似清泉涌溢。
征程漫漫,无尽又悠长,他归来的日子,又怎能预期?
只愿我俩化作双飞的鸿鹄,在清池之上比翼同戏。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dacca-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