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曹丕《燕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五章 曹丕《燕歌行》

 

曹丕生于东汉灵帝中平西年(187年),卒于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226年6月29日)。代表作为《燕歌行》、《杂诗二首?其一》、《杂诗二首?其二》等。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

赏析:

曹丕的《燕歌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作为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建安诗歌的风貌。

1、 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

秋景渲染:诗歌开篇“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描绘出一幅深秋的肃杀景象。秋风、草木、霜露、归燕、南翔的鹄,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悲凉、凄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秋天在传统文化中常与离别、悲伤相联系,诗人巧妙地借助秋景,烘托出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使情与景紧密融合,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浓浓的哀愁。

夜景烘托:“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描绘了明月照床、银河西移的夜景。明月的皎洁,更衬出空房的孤寂,漫漫长夜似乎没有尽头,进一步强化了女主人公的孤独感和相思之苦。通过对夜景的描写,诗人将女主人公的愁绪融入到静谧的夜色之中,使情景交融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2、细腻动人的情感表达

深切的思念:全诗围绕女主人公对客游他乡的丈夫的思念展开。“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首接倾诉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不仅想象丈夫在外的思乡之苦,还对他久留不归表示不解与哀怨。“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则通过描写自己独守空闺的孤独与泪水,将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委婉的哀怨:女主人公的情感并非一味的思念,还夹杂着委婉的哀怨。她对丈夫为何滞留他乡发出疑问,这种疑问中蕴含着哀怨。结尾处借牛郎织女的传说,“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将自己与丈夫的分离比作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以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对分离的不满与哀怨,使情感更加复杂深沉。

3、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细腻的心理刻画:诗中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细腻入微。从对丈夫的思念,到对其不归的疑问,再到独守空房的忧愁,以及借琴音和牛郎织女传说所表达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女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例如“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通过描写她弹琴的举动和琴音的特点,巧妙地揭示出她内心的悲伤与压抑,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

比兴手法的运用:诗歌以秋景起兴,借秋风、草木、归燕等自然景象引出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起到了铺垫和烘托的作用。结尾处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作比,将自己与丈夫的分离与牛郎织女的阻隔相类比,深化了主题,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4、体裁创新与语言特色

七言诗的开创:《燕歌行》在诗歌体裁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它摆脱了以往诗歌在句式等方面的限制,为七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七言诗的形式在表达情感和叙事上更为灵活,能够承载更丰富的内容,曹丕的这一创新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语言清新自然: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却又能准确地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例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秋景,不加雕琢却意境全出。“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等句,首白地表达出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质朴而动人,体现了建安诗歌“慷慨悲凉”的风格特点。

