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渐浓的备战气息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9章 渐浓的备战气息

 

新学期开始后的几周,我深切体会到了杨老师所说的“难度提升”和“知识点密集”的含义。尤其是物理课,电磁学部分的内容如同一个巨大的迷宫,充满了各种需要精确辨析的左右手定则和方向判断。我常常在课后对着笔记和课本,反复琢磨老师讲过的例题,试图理清那些交织在一起的电场线和磁感线。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我调整了自己的学习节奏。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趁着记忆还算清晰,把当天物理课的重点内容重新梳理一遍,标出依旧存疑的地方。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题目,我会先自己钻研一段时间,如果实在没有头绪,便会在课间或者放学后,鼓起勇气向物理老师请教,或者和文静讨论。文静总是很耐心地听完我的问题,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的思维误区,再引导我一步步找到正确的解题路径。

孟梦在物理学习上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我们便约定,每天晚自习的前半个小时,一起梳理当天的物理知识点,互相提问,共同探讨解题思路。林晓月虽然对物理依旧有些头疼,但看到我和孟梦这么努力,也偶尔会凑过来听我们讨论,希望能从中汲取一些“灵感”。

新手机在这个过程中也意外地派上了些用场。它的浏览器功能虽然简单,但也能查到一些对物理概念的文字解释,或者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梳理。更多的时候,我是用QQ和孟梦或者文静讨论题目。把题目用文字描述出来,或者把自己的解题步骤发过去,等待对方的回复和指点,这种新的交流方式虽然不如当面讨论首接,却也给了我更多独立思考和整理思路的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肉眼可见地变得更加浓厚。课间嬉笑打闹的声音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声讨论题目或者埋头做题的身影。讲台上各科老师的表情也愈发严肃,他们开始频繁地提及明年“初西”的紧张程度,以及现在打好基础的重要性。这种“备战初西”的无形压力,像一张渐渐收紧的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就在我们逐渐适应了这种快节奏和高强度的学习氛围时,一次突如其来的物理小测,却给了包括我在内的不少同学一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

那是一堂普通的物理课,老师在讲解完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后,忽然说:“下面我们用十五分钟时间,做几道练习题,检验一下大家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我们都有些措手不及。试卷发下来,只有三道选择题和一道计算题,但每一道题都隐藏着不少“陷阱”。我努力回忆着老师刚刚讲解的内容,小心翼翼地审题、计算。然而,当收卷铃声响起,我看着自己试卷上那道还没来得及完成的计算题,心里咯噔一下。

第二天,物理老师抱着批改好的试卷走进教室,脸色有些凝重。“这次小测的成绩,非常不理想。”她的目光扫过全班,“很多同学对基础概念的理解还很模糊,知识点运用也不够灵活。尤其是最后那道计算题,全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完全做对。”

我的心沉了下去。发下试卷,一个鲜红的“72分”刺痛了我的眼睛。选择题错了一道,计算题也因为步骤不完整而被扣了不少分。这个分数,在高手如云的班级里,显得那样不起眼,甚至有些难堪。

林晓月也耷拉着脑袋,小声对我说:“我才六十多分,选择题错了一半。”孟梦的脸色也不太好,显然成绩也不尽如人意。连一向沉稳的文静,眉头也微微蹙着,似乎对自己的表现也不甚满意。

这次小测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我们因为开学初期取得一些小小进步而产生的些许松懈。它清晰地提醒我们,初三下学期的知识难度远超以往,而我们距离真正掌握这些知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现在不付出加倍的努力,那么到了初西,我们又凭什么去应对更严峻的挑战呢?

晚自习的时候,教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同学们脸上的表情都比往日凝重了许多。我看着物理试卷上那些红叉,深吸一口气,在错题旁边仔仔细细地写下正确的解题步骤和自己的反思。

“夏初,别太难过了。”孟梦递过来一张小纸条,“我们一起加油,下次肯定能考好。”

我抬起头,对她露出一个有些勉强的微笑,点了点头。

这次小小的挫折,并没有让我气馁,反而激起了我更强的斗志。我们开始更频繁地聚在一起讨论问题,向老师请教的次数也更多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在下一次的考验中证明自己。

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对即将到来的“初西”也有了更具体的想象。它不再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概念,而是伴随着一次次攻克难题的艰辛、一次次成绩起伏的考验,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些许担忧,在我们心中逐渐勾勒出的清晰图景。我们知道,那将是更加辛苦、更加需要毅力的一年,但我们,也必须为此做好万全的准备。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9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