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二章 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愚!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

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是陈琳的代表作之一,以乐府旧题反映社会现实,展现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深刻的社会现实揭示

徭役之苦:诗开篇描绘“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借恶劣的环境,为士卒的悲惨遭遇埋下伏笔。通过士卒与长城吏的对话,“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凸显出官府对筑城工程期限的严苛,不顾士卒死活,强制他们劳作,反映出繁重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身心折磨。

家庭离散:“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以长城的绵长类比百姓苦难的深远,指出大量青壮年被征役,致使家庭破碎,无数妻子独守空闺,深刻揭示了徭役对家庭的破坏,展现出战争徭役给民间带来的凄凉景象。

二、独特的叙事结构与手法

对话叙事:诗歌以对话为主要叙事方式,如士卒与长城吏的冲突性对话,将士卒对徭役的不满与长城吏的冷酷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士卒与妻子的书信往来,细腻地刻画了夫妻间的相互体谅与无奈。这种对话形式使诗歌情节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澜。

层层递进:从开篇对筑城环境的描写,到士卒与长城吏的矛盾,再到夫妻间的书信交流,诗歌情节层层推进,主题不断深化。夫妻书信中的内容,从士卒劝妻子改嫁,到妻子的回应,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徭役对人民生活的全面破坏,使读者对当时社会的苦难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士卒形象:诗中的士卒既是被压迫的劳动者,又是充满温情的丈夫。他对筑城徭役充满愤慨,发出“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的呼喊,展现出其反抗精神;同时,他体谅妻子,写信劝其改嫁,又体现出他对妻子的关爱与无奈,使这一人物形象立体

妻子形象:妻子的回信则展现出她的忠贞与坚韧。面对丈夫的劝离,她责备丈夫“君今出语一何愚”,表明自己愿与丈夫共患难,“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体现出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在苦难面前的坚定态度。

西、质朴真挚的语言风格

质朴简洁:诗歌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易懂,如“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如同日常对话,简洁明了地传达出人物的情感与想法,毫无雕琢痕迹,却能首击人心。

情感真挚:无论是士卒对徭役的不满,还是夫妻间的相互牵挂,都通过质朴的语言表达得真挚动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使读者能够跨越时空,感受到当时人们所承受的痛苦与无奈,引发强烈的共鸣。

……

解析: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解析:开篇描绘出一幅塞外苦寒的场景。“饮马”点明士卒的行为,在长城边的泉窟给马饮水。“水寒伤马骨”极言水的寒冷程度,连马骨都仿佛被冻伤,借马所遭受的寒冷,侧面烘托出士卒所处环境的恶劣,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暗示了士卒在这样的环境下服苦役的艰辛。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解析:“往谓”表明士卒走向长城吏并与之交谈。“慎莫稽留太原卒”,是太原籍士卒对长城吏发出的请求,“慎莫”带有强烈的祈使语气,士卒希望长城吏不要耽搁他们这些太原士卒的归期,体现出士卒对早日结束徭役、回归家乡的渴望。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解析:这是长城吏的回应。“官作”指官府安排的筑城工程,“自有程”强调工程有既定的期限,必须按时完成,这是长城吏不顾士卒诉求的理由。“举筑谐汝声”,“举筑”是指举起夯土的工具劳作,“谐汝声”要求士卒们齐声唱着夯土的号子干活,表现出长城吏对士卒的冷酷无情,只注重工程进度,丝毫不体谅士卒的辛苦与归心。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解析:此句为士卒对长城吏回应的激愤之语。“宁当”表示宁愿,“格斗死”体现出男儿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壮烈牺牲的情景,在士卒心中,这是一种相对壮烈的死法。“何能”表达强烈的反问,“怫郁”形容内心的愤懑、抑郁,士卒认为与其在这种压抑、痛苦的状态下筑长城,宁愿在战场上拼搏至死,深刻地反映出士卒对筑城这种非战斗性苦役的极度不满与反抗情绪。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解析:“何连连”以感叹的语气强调长城的绵延不断,“连连三千里”则用具体的数字,极言长城之长。通过对长城绵长的描写,一方面展现出筑城工程的浩大,另一方面暗示着无数像太原士卒这样的百姓,被征调至此服无尽的徭役,突出了徭役的繁重与百姓苦难的深远。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解析:“边城”指长城一带的边境地区,“多健少”表明大量的青壮年男子被征发到这里服徭役。“内舍”指代家中,“多寡妇”则说明由于丈夫长期在外服役,生死未卜,许多妻子实际上过着守寡般的生活。这两句诗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徭役对百姓家庭造成的巨大破坏,无数家庭因此离散,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悲惨现实。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解析:“作书”即写信,士卒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给家中的妻子写信。“便嫁莫留住”,士卒体谅妻子独自在家的艰难,劝她改嫁,不要为自己守着。“善事新姑嫜”叮嘱妻子改嫁后要好好侍奉新的公婆,体现出士卒的善良与对妻子的关心。“时时念我故夫子”,又流露出士卒对妻子的不舍,希望她偶尔能想起自己这个旧日的丈夫,展现出士卒复杂而无奈的心情。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愚!’

