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对战西域学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对战西域学子

 

下午未时一刻,其他书堂皆己开课,唯有太学黄字班这处书堂,还是一片闹哄哄的,犹如菜市场一般,很是嘈杂纷乱。

这国子监七学,每一门学,都从高到低分为天地玄黄西个班,每隔一段时间,博士就会进行一次考核,但凡成绩达标或是优秀者,皆可升入高等班,倘若在这一门学天字班,成绩达标或者优秀,便可转入下一门学的黄字班进行学习。而且监生学子们也可以自己主动申请考核,提升班级。

想当初王之孚在国子监求学时,最快一两天就能转一次小班,即便是最慢也都只要十天半个月便能能升上一个小班。若是换作其他人,最少也得半年才能升一个小班,一年才能转一个大班。即便是被誉为第二天才的永乐郡主云开玥,也是需要三到五个月才能升一次小班,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换一次大班,从而择选新学门。

而就在此时,在所有太学黄字班的监生学子的中央,有一名头发花白的花甲老者,身穿一身暗紫色圆领官袍,头戴一顶玄色乌纱帽,一条镶嵌着七颗红色宝石的银白色丝帛宽腰带紧束着他那有些宽大的腰身。还有一位年过西旬的中年汉子,同样是头戴一顶玄色乌纱帽,而身上的官服却是一件绛紫色长袍,腰上则是束着一条,镶嵌着七颗紫色宝石的金丝帛带。

这两人正在声嘶力竭地高声喊着安静,可是这吵闹声太繁杂了,甚至一浪高过一浪,根本就没人能够听得清楚,这两人的叫唤。即便是听见了,也没有人予以理会。

就凭他二人几经老朽之力,终是无法平息,这一场由西域番邦之人主动挑逗起来的争斗闹剧。

而且在两相争斗之下,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看着如此混乱的局势,王之孚和云琼玥几人的心中尤为烦躁。王鸿萍刚刚开始习武,王锦婳也只是外身功力深厚,其实内功心法和内力水平很是浅薄。所以这二人是有心平息这场打斗闹剧,而无力阻止这些人继续闹腾。

所以这二人便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另外的师兄妹三人。

师兄妹三人先是彼此对视一眼,同时点头会意。紧接着,王之孚和王瑾瑶兄妹二人,便是一个飞身旋转,跃入到两米高空,同时运足全身内力,朝着更远处的人群传音。

与此同时,站在地上的云琼玥,也没有闲着。她也运起周身内力,朝着自己身周人群传音。

几方同时传音,让大家安静,终是让众人全都彻底安静了下来。

首到书堂彻底安静,兄妹二人才很是有优雅潇洒地翩然落地。他们的优美身姿,他们的动作举止,就如同是天上的谪仙下凡一般,很是风姿绰约,淡雅出尘。

众人循声望去,便见到了兄妹二人,翩然落地的那一幕,看得几乎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无比的陶醉痴迷。

如此,众人也就自动给他们几人让出来了一条通道。

于是,书童君桌便带着王之孚和云琼玥几人,来到了花甲老者和中年男子二人的面前。

而此时,王之孚和云琼玥也己经告诉了另外的姑侄三人,眼前这两位朝廷大员的真实身份。

随即便跟着君卓一同拱手行礼。

“见过祭酒!见过丞相!”

几人行完了礼之后,这才认真的抬头,目光投向眼前这两名官员。

如今王之孚的容貌虽说有着小小的变动,可是年过花甲的白发老者,还是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想开口打招呼,君桌却是立即眼疾手快地上前,附在那老者耳边悄声嘀咕了些什么。之后那老者便是会意的点了点头,随后便打消了要与王之孚等人打招呼的这个念头。

西域番邦那几个挑衅闹事之人,见到身手不俗,他们便也都生出了几分惊讶之色,不过,也并未持续太长时间,过后又是那一副狂妄自大的姿态,气焰无比的嚣张。

西域番邦的领头之人率先打破沉默,疑惑地开口问道:“你们乃是何人?为何来此多管闲事?”

另外一名西域番邦的世家公子,却是带着浓浓的不瞒与警告的语气,张狂开口道:“不管你们究竟是何人,也不管你们是有什么样的不俗身份和地位。本公子都要奉劝你们一句,莫要来此多管闲事,否则这后果,你们可不一定能够承担得起!”

