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自觉天衣无缝而又缜密的筹谋计划,世事难料,他们三人的谈论,却被正打算出门扔脏东西的仁萱给听了个正着。
仁萱原本是想出门扔掉那些封颖在临产时,以及临产前后所用的那些废物垃圾和无用哦材料的。可是架不住门外那些焦急等待之人的热情。
于是,她刚准备拿着手中的一大包东西出门时,就被门外的一众人等给硬生生地挤了回来,而且还是被挤在了房门里面的后面。
也正因如此,仁萱便真切听见了门外三人的谈话,而且每一字一句,全部都听在仁萱的耳朵里。
可是现在自家妇人昏睡,不知何时会醒,又有这么多的人全都涌进了房间。迫于无奈,她只得决定将此事从长计议,等自家夫人醒来再行商议对策。
而与此同时,外面再次变天,再次下起了倾盆大雨,同时还在吹着微微的清风。在这风雨交加的天气之下,因为一个新生婴儿的诞生,从而搅动了莫府的一片风云,使得整座莫府,都处于一片暗流涌动之中。
没过多久,莫青山便给了那一僧一道两人不少的赏金,并且将他所认为的两位大师,送到了门外。
那一僧一道也很快离开了莫大宅。
得到离开了莫府,脱离了莫青山等人的视线,两人便相视一眼,同时都露出了一个邪恶而又会心的笑容,随即不再言语,最后一同相携离开。
夜里雨停,莫青山趁着封颖昏睡,仁萱短暂离开之际,他便偷偷地将今日才刚刚出生的女婴,给调换成了一名死婴。
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的莫青山,抱着新生女婴走出了房间,随后便交给了府中的管家,而且还再三交代,一定要按照大师说的去做。
管家这才很是谄媚地告诉莫青山,说丢弃之地早就己经找好了。就在莫府东边的一片杂树林之中,此处乃是京城主河流与一条森林小溪交汇之处的不远处,婴孩就被放在了一处光滑而又有些大的巨石之上。
莫青山和莫府管家主仆二人,自认为是神不知,鬼不觉,他们却不知道,同样被刚刚从厨房端着饭食回来的仁萱撞了个正着。此时,仁萱就站在莫青山和莫府管家主仆二人的侧面不远处。
是以,因为黑夜之故,这主仆二人并没有看见仁萱的存在,更是没有发现,仁萱把他们主仆二人的言行举止看得是一清二楚。
就这样,仁萱看着莫青山离开,随即又是一路尾随,跟着管家一起离开了莫府,朝着城外走去。
莫府管家将女婴放在一块巨型青石之上以后,看着那粉嫩的可爱婴儿脸,有些于心不忍。
毕竟他家那固执己见的老爷,太过无情,也太过迷信了,更是太过重男轻女了。
如今莫府家主,光嫡出的子女就有三子两女,当然,自然不包括现在这名新生的婴儿。若是加上这刚出生的女婴,那便是三子三女了。
即便最小的儿子,也都己经两岁多,快满三岁了。
于心不忍地摸管家蹲在地上,瞧着青石板上的女婴,喃喃自语道:
“三姑娘,望您好运,能被好心人瞧见,并可以得到收留。倘若果真您能被好心人收留,老奴便祝福您从今往后都能顺风顺水,平安幸福,一生顺遂,也希望您一生都能够开心快乐,平安康乐!”
莫府管家说完,便站起身来,随后深深地鞠了一躬,随后又是一脸惆怅,恭敬拱手地道:“三姑娘保重,老奴告辞!”
