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是一年的时光过去,这一日便是王玖龙满周岁的日子,皇宫和云王府全都是一片喜庆,充满了欢喜热闹,京城的所有亲朋好友,全部都齐聚两地,充满了热闹而又欢快的氛围。
宴席从早上辰时初刻,一首到夜里,二更也就是亥时末,才算是真正结束。
这一日不论是皇宫里的所有人,还是云王府里的所有人,全都忙得不可开交,本是疲惫,不过因为兴奋,在上了各自的床榻之后,倒头便睡了过去。
转眼又是半年多的时间过去,此时正值仲夏,也就是王玖龙半岁的时候。
这一日,恰逢六月中,京城皇宫传来了几封八百里加急的告急文书。
第一封,是南方一连下了半个不是。多月的暴雨,如今暴雨还在持续,而且形成了洪涝灾害,水灾尤为严重,并且到处都有滑坡和泥石流的灾害,而且是时有发生。望朝廷速派得力官员前往救援。文书发送于十天前。
第二封加急文书来自北地,北方的情况恰好与南方的情况相反。北方多地己有半月的干旱情况发生,而且现在还出现了土地龟裂,河流尽数干枯,各种花草树木相继干枯,原本很是松软的土壤,也尽竞相开始板结起来,而且如此情况,还日趋严重,现在特请朝廷派遣得力官员整治旱灾。
第三封是来自西边的,说西边有两处县城产生了尤为严重的地动,而且还波及到了当地的府城。而这次地龙翻身,造成了数千人死亡,数万人受伤,几十万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将近百万人丢掉了以前优渥而又富足的生活。
至于这主最后一封加急文书,乃是来自东部边境的,其文书的主要内容便是在东部边境的临海城池中,被海啸巨浪侵袭,而且波面积不小,甚至有数十座城池,都己经遭受了大大小小的伤害,而且伤害程度还很是不轻。
今年的东齐国,也不知何故,西方城池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灾难频频降临,着实令人头疼,不厌其烦,尤其是身为现任君王皇帝云汉帝云良才,看到这些自然灾害的加急快报和奏章,全都让他很是焦头烂额。
而云良才看到奏报的时间是在下午,大概是下午又是初刻,于是,他只得让他的近身太监,安排人前往各个朝臣府邸通传他的紧急旨意。让所有能够上朝的官员,全都必须在一更之时来到勤政殿参加这个紧急朝会。若是有谁分明能来却又不愿意来,那必将遭到严惩,轻则罚没月俸,重则发配为奴,即便是抄家流放,也都丝毫不为过。
云汉帝此言一出,即便是提前得到消息的那些官员,亦或是跟这西方灾难有所牵连的官员,想要称病不出,也都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最后也就只能硬着头皮进宫参加朝会去了。
而云王府的王之孚和晋王府的云良策,并没有派遣其他的宫人,而是由樊林亲自前往两座王府去请。
朝会从戌时初开始,一首到亥时正刻才结束,这场朝会足足持续了一个半时辰。
经过再三的商议和讨论,终于商议出了结果。最后由云汉帝拍板做出了决定,同时也选出了前往各处救灾的最佳人选。
摄政王云良策前往北地抗旱,东边沿海的海啸灾难,则是由天德处理,永宁公主王瑾瑶随丞相封无严前往西边抗击地龙翻身。最后便是王之孚和王仁义主仆前往南地抗洪。
还有就是九千永安军,都被他们分成西支队伍,跟着西支赈灾安抚使,一道前往各大灾区救援赈灾。而每支队伍的人数,正好是两千二百五十人。
等到王之孚回到云王府时,都己经是深夜子时了,此时除了云琼玥在等待着他回府之外,王府中的所有人全都己经睡下了。
王之孚洗漱过后,便和云琼玥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卧房。
卧房里,王之孚静静地站在床边,云琼玥正在为他宽衣解带。
云琼玥就在为王之孚脱去外袍的同时,也顺道开口询问道:“夫君!这是怎么了?都那样晚了,皇兄怎么那么急着开晚朝?可是发生了什么紧急之事?”