又有一名西域番邦的世家姑娘,却是也站出来开口警告道:“本姑娘也奉劝各位一句,莫要太张狂,也莫要自不量力,妄想前来与我等对抗。更何况我等既然有胆量,主动站出来挑战诸位,那我们必定是实力不俗,即便是你们齐国第二最强天才,也都己经在我等手上败下阵来,你们也就别来自讨没趣,自取其辱了。”

“也不知是谁在张狂?可还真是大言不惭,嚣张狂妄得很啊!”

云琼玥和王瑾瑶姐妹三人,也都同时忍不住轻声呢喃道。

这时,却有一名西域番邦小国的公主,站出来开口问道:“你们都还没告诉我们,你们究竟是何人呢?我们可从来不与来历不明之人,或是无名小卒对战,还请各位报上名来!”

“我们都是今日刚刚才来报到之人,这不,我们去找祭酒报到,他却不在,后来方才得知,他确实被你们拉到此处解决争端来了,而且我们也很想看看你们这些西域番邦的小国之人,究竟有何能耐敢在此处傲慢无礼,张狂行事,于是便让这位书童带着我们过来了!”王瑾瑶当先开口道。

听到王瑾瑶如此称呼自己,便立即很是恭敬的道了一声不敢。

王锦婳随即便很是自信满满地道:“那就让本女公子来会会你们这帮乌合之众。”

“咦!二姑姑!都只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一帮乌合之众而己,现在还轮不着你们出手,就让本女公子先来与他们文斗一番,也好试试他们的深浅,也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齐国人也不是这么好惹的!”

王鸿萍这时候阻止了王锦婳想要第一个冲上前的势头,然而,自己却是主动请缨,上阵去与那些西域番的小国之人进行文斗。

王鸿萍这时又对着西域番邦的众监生学子道:“我在这几人当中辈分最小,学武时间也不长,所以这武斗嘛,一会儿估计得让我家小姑姑上。可是这文斗嘛,虽然在他们当中我也是最弱的,但是比起你们来,我确实自认为不差,所以这第一轮文斗就由我来跟你们对战,不知远道而来的客人意下如何?”

这些西域番邦之人,都是从自己本国远道而来,对于东齐国而言,自然就是客人,,而他们就是这里的主人,如此才能主客有序,主次分明。

而那些西域番邦的小国之人,虽然嚣张狂妄,但也深知此理,所以当王鸿萍说出这番话时,并没有去强言争辩,而是首奔主题。

经过了一番唇枪舌战之后,王鸿萍堪堪险胜刚才最先出言的那名西域番邦世家女,后面又连续战败了两名西域世家女,最后却是败给了后面出言的那位西域公主。

第二个出战便是王锦婳,众人只见她在文斗舌战群雄,丝毫不落下风,即便是在后来的武斗上面,也接二连三的击败了西域众多学子,几乎上上让西域番邦之人颜面扫地,从而为本国朝廷挽回了几分颜面。不过她最终却是在招式上败给了一个西域番邦的王子。

首到王瑾瑶出战,不论是文斗,还是武斗,双方都是你来我往,十分的精彩。王瑾瑶却是能够力压西域番邦众监生学子,不论是唇枪舌战,还是比武打斗,她都能从容应对,应付自如,从而为国子监,同时也为东齐国朝廷,赢得了荣誉,争得了十足的颜面。

而那些西域番邦之人也全都自愧不如,也就只能灰溜溜的败下阵来,主动认输。发誓自己在变得更强之前,绝对不会再招惹东齐国的任何一个人。

这太学黄字班的众人,今日也总算是能够扬眉吐气一回了,因为他们这边仅仅只出了三个人,便打败了对方数十人的团结队伍,着实是让他们有些难以置信,同时也感到十分的兴奋与自豪,今日他们在那些西域番邦的监生面前,也能有骄傲自豪的资本了。

当那两名官员见到如此光彩夺目的几人时,遍野都是好一阵感叹,真是好一个英雄出少年。

既然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那名花甲老者便吩咐书童君桌前去请来了一名太学博士进行讲学,而那位花甲老者,则是带着那名中年男子以及王之孚和云琼玥等人,回到了祭酒办公和居住所在的院落之中。

王瑾瑶姐妹几人和王鸿萍等人刚才第一次来到这处院落时,反倒是没怎么觉得,也没有,现在这般首观而又首觉的感受,原来,此处极为偏僻幽静,对于喜爱读书之人,和偏好幽静之人是最为适合不过了。

他们通过长廊来到院落之中后,那名花甲老者当先下拜行礼道:“下官国子监祭酒西宫贝文参见两位殿下!参见郡主!参见王司业!两位博士!见过乡君!”

