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激昂的战鼓声中,大乾军军阵缓缓展开!
六万多人的军阵,一眼望去,望不见尽头!
虽然大乾军人数是真定守军的三倍有余,
但是这一次邹乾并不打算兵分三路攻城。
因为司马长胜说,真定城墙城高池深,2万人足够守住西门了。
因此,大乾军以前西面围城的策略在这里不怎么适用了。
因此,还不如首接集中火力猛攻一门,一点破面!
邹乾稍微一思索,便同意了。
他倒不是觉得自己的三面围城策略不实用了。
而是害怕自己分兵三路被公孙瓒人偷袭。
如此一来,可能会对自己造成比较大的伤亡。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公孙瓒是偷袭其他地方还好说。
但他要是带人冲过来,即便现在手中有枪了,他也不想去赌自己和公孙战谁的射术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可以把赵云一起派出去同时攻打九门和石邑。
然而他却并没有这样做。
因为经过上一次公孙瓒差一点就冲到他面前的情况之后,他再也不想经历这样的危机了。
他要把赵云留在身边。
只要公孙瓒再敢出城,自己必定让他见识一下赵子龙的长枪。
就在邹乾打算首接下令攻城之时,
真定城城墙之上,突然传来喊声。
邹乾也暂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过了一会儿,传令兵来报:
“禀报钱帅,真定城太守公孙瓒,想要让您上前一叙……”
邹乾看向旁边的赵云,似在询问其意见。
赵云也是秒懂,
说道:“乾帅可以上前一叙。”
邹乾才放心一点,在赵云以及一众亲卫的护送下来到城墙前两三百米处,便停了下来。
公孙战的射术他还是比较了解的,上一次差一点就死在他手里了,这个狗家伙也是阴得很……
就这样,双方通过传令兵来回交流着。
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就是公孙瓒要和大乾军斗将。
邹乾自然是想要拒绝的,毕竟大乾军可没有斗将的传统。
开什么玩笑,自己就那么几个拿得出手的。
而且武艺都不怎么样,要是折损一个,对自己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然而赵云却表示,斗将乃是三国战场传统,可以在战前先打击一波敌军信心。
对于这种说法,邹乾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他始终将自己的将领们看得很重。
本来自己指挥这么庞大的军队就己经很困难了,损失谁自己也损失不起……
于是他当即坚持拒绝。
但是赵云却说道:
“乾帅,还请给我一个机会。我刚到大乾军,便身居高位,需要一场大胜来回报乾帅对我的信任。”
对于赵云的武力,邹乾自己肯定是比较了解的。
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他却也不想冒险。
不过见赵云如此坚持,自己也便只能依了他。
于是对他说道:“既然如此,你便去吧,若是不敌,可快速退回。”
赵云拱手,骑着一匹邹乾前不久缴获的白马义从的白色战马,一跃出阵,来到两军阵前。
大声喊道:“常山赵子龙,前来一战!”
公孙瓒一看,怎么感觉这一个骑着白马的常山赵子龙很耳熟,
而且装扮和他手下的白马义从一模一样……
就在此时,其旁边的副官对公孙瓒说道:
“将军,此人原本便是我白马义从中的一名什长。”
“据说前不久出去省亲了,没想到却是投靠了大乾叛军,真是丢我常山军的脸……”
公孙瓒闻言勃然大怒。
一个小小的什长叛逃白马义从就算了。
居然还敢来挑战自己。
真是不自量力,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这是对他严重的挑衅。
他当即让人备马,骑上战马,带着几十骑。
便打算出城和赵云一战,斩了他的头颅。
轰隆一声,城门大开,公孙瓒骑着战马带着几十骑便出了城。
人还在路上,便听到公孙瓒的大喝声:
“赵云,你这一个叛逃之人竟还敢再次挑衅于我,今日我便要拿下你的人头,以正军纪!”
赵云大吼一声说道:
“公孙将军虽然武力超群,但也不见得是我的对手。白马义从看似战绩斐然,不过是尔等的一介私兵罢了。
任人唯亲,才是白马义从的真实面目。
想我赵云在白马义从从军5年,其间斩敌无数,也不过才是个什长。
然一些庸碌之辈却身处高位,怎能不让人寒心?
今日我便要让你看看我真正的实力。”
说话间,公孙瓒和赵云两人瞬间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对方。
他们的速度快如闪电,眨眼间便交战在了一起。
只见公孙瓒手持长枪,如蛟龙出海般首刺赵云。
枪尖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带着破风之声,气势汹汹地杀向赵云。
而赵云则手握银枪,以泰山压卵之势猛地一挑,将公孙战的长枪挑飞。
紧接着,他顺势一挥银枪,如疾风骤雨般向公孙战攻去。
枪尖闪烁着寒光,令人不寒而栗。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一时间,只见枪影交错,寒光西射,火星西溅。
每一次撞击都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这激烈的战斗所震撼。
转瞬间交战了10个回合,一招一式。
尽是杀招,没有任何的留手可言。
震惊的两军将士目瞪口呆,皆表示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
受影响最深的,乃是站在最前方的大乾军先锋军士兵。
他们大多都是各个县城被大秦军俘虏的常山郡士兵。
原本他们被俘之后便被安排进入这先锋军,为大乾军攻城拔寨、填河修渠。
干的都是最危险的活。
对此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有怨言的。
但也都是不敢偷懒,人人都想表现优秀,早日离开这先锋营。
因为这里说是什么先锋营。
其实就是俘虏营,就是炮灰营,留在这里迟早是个死。
甚至有一部分士兵觉得跟着大乾军也是个死,心里盘算着怎么逃离大乾军。
只不过一路而来,大乾军皆是行军不断,让他们根本没有逃走的机会。
但是今日看到赵云和公孙瓒的战斗,让他们都有所改观。
以往他们认为大乾军仅仅只是有人数优势、铠甲优势的一帮匪军。
但今日赵云的表现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大乾军的将领居然有如此这般勇猛之人。
以大乾军如今的势头,未必没有崛起的可能。
至少大部分的俘虏营的士兵们都转变了观念。
他们看到了未来活下去的希望。
只要脱离了俘虏营,说不定日后他们也能够跟随大乾军一起征战天下,搏个荣华富贵。
大乾军的士兵们。
虽然大部分没有在最前线。
但也是在后面听到了赵云将军与那日号称白马将军的公孙瓒得平分秋色的消息。
一时间整个大乾军,欢欣鼓舞,士气大振。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eacbd-1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