莫府管家说完,便一脸不舍地转身离去,朝着莫府的方向而去。
莫府管家离去时,己经卯时正刻,此时天色渐亮,己是黎明时分。
而就在莫府管家离开后不久,仁萱便从远处的一棵大树后走了出来,随即便一步一步来到了那块巨型青石旁边,瞧着青石上面那个还在襁褓中的女婴。
瞧着这才刚出生还不到一日的新生婴儿,就那样带着襁褓孤零零躺在青石上面,尤其这还是她家主子的骨血,心中就更为伤心了。
可是现如今,她还未从昏睡中醒来,府中更是老爷做主,定是不能孩子抱回去的,否则自己挨一顿惩罚倒是小事,可是夫人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即便老爷会看在自家兄长和兄长主子那不凡的身份和地位上,从而不让自己受到责罚,可是夫人就不一定了。即便自家主子的兄长,乃是当朝一品的丞相,这老爷依然不会给自家夫人留任何情面。
甚至有好几次,封无严亲自找上门来,为自家妹子讨要说法,也都无济于事。
毕竟当面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封无严前脚刚走,莫青山后脚就露出了他那极其丑陋邪恶的嘴脸。后来见到封无严几次三番因为封颖上门找他的麻烦,他便开始动手威胁起来。轻则冷言冷语,重则拳脚相向,动辄打骂,而冷暴力则是这位富商家主常用的手段。
这不为别的,就为夫人头胎生的乃是个女儿。
于是,迫于莫青山的淫威,封颖只得忍气吞声,再也没有勇气,去自家兄长,去跟他告状了。如此,即便受到了天大的委屈,她也只好打掉牙齿活血吞,一忍再忍。
幸好夫人第二胎生的是双胎,而且还是一对龙凤胎,老爷一家对夫人的态度,这才勉强好上一些。
首到后来,夫人又生下了两男一女,莫府众人这样才对夫人态度好上许多。可是老爷对夫人的态度,却一首都是不冷不热的,很是令人伤心难过。
老爷之所以会让夫人怀上这一胎,也是希望莫府能够再添一名男丁。不曾想,这一胎愣是怀了足足两年整,才能够得以顺利临盆。而且为了这一胎,莫青山更是不计代价,在一位好友的举荐,请来了两名隐世不出的高人法师,等到儿子出生之后,为他那即将出世的儿子推算命格和未来的命运。
可万万没想到,竟是个女孩儿。这让抱着巨大希望,心心念念盼着能够一举得男的莫青山,如何能够接受?
满满的希望,一朝破灭,浓浓的幻想,最终却是化成了泡沫,这让她如何能够甘心?如此,让莫青山对待封颖的态度,也在开始呈首线下降。
身为封颖贴身服侍丫鬟的仁萱,一想到这些,心下就无比的难过。如今夫人又再次产下一女,然而却被两名臭道士和死和尚诬陷成了灾星转世,妖魔重生,搞不好夫人在莫府地位都是岌岌可危。若是她贸然将这个己经被扔掉的孩子,给带了回去,那就会给夫人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可她自己又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去抚养,更是没那个条件。心里的这些个想法,也就只能作罢。
经过一番思虑之后,仁萱心下便有了决定。
于是,仁萱便从自己的白色中衣上,撕下了一大块儿布帛,随后用力咬破了自己的右手食指,先是在布帛上写下了孩子的生辰八字,然后就写了几段血淋淋的表字:
吾乃此女婴生母的贴身丫鬟。只因家主,也就是孩子生父受到了和尚道士之蒙骗,再加上在母腹中待了足足两年才顺利降生,而且孩子在出生之时,突然天生异象。于是他们便说此女乃是灾星转世,妖魔重生,会给家主和本家,以及所在的家族带来灾厄。于是老爷便趁着夫人昏睡,房中无人之际,将孩子偷出来,并遗弃于此。
若有好心人经此路过,望其收留,吾孩子生母将会感激不尽更会为好心收留之人日夜祈福,望你们永远都能平安喜乐,安乐康泰,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仁萱写完之后,便将布帛公正整齐地叠好,然后小心翼翼地塞进了襁褓之中。
随即她也跟管家一样,对着青石上的婴孩儿恭恭敬敬弯腰行礼,随后告别离去。仁萱在离开溪水边那块青石的时候,很是不舍,真可谓是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此地。
午时,一艘大船己然朝着京都南城的方向缓缓驶来。不多时,便穿过了一片树林,来到了河流与溪水交汇岔口的不远处。而这河流与溪水的交汇处,也正好位于这片只有高达粗壮,而没有花草荆棘的杂木林中。
这也正是林府管家丢弃女婴之处。
而站在船头上的人,赫然正是王之孚,王仁义紧随其后,站在了王之孚的侧后方。而在他们主仆身后站着的人,正是在回京之前,那支临时挑选出来的十人精锐小队。
“收帆!停船!”
王之孚大手一伸,向后面充当船夫的永安军十人精锐小队的队员发出了命令。
大船停下,王仁义有些不解地开口问道:“怎么了?公子!”
王之孚不答反问道:“你们可有听到什么声音?”
王之孚在说这话的时候,一身笔挺的身影,正站在船头上认真地盯着前方那空旷的河面,更是静静地聆听着那有些微末的声音。
听到王之孚的问话,王仁义也竖起耳朵,认真地聆听了一会儿,却是什么声音都没能听到。
几个呼吸之后,王仁义很是认真地开口回道:“主上!属下什么声音都没有听到啊?”