解析:“报书”指妻子给士卒的回信。“君今出语一何愚”,“一何愚”以强烈的语气责备丈夫说出的话太过愚蠢,表明妻子对丈夫劝她改嫁的不认同,体现出妻子对丈夫感情的忠贞,也反映出她对丈夫这种自我牺牲式想法的嗔怪。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解析:妻子在信中进一步解释自己的想法,“身在祸难中”表明妻子深知丈夫身处服徭役的艰难困境,随时可能遭遇危险。“何为稽留他家子”反问丈夫,自己怎么能因为丈夫的处境艰难,就耽误其他男子的婚姻,即不会轻易改嫁,体现出妻子坚守婚姻的决心,以及对丈夫的深情厚意。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解析:“生男慎莫举”,“举”有养育之意,意思是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养育,“生女哺用脯”,“脯”指干肉,即生了女孩要用干肉好好喂养。这两句诗是妻子对当时社会现实极度悲愤的表达,因为在徭役繁重的情况下,男子大多被征去服苦役,最终死于非命,所以妻子认为生男孩不如生女孩,反映出战争徭役对社会生育观念的扭曲,深刻地控诉了徭役制度的罪恶。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解析:妻子以反问的形式提醒丈夫,难道没看到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互支撑堆积吗?“相撑拄”形象地描绘出长城下死者众多,骸骨堆积如山的凄惨景象,这是对战争徭役致使大量百姓死亡的首观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徭役的残酷,表达出妻子对这种社会现实的悲痛与愤怒。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解析:“结发”指女子成婚,“行事君”表示从此侍奉丈夫,妻子表明自结婚以来,就一心侍奉丈夫。“慊慊心意关”,“慊慊”形容内心的诚挚、关切,体现出妻子对丈夫的感情深厚,心意始终牵挂着丈夫,突出了夫妻之间的深情。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解析:“明知边地苦”表明妻子深知丈夫在边地服徭役的艰难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妻子反问自己,怎能在丈夫身处苦难之时,独自保全自己,再次表明妻子对丈夫的忠贞不渝,愿意与丈夫共患难,生死相依,深化了夫妻之间的情感,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在战争徭役逼迫下的无奈与悲哀。

……

句译: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译:在长城边的泉窟给马饮水,水寒刺骨,似乎都要冻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译:(我)前去对监管筑城的官吏说:“千万不要耽搁我们这些太原的士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译:(官吏回答)“官府的工程有规定的期限,举起夯土工具,和着号子干活!”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译:(士卒回应)“男子汉宁愿在战场上战斗而死,怎能怀着郁闷的心情修筑长城呢?”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译:长城是多么的绵延不断啊,连续不断足有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译:边境城堡里大多是年轻力壮的男子,而家中则大多是独守空闺的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译:(士卒)写信给家中的妻子说:“你就改嫁吧,不要为我守着了。好好侍奉新的公婆,偶尔也想想我这个旧日的丈夫!”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愚!’

译:(妻子)回信到边境说:“你如今说的话多么愚蠢啊!”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译:“你身处祸难之中,我怎么能因为你而耽误别人家的男子呢?”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译:“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养育,生了女孩要用干肉好好喂养。”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译:“你难道没看见长城下面,死人的骸骨相互支撑堆积吗?”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译:“自从结婚就一心侍奉你,心中始终诚挚地牵挂着你。”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译:“明明知道你在边地受苦,我又怎能独自长久地保全自己呢?”

……

全译:

在长城脚下的泉窟旁让马饮水,水冷彻骨,似乎连马骨都要被冻伤。

我前去对监管筑城的官吏恳请:“请千万别耽搁我们这些太原士卒的归期!”

官吏却回应道:“官府的工程自有期限,你们举起夯土工具,整齐唱着号子干活!”

我愤懑地说:“男子汉宁愿在战场上奋勇拼杀而死,怎能憋闷地在这里修筑长城?”

长城啊,是如此的绵延不断,横亘千里,无尽头。

这边城之中,大多是我们这些被征来的青壮年,而家乡的家中,却剩下众多独守空闺的寡妇。

于是我写信给家中的妻子:“你就改嫁吧,别再为我守着了。要好好侍奉新的公婆,也望你偶尔能念起我这个旧日的丈夫。”

妻子的回信辗转到了边地,信中写道:“你如今说出的话,实在是愚蠢至极!”

“你深陷祸难之中,我又怎会因为你而耽误别家男子,选择改嫁?”

“如今这世道,生了男孩可千万别养育,生了女孩要用肉干精心哺养。”

“你难道没看到长城之下,死人的骸骨堆积如山,相互支撑?”

“自从与你成婚,我便一心侍奉你,心中满是对你的深切牵挂。”

“我明知你在边地受苦,又怎能独自长久地保全自己,弃你而去?”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dacca-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