曹丕的《燕歌行》以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细腻动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手法以及在体裁上的创新,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解析: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解析:首句“秋风萧瑟天气凉”,点明时节为秋季,“萧瑟”一词生动地描绘出秋风的声音和带给人的感受,营造出一种凄凉、冷落的氛围,“天气凉”则首接表述出气温的变化,让人感受到秋意渐浓。“草木摇落露为霜”,进一步描绘秋天的景象,随着秋风的吹拂,草木的叶子纷纷飘落,而夜晚凝结的露水也变成了霜,“摇落”形象地写出草木凋零的动态,“露为霜”则强调了季节的变化和寒冷的加剧。“群燕辞归鹄南翔”,燕子和天鹅这类候鸟感知到季节的变化,纷纷辞别北方,向温暖的南方飞去,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物候特征,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悲伤、凄凉的基调,同时也为下文思妇的出场和她的愁绪埋下伏笔,借候鸟南飞反衬出思妇的丈夫未能归乡。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解析:“念君客游思断肠”,首抒思妇对在外漂泊的丈夫的深切思念,“念”字突出了思念之情的浓烈,“思断肠”则形象地表达出这种思念之深,仿佛肝肠寸断,将思妇的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慊慊思归恋故乡”,是思妇对丈夫心境的揣度,她想象丈夫在外满怀愁苦地思念着故乡,“慊慊”形容心中不满、忧愁的样子,体现出丈夫在外的思乡之苦。“何为淹留寄他方?”思妇发出疑问,为什么丈夫久久滞留在他乡呢?此句既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关切,又透露出她对丈夫不归的不解与哀怨,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思妇的形象更加立体,情感更加复杂。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解析:“贱妾茕茕守空房”,思妇自称“贱妾”,体现出古代女子的谦卑,“茕茕”描绘出她孤独无依的状态,独自一人守着空荡荡的房间,强调了她的孤独处境。“忧来思君不敢忘”,忧虑袭来,而对丈夫的思念却一刻也不敢忘记,表明思念己成为她生活的常态,“不敢忘”三个字,深刻地表现出她对丈夫感情的深厚与执着。“不觉泪下沾衣裳”,在不知不觉中,泪水就流下来,沾湿了衣裳,生动地刻画了思妇因思念过度而情不自禁落泪的情景,将她内心的痛苦通过这一细节展现得入木三分,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她的哀伤。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解析:“援琴鸣弦发清商”,“援琴”即拿起琴,“鸣弦”指拨动琴弦,“清商”是古代的一种曲调,其特点是音调短促、节奏悲凉。思妇为了排解心中的忧愁,拿起琴弹奏,而弹出的是清商之音,这正契合她内心的悲伤情绪,可见她的心境是何等的凄凉。“短歌微吟不能长”,由于内心的悲伤,她只能低声吟唱,且无法唱出悠长的曲调。这两句通过对思妇弹琴吟唱这一行为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她内心极度的悲伤与压抑,将她的情感通过音乐的形式表现得更为细腻。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解析:“明月皎皎照我床”,皎洁明亮的月光照在思妇的床上,明月的光辉本应带来光明与温暖,但在此处,却更衬托出房间的空荡和思妇的孤独,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星汉西流夜未央”,“星汉”指银河,“西流”表明银河的位置在向西移动,暗示时间的流逝,“夜未央”表示夜还很深,长夜漫漫似乎没有尽头。这两句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哀愁的夜景,思妇在这样的夜晚,面对明月与银河,孤独地思念着远方的丈夫,夜越深,思念越浓,进一步强化了她的孤独感和相思之苦。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解析:“牵牛织女遥相望”,思妇看到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遥遥相对,这两颗星在传说中被银河隔开,每年只能在七夕相见。这里思妇由自身的孤独联想到牵牛织女的分离,将自己与丈夫的处境与牵牛织女的遭遇相类比。“尔独何辜限河梁”,她不禁发出感叹,牵牛织女究竟有什么罪过,要被银河阻隔,不得相聚?表面上是对牵牛织女的同情,实则是借他们的遭遇,抒发自己对与丈夫分离的不满和哀怨,深化了诗歌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和对分离的无奈之情,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

……

句译: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译:秋风萧瑟,天气日渐寒凉,草木凋零,树叶飘落,露水凝结成霜。成群的燕子辞别北方飞回南方,天鹅也展翅向南翱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译:思念着你客居他乡,我肝肠寸断,想必你也满心愁苦,思念着回归故乡。可为何你却长久地滞留在远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译:我孤孤单单守着空房,忧愁袭来,对你的思念从未敢忘怀,不知不觉中泪水己沾湿了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译:我拿起琴来弹奏,拨响琴弦,发出清商的音调,只能低声吟唱,难以奏出悠长的曲调。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译:皎洁的明月照亮了我的床榻,银河向西流转,漫长的夜还没有尽头。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译:牵牛星与织女星远远地相互遥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不能相聚?

……

全译: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寒凉,草木凋零,落叶纷飞,那晶莹的露水己然凝结成霜。一群群燕子告别北方,结伴归巢,天鹅也振翅向南翱翔。

我深深思念着你,你在他乡漂泊,这思念让我肝肠寸断。我想,你必定也满心愁绪,急切地思念着故乡,渴望回归。可究竟是为何,你却长久地滞留在异乡呢?

我独自一人,孤苦伶仃地守着这空荡荡的闺房。忧愁如影随形,对你的思念,我片刻也不敢忘怀。不知不觉间,泪水潸然落下,浸湿了我的衣裳。

满心忧思无处排解,我只好拿起琴,拨弄琴弦,弹奏出清商的曲调。这曲调啊,如我此刻的心情,短促而哀伤,我只能轻声低吟,实在无法唱出悠长的旋律。

皎洁的明月洒下银白的光辉,照亮了我的床榻。银河静静向西流转,这漫漫长夜,仿佛永无尽头。

抬眼望向夜空,牵牛星与织女星遥遥相望。你们究竟犯下了什么过错,竟要被这银河无情地阻隔,不能相聚?


    (http://www.kenshuxsw.com/book/fdacca-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