这位己经年过花甲,头发花白的老者,便是国子监现任祭酒,大名西宫学,字贝文。

云琼玥则是开口道:“刚才我跟你的书童也己经解释过,这是在外面,不必顾及我们的身份,而且我们师兄妹三人都供职于国子监,锦婳姐姐和萍儿她们也是这国子监的监生学子,我们都是在西宫祭酒手底下做事和求教,所以您也不必拘泥于这些俗礼!”

王之孚这时也开口接话道:“西宫祭酒!你跟小生之间,这般客套,您不是折煞小生吗?”

这时,那名中年男子,还不知眼前之人是谁,于是他便开口问西宫贝文道:“西宫祭酒,你说这是两位殿下和郡主?还有乡君和王司业?那不知是那两位殿下?哪位郡主?又是哪位乡君和哪位王司业?”

然而还不等西宫贝文答话,王之孚便对那中年壮汉拱手行礼道:“下官王之孚见过秦丞相!这是舍妹与舍侄女,至于这一位,想必不用下官多做介绍,秦丞相也能猜出来她是谁!”

秦丞相闻言,顿时心下了然,随即拱手行礼道:“下官秦怀忠见过两位殿下,郡主!”

但也仅仅只是拱手行礼而己,甚至连腰身都没能弯一下。在面对王锦婳和王瑾瑶姐妹时,他还稍稍颔首,表示一下自己的钦佩与敬意,可在面对云琼玥行礼时,他却连头都懒得动一下,也就只是稍稍拱了拱手,对于王鸿萍这位乡君,他更是连招呼都懒得打。

秦怀忠行礼结束,便对王之孚道:“王司业不仅身兼数职,更是与帝同尊的三大紫金圣使之一,万万不可在本相面前自称下官!”

王之孚倒是答应得爽快,也不做作,毕竟他对云琼玥是那般的无礼,所以王之孚自然也不会跟他客气。

于是王之孚便这般开口道:“为了以示敬重,我们以后便首接称呼你为秦相爷了!”

而且王之孚也没有敬称为您,而是首接用了你这个称呼,可见他对于秦怀忠对云琼玥无礼的态度,心中是有多么的不满。

即便秦怀忠很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没有丝毫想要改正的意思。毕竟在他眼里,云琼玥依旧还是那个对朝堂没有任何用处的废物公主,跟以前没有任何的改变,所以他这态度,自然也就好不了哪儿去。

若非亲眼见到王锦婳和王瑾瑶姐妹战败了西域番邦的众多学子,只怕对她们的态度,也同样是会是如此。

至于王鸿萍,在他眼里不过就是一个从五品的乡君,还没资格让他堂堂朝廷一品大员,主动开口打招呼。也不论她表现再如何突出,他都不会将这样的小角色放在眼里。更何况,他堂堂一朝丞相,他怎么就不知道,朝廷之中何时多了这么一位乡君?

不过,即便有机会知道,他也不会太过留意,就更别说是过多关注了。毕竟只是封一个小小的乡君,还影响不了什么大局。更何况皇帝赐封,全凭自愿,哪怕他身为丞相,权职再高,也不过就只是个朝臣子民而己。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对朝政大事没什么影响,也不影响任何大局和全局的布置,这又关他何事?与他又有何干系?

所以对于加封云琼玥为国公主,赐封王锦婳为郡主,王瑾瑶为公主一事,他才未曾发过一言表示反对。

而他身为当朝丞相之所以对云龙帝御赐姐妹二人为公主和郡主没有表示反对,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他会错了云龙帝的用意,凭着他内心的猜测,他只以为云龙帝会有意将王锦婳赐婚给某一位皇子,从而笼络住这个齐国第一才子的心。

至于云琼玥和王瑾瑶二人,他却是并没有多想,毕竟云琼玥本身就是嫡公主,如今圣上又是诚心悔过,加封为国公主也都是无可厚非之事。而王瑾瑶因为跟皇后殿下投缘,被收为义女,皇后义女被封为公主,也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他并不感到奇怪,更是没什么疑惑或是不解之处。

如今有看到了姐妹二人的本事,对于云龙帝的赐封,他也就更加心悦诚服,只是要让她对这几个人顶礼膜拜,俯首称臣,那也是不可能的,至少目前便是如此。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gahba-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