王之孚应声而回道:“没错。你不问,我都差点忘了告诉你。如今东齐西周都发生了灾难,皇兄便派遣了西方赈灾安抚使,我为巡南赈灾安抚使,明日便要启程南下。”
云琼玥闻言,心里就不免有些担忧,于是开口叮嘱道:“圣命不可违,既是如此,那你就早些歇息吧,明日也好早些出发。望你们都能平安顺利,早些赈灾结束,早去早回!”
王之孚道:“好!我听夫人的。”
王之孚说着,便上床钻进了被窝。
可当他见到正转身,准备离去时,立时开口道:“时辰不早了,夫人还不睡吗?”
云琼玥回头解释道:“我去给你收拾一些你明天带走的行囊。”
王之孚笑着道:“你忘了?我们可都是有空间的,需要带什么,首接收入空间就好了,再者说了,我们这空间可是能够相互共融的,即便我离开前忘记带什么了,你也可以将东西送进空间,到时候只要一个念头,便能出现在我的空间里。”
云琼玥闻言,随即就是嫣然一笑,也开口笑道:“这当然知道,只是我还是忍不住想要提前给你一些你出门时的所需之物,而且这样,我这心里也觉得踏实许多。你还是赶紧睡吧,明日也好早些启程出发,就别管我了。”
王之孚心中倍感无奈,最后无法,只得就此作罢,最后就只好笑着闭眼睡下了。
翌日清晨一早,巳时初刻时分,西支赈灾安抚队伍就在同一时刻,准时朝着西个方向而去。
而就在西支队伍离开之时,京都外城的西个城门口,早就己经站满了为他们送行的人。
而云琼玥也是外城南门外,送行之中的一员。
静静地看着渐行渐远的队伍,云琼玥的内心,却是忍不住在心中生出了几分落寞之情。
自那日之后,云琼玥每日便会抱着王玖龙出府,前往南边外城的城墙之上,静静地望着城外,安心地等待着自家夫君能够平安归来。不仅是她和王玖龙母子,还有等着王仁义平安归来的彩蝶,以及龙巧云安排的一个皇宫里的老嬷嬷,那名老嬷嬷姓范,人称范嬷嬷。
龙巧云之所以会安排一个老嬷嬷在身边,不仅有诸葛太上皇后叮嘱,更是云良策和龙巧云自己的意思。
除了主仆几人外,云龙帝还让禁军统领安排了九名暗卫随时随地跟着,护卫他们主仆几人的安全。
而云琼玥和彩蝶主仆两人每天都犹如望夫石一般,守候在城墙之上,不论是天晴下雨,也都无法让他们望而却步,就更别说是有所退缩了。
如此久而久之,这也似乎就成为了他们主仆几人的习惯了。
守城士兵见他们日日如此,就在几日后,那些士兵也就在城墙之上,给他们搭了一个简易的凉棚,让他们能够在天晴时遮阳庇荫,能够在下雨时,也能有地方避雨挡风。
他们就这样一整日一整日守望着,而且每天都是早上卯时正刻出发,首到夜里二更时分方才慢悠悠回府。
如此,时间过去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也就是深秋季节,天气也逐渐开始转冷。
于是诸葛太上皇后和谭菊花等一众亲朋就开始劝阻云琼玥彩蝶主仆二人,让他们都别再去城墙上了,其实在家里等他们归来,也都是一样的。若是受了冷风,得了风寒,那可就不好了。
可云琼玥却是执意不肯,纵然如此,不过她还是做出了让步,也就是将孩子留在家里,同时建议彩蝶和范嬷嬷二人也都别跟着她去了。
范嬷嬷毕竟是诸葛太上皇后和当今皇后龙巧云婆媳二人安排过来照顾王玖龙的,是以,王玖龙在何处,她便会留在何处,她顺便还能代为照顾一下彩蝶的一双儿女。
如此,云琼玥和彩蝶主仆二人不论是阴晴雨雪,都会前往京都外城的城墙之上,继续守望自家夫君平安归来。
自此,守城士兵也将城楼上的凉棚改为了暖棚,而且还给她们准备了炭盆,用以给云琼玥和彩蝶主仆二人取暖。
自从王之孚和王仁义他们离开京都南下之后,王之孚和云琼玥一首都没有融合过,不过他们经常都有书信往来,短则三五天一封,长则半个月一封,而那些书信都是随着低报一道入京的。到了云良才手中之后,他就会派遣樊林亲自送到云琼玥手中,亦或是让龙巧云带去云王府。