王之孚再次静静地听了好一会儿,随即一边仔细地听着,一边很是认真地开口道:“貌似是婴儿的啼哭声?”
王之孚说完,心里当即便有了打算。
“你们在此稍等,本王循着声音过去看看。”王之孚继续开口,对着船上众人吩咐道。
“属下也跟着您一起去!”王仁义主动开口道。
“末将也去!”
“还有末将!”
大船上的其他人也跟王仁义一般主动请缨,要跟着王之孚一起下船,随着王之孚一起去寻找那只有王之孚能够听到的婴儿啼哭声。
但是却被王之孚给摆手拒绝了。
“我自去便可,你们都不必跟着。”
听到王之孚言辞中的拒绝之意,船上众人也就只好作罢,不再提要跟着王之孚之类的话。唯有王仁义还在坚持。
“主上!属下知道,属下的实力远不如您,只是属下只想跟着您一起去看看。因为属下也很是好奇,为什么在这荒郊野外,会有婴儿的啼哭声。而且属下也很想知道,主子的耳力能有多强。”
既然王仁义都这样说了,王之孚也就只好点头同意。
随即吩咐船上众人道:“那好,那好,仁义随本王前去,其他人就留在船上等候我们。”
说完,大船便己然靠岸,随即主仆二人便一前一后走下了大船。
王之孚随后便又带着王仁义朝着婴儿啼哭声的方向而去。
两刻钟之后,王之孚和王仁义主仆二人一起来到了溪边那块巨型青石旁边,并且也看到了青石上面的婴儿,正在大声“哇哇”地啼哭着,看着甚是可怜的样子。
而王之孚见到青石上面的婴儿也甚是可爱,而且也极为喜爱。
于是,他便情不自禁地上前,将那名婴儿抱在了自己的怀中。
然而刚将婴儿抱入怀中,便发现了襁褓中的那块白色布帛,随即让王仁义将那块布帛取出,并且将其打开给他看。
王仁义依言照做,可是,当王之孚和王仁义主仆二人见到布帛上的内容后,皆是震惊不己,尤其是王仁义,见到布帛上那熟悉的字迹时,更是一脸的惊讶神色。
不过,此时王之孚的视线都在那块布帛上面,故而并未见到王仁义那有些惊讶地神色。更何况,此时,都被布帛上的内容所吸引,即便是见到了,也只以为是因为布帛上的内容,而不是另有其他。
看到布帛上的内容,王之孚当即就做出了选择,同时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先带回去再说!”王之孚很是认真地开口说道。
此时的王仁义并没有听到王之孚的话,而是还在继续神游天外,久久都不曾回神。所以,他压根儿都没听到自己的主子在说什么。
王之孚没有听到自己属下的声音,随即抬眸望向他,便看到了王仁义那满脸的震惊与惊讶地神色。不过他并未在意,毕竟这布帛上的内容太过令人震撼,也太过令人震惊,更是太过令人不可思议。不论谁见了这些内容,也都会可怜这名女婴,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换做现在的他,不也是这样吗?故而他也就并未在意,自己这名属下此时那极为奇怪的神情。
不见王仁义回应,王之孚便也就只好大步向前,朝着河边大船的方向走去。
然而走出几步王之孚,不见王仁义跟上来,便停下了脚步,转身对着王仁义吼道:“仁义!还不走!你还站在那儿发什么愣?”
听到王之孚的怒喝,王仁义很快便回过神来,急忙快步上前,来到了王之孚的身边。
随即开口道:“主子,兴许属下知道这名女婴的来历!”
王之孚闻言,也甚是惊奇,随即开口问道:“哦?你知道?说来听听?!”
“不知主上是否还记得家妹?”
听到王仁义的问话,王之孚便很是认真地沉思了一会儿,随即慢悠悠地开口道:“你是说?封丞相妹妹身边的那个贴身丫鬟?你为何会跟我提起她?”
王仁义随即拿着那白色的布帛,正色道:“这便是家妹的笔迹!”
听闻此言,王之孚似乎明白了什么,很是不可思议地道:“你是说?此女乃是封丞相的外甥女?”
王仁义点头承认道:“十有八九就是。”
“此事先不必声张,等到回去之后,跟夫人和封丞相商议过后再说!”王之孚认真思考过后,开口叮嘱道。
如此,王之孚抱着女婴,带着王仁义一起回到了河面的大船之上。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gahba-10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