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市一中的初印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2章 市一中的初印象

 

收到市一中录取通知书后的那个暑假,过得既轻松又充实。轻松的是,我终于可以暂时卸下中考那沉重的枷锁;充实的是,对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一丝丝的紧张,并为此做着各种准备。

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场,按照学校的要求购买了新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看着购物篮里那些崭新的笔记本、不同颜色的水笔,以及即将陪伴我三年的深蓝色校服,我对那个被称作“市一中”的地方,有了更真切的向往。我也常常会登录市一中的校园网站,浏览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安排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的介绍,试图提前熟悉那个我即将融入的新环境。

九月一日,开学的日子终于到来。

爸爸妈妈坚持要送我到学校。市一中的校门比我们初中要气派得多,门口那块刻着校名和校训的巨大石碑,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庄重而肃穆。校园里绿树成荫,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一栋栋建筑错落有致,处处都透着一所重点高中应有的底蕴和气派。

我和孟梦很幸运地被分在了同一个班——高一(七)班。在公告栏前找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我们都激动地抱在了一起。能在这样一个陌生的新环境里,有熟悉的好友相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慰藉。

我们按照指示牌找到了教室。教室宽敞明亮,里面的同学大多是陌生的面孔,他们来自榕城各个不同的初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相似的好奇、兴奋与拘谨。我悄悄打量着这些未来的新同学,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显得自信而从容,眉宇间透着一股我们初中时少见的锐气。我忽然意识到,能考进市一中的,都是各个初中的佼佼者,这里的竞争,将比初中时更加激烈。

开学第一天,是各种流程性的事务——报到,领新书,打扫卫生,以及班主任的第一次班会。我们的新班主任是一位看起来三十多岁,戴着眼镜,气质温和的女老师,姓林,教语文。她没有像杨老师那样在开学伊始就给我们施加巨大的压力,而是用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方式,欢迎我们的到来,并简单介绍了高中学习与初中的不同之处。

下午,我和孟梦在QQ上收到了林晓月的消息,她兴奋地分享着她在市三中的新见闻,说她们的校服很好看,学校的艺术氛围也很浓厚。我们互相交流着在新学校的第一天感受,也彼此加油打气,约定周末再好好聚一聚。虽然不在同一所学校了,但我们的友谊,似乎并未因此而改变。

然而,高中学习真正的挑战,在第二天的第一堂数学课上,才正式拉开序幕。

高一的数学老师是一位五十多岁,头发有些花白,表情严肃的男老师。他走进教室,没有一句多余的开场白,首接开始讲解集合与函数的概念。他的讲课方式与我之前遇到的所有老师都不同,语速极快,逻辑性极强,而且充满了各种抽象的概念和符号。他常常会从一个看似简单的定义,迅速延伸到各种复杂的变式和应用,中间几乎没有过渡。

我努力地集中精神,手中的笔飞快地记录着,但大脑却有些跟不上他跳跃式的思维。很多在初中看来理所当然的结论,到了高中,却需要用更严谨的逻辑去重新证明。一堂课下来,我感觉自己像是被强行灌输了大量信息,头昏脑涨,笔记也记得有些杂乱无章。

下课后,我转头看向孟梦,发现她的表情也有些凝重。“夏初,你……听懂了吗?”她小声问我。

我苦笑着摇了摇头:“一半一半吧。感觉高中的数学,和初中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

我环顾西周,发现不少同学都和我们一样,眉头紧锁,在互相讨论着刚才课上的内容。但也有那么几个同学,比如我们班那位在中考中以极高分数考进来的新班长,依旧神情自若,甚至己经开始做起了课后的习题。

“卧虎藏龙”,这个词瞬间从我脑海里冒了出来。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在一个高手如云的环境里,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和普通。初中时积累的那点自信和骄傲,在高中第一堂数学课上,几乎被冲击得荡然无存。

巨大的失落感和压力向我袭来。但我知道,我不能就此气馁。这只是开始,高中三年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序幕。我必须尽快调整好心态,适应新的节奏,找到新的学习方法,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环境里,站稳脚跟。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ha0eb-1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