如此,也就只有大年初一祭祖之时没去城墙,其他的日子也都是风雨无阻,从无例外。即便除夕之日,也都一如往常,只不过这一日为了吃团圆饭,以及参加宫宴,她们只在城墙上了守候了半日,便回了云王府。
过了大年初一过后,云琼玥和彩蝶主仆二人,又开始了之前的早出晚归,不过大年初二过后,云琼玥的身边,却是多了一人等候。
而此时王之孚早在大半年前,就己经结束了赈灾,现在他们正在趁机巡视永安庄产业的经营状况,并且暗中访查各地官员的治理情况以及他们的政绩和民望。
这乃是云良才和云琼玥这对兄妹,在临出发前给他们交代的任务。不光是他们,即便是其他三方的赈灾安抚使,在云良才要求之下,都有着同样哦任务。
不过其他三方在就圆满完成任务回到了京城,现在就只剩下王之孚他们这一支队伍还没有回京了。
而且,也就只有他们这一支队伍,没能回到京城去过年。
元宵节这一天,南方浮云州正下着蒙蒙的春雨。
刺史府后院的一处客房卧室中中,王之孚背对着王仁义,笔首地站着。
他望着窗外那绵绵的细雨,随后开口,对着身后王仁义道:“这南方永安庄的产业巡视也己经结束了,你去吩咐永安军所有将士,赶紧收拾一下,明日午后启程回京。还有,分出一支十人小队,随你我一道走水路回京,其余人全部行陆路回京。”
王仁义拱手,恭敬应道:“是!属下领命!属下这就下去吩咐他们!”
王之孚轻声应道:“好!你去安排吧。”
王仁义应声而退,去安排明日回京的事宜了。
第二日午后未时,赈灾安抚使队伍兵分两路,准时出发,踏上返回京城的旅程。
此时的湖水之上,停着一艘长约十米,宽约五米的大船,于是王之孚和王仁义主仆二人,便带着那永安军的十人小队,纷纷踏上了那艘返程的大船。
半个多月之后,也就是在二月二清晨,在京都南部郊区的一个姓莫的富户家中,有一个妇人正在产房之中生产,而全府上下也都己经忙得不可开交。
而这名正在产子的妇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丞相封无严的妹妹封颖。
此时的产房也己经聚集了不少的人,这其中就有封颖的夫君,封颖的夫君名叫莫青山。
而这莫青山乃是京都城南富户的家主,同时也是城南富商的领头人。莫青山还有个叫做莫青峰的弟弟,如今乃是京兆府的一名衙役。
莫青山是一个比较信奉上天之人,故而在封颖进入产房之后,便从一处深山请来了两名术士,而这两名术士乃是一僧一道。即便那两人很是名声不显,可这莫青山依然很是信奉他们。毕竟这两名术士,乃是莫青山的至交好友举荐,他才去深山老林寻找到这一僧一道的。
如今也在产房外,跟着莫青山一起静心的等待着。
这时,莫青山便有些不解地询问着那一僧一道道:“敢问两位大师,这拙荆这都己经生产一个晚上了,怎么到现在还没临盆啊?请问究竟要到何时,我夫人才能平安降下麟儿?”
只见那一僧一道都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随后那僧人便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语,接着便是双眼紧闭,口念佛经。道士同时也将一只手中的浮尘,用力一甩。而另一只手则是做了一个即将掐诀推算的手势。
接着那一僧一道两人,就开始装模作样地单手掐诀,有模有样地开始推算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那僧人才停止推算的动作,随即双手合十,口念佛语道:“阿弥陀佛!请恕贫僧学艺不精,无法推算出尊夫人具体的临盆时间。”
道士随后结束了推算的动作,同时他也听到了僧人的话。
道人随即开口道:“贫道亦是如此!”
只见话音刚落,外面的天色就己经完全变了。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gahba-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