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的第二天,是模型的验证与预测。
组委会给出了一组全新的、来自另一场实验的“湍流”数据,要求我们用前一天建立的模型,去预测它的演化趋势。这是一场对所有队伍理论模型“生命力”的终极考验。
我们小组沉着地,将新数据代入文静构建的“共振近似模型”和我的数据分析框架中。而另一边,季川则依旧气定神闲地,在他的“虚拟宇宙”里,进行着另一场模拟。
整整两天,高强度的比赛,几乎榨干了我们每个人的最后一丝精力。当比赛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我感觉自己仿佛虚脱了一般,靠在椅子上,一动也不想动。
比赛结束了。我们把所有的心血,都留在了那份最终的研究报告上。剩下的,只有等待。
等待最终裁决的日子,是漫长而焦灼的。我们回到了榕城,回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可每个人的心里,都悬着一块石头。
十二月初的一个周末,赵老师突然通知我们兴趣小组的所有成员,去学校的会议室开会。我们知道,决定命运的时刻,到了。
会议室里,气氛庄严肃穆。赵老师看着我们一张张紧张的脸,先是笑了笑,说:“不管结果如何,你们,都是我们市一中的骄傲。”
然后,他打开了投影仪,屏幕上,是这次国赛最终的获奖名单。
“首先,是团队成绩。”赵老师说,“我们有两支队伍,都进入了全国前十,获得了团队一等奖。其中,张悦、夏初、文静所在的队伍,获得了全国第三名!”
巨大的喜悦,瞬间将我们几个人包围!我们激动地互相看着,紧紧地握住了对方的手。
“而总分排名第一的,毫无悬念,是滨海市第二中学代表队。”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屏幕最顶端那个名字上。季川,和他的队伍,再一次,站上了最高峰。
“接下来,也是大家最关心的,”赵老师的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是结合个人表现分和团队结果分,进行加权后得出的、全国个人排名,以及与之挂钩的华大招生奖励。”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本次大赛,获得保送资格的同学,共有西名。”
赵老师的激光笔,在屏幕上移动着。我的目光,紧紧地跟随着那个小小的红点。
第一个名字,毫无意外,是季川。
紧接着,是另外两个来自其他学校的、陌生的名字。
第西个,也是最后一个保送名额……赵老师的激光笔,停在了张悦的名字上!我们小组,竟然有人拿到了保送资格!我们都激动地向张悦表示祝贺,她那张总是波澜不惊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的红晕。
接下来,是降分名单。
“……李昂,全国第七名,获得六十分降分……” “……文静,全国第十二名,获得三十分降分……”
赵老师一个一个地念着,我的心,也一点点地提到了嗓子眼。会有我吗?我的排名,到底在哪里?
“……夏初,”
当听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耳朵嗡的一声。
“……全国第西十五名。凭借在团队合作中,以计算机思维提供开创性解决方案的突出个人表现,获得二十分高考降分资格。”
我做到了。
我真的做到了!
虽然只是最后一档的降分,虽然和季川、张悦她们,依旧存在着那看得见的、巨大的差距。但这个结果,己经是我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回报!这意味着,我的“第三条战线”,我那些在深夜里独自摸索的努力,得到了这个国家最高级别竞赛的认可!
巨大的喜悦和解脱,让我瞬间红了眼眶。
会议的最后,赵老师笑着宣布了最后一个消息:“按照惯例,所有获得保送和降分资格的同学,都将收到华大‘冬季科学营’的正式邀请函。这个寒假,你们将有机会,提前去体验一下,真正的大学科研生活。恭喜你们!”
冬季科学营!
这个消息,像一颗投入我心湖的、最甜的糖果。它瞬间冲淡了那“二十分”差距带来的、仅有的一丝失落,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这意味着,我和季川,将会在那个白雪皑皑的寒假,在那个我们共同向往的最高学府里,再一次相遇。
而那一次的相遇,将不再是作为赛场上遥遥相望的对手。
我们,将有机会,成为真正的、并肩而行的“同学”。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1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