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西下午,小组再次聚集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前。经过前两天的努力,黑板报的主体己经完成,只剩下一些最后的修饰工作。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味道,也有一丝即将大功告成的轻松和期待。
杜鹃拿来了一小瓶亮晶晶的金色和银色粉末,还有一瓶稀释过的胶水。“我们把标题和一些花边用金粉银粉描一下吧?这样会更亮眼。”这是她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学来的“秘诀”。
“好啊好啊!”刘浩第一个表示赞成,他对这种亮闪闪的东西最感兴趣。
夏初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大家分工合作,杜鹃负责调和胶水和亮粉的比例,夏初和刘浩小心翼翼地用小刷子蘸着,沿着己经写好的标题和花边进行描摹。这是一项细致活,需要屏气凝神,连平时最毛躁的刘浩都难得地安静下来,眼神专注地盯着自己手下的刷子。
季川则在给他的画做最后的调整。他用一块软布轻轻擦去画面上多余的粉笔灰,又用极细的白色粉笔在高光处提亮,让那几棵小树和蜗牛显得更加立体生动。他做这些的时候,神情依旧是那么平静而专注。
夏初一边描着金边,一边忍不住又看了看季川的画。她觉得那幅画有一种特别的魔力,明明只是普通的粉笔,却被他画出了水彩画一般清透宁静的感觉。真好看。
终于,最后一笔描完,最后一点细节调整好。杜鹃首起腰,退后几步,招呼大家:“好了,都过来看看!”
夏初、刘浩、季川都放下了手中的东西,站成一排,抬头看向他们共同完成的作品。
墨绿色的黑板上,色彩丰富而不杂乱。左边是夏初工整秀丽的诗歌和用彩色花边精心围绕的版块;右边是刘浩虽然不算顶尖但也算清楚的“六一寄语”和活动通知;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占据了右下角大片区域的那幅画——几棵生机勃勃的小树下,一只可爱的蜗牛正在悠闲地散步,旁边还有几朵点缀的小野花,整个画面清新又充满童趣,和上方用金银两色描摹的标题“快乐童年,飞翔梦想”相得益彰。
整个黑板报看起来满满当当,既有文字的内涵,又有绘画的意趣,还有孩子们用心思点缀的闪亮细节,透着一股认真又稚拙的美感。
“哇……还挺好看的嘛!”刘浩摸着下巴,第一个发出赞叹,随即又指着自己的部分,“看我这字,写得多有力!”然后又斜眼看了看季川的画,“嗯……那画儿也还行。”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佩服。
杜鹃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点了点头:“嗯,不错,大家这几天都辛苦了。”
夏初看着眼前的成果,心里充满了喜悦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这是他们小组一起努力完成的,从最初的争执,到后来的磨合,再到现在的圆满,过程虽然有点波折,但结果却是这样令人开心。
季川也默默地看着黑板,他的目光在自己的画上停留了片刻,又扫过夏初和刘浩的字迹,最后落在那闪闪发光的标题上。他的嘴角似乎向上弯了一下,但弧度小得几乎看不见,很快就消失了。
这时,班主任王老师走了过来。她大概是听说了黑板报快完成了,特意过来看看。“同学们辛苦啦!让我看看你们的作品。”
王老师站在黑板前,仔细地看了看,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真不错!内容很丰富,排版也清晰,特别是这幅画,画得真有灵气!”她看向季川,“季川同学画的吧?真棒!”
季川被点名表扬,只是几不可查地低了低头,没说话。
“大家都有功劳!”夏初连忙补充道,“是大家一起努力完成的!”
“对对对,”王老师笑着点头,“小组合作最重要!看到你们能一起努力,做出这么好的作品,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期黑板报评比,你们肯定能拿奖!”
得到老师的肯定,大家都挺开心的。连日来的辛苦,好像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最后是彻底的打扫。扫地、擦桌子、洗抹布、整理粉笔……大家一起动手,效率很高。
收拾完毕,夕阳己经染红了半边天。大家互相道别,三三两两地离开了教室。
夏初背着书包走出校门,今天没有再下意识地寻找那个身影。昨天的那段同行,像暮色里一个安静的梦,醒来后,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但她知道,有些东西,好像又确实有了一点点不一样。比如,她知道了季川不仅画画好,还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默默递过来一支粉笔;比如,她知道了刘浩虽然咋咋呼呼,但认真起来也能写好字;比如,她知道了,只要好好沟通,大家一起努力,就能完成一件看起来很难的事情。
这块凝聚了他们心血的黑板,还有那些一起忙碌的午后时光,像夏日里悄然融化的冰块,无声无息地,似乎拉近了某些原本疏远的距离。至于那些距离最终会走向何方,对于九岁的夏初来说,还是一个太过遥远的问题。她现在想的,只是明天可以看到这漂亮的黑板报被更多人看到,心里就充满了简单的、纯粹的快乐。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