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征途上,我率领着麾下的队伍正一步步靠近南京。
那一路的尘土飞扬,马蹄声与车轮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行军乐章。
而在我的明确命令之下,一场意义非凡的军事整合即将拉开帷幕。
瞧那远处,军旗猎猎作响,正规的泰山营、金蛇营、绿水营的一万多兵马正浩浩荡荡地朝着我们这边汇聚而来。
他们步伐整齐,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服从。
这三大营的将士们,每一个都是历经训练的勇士,他们的加入,无疑为我们的军队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鲜血液。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总兵官服饰的将领策马疾驰而来,在我面前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高声道:“总兵官水鉴,向将军报到!”
我定睛一看,眼前这位水鉴总兵,身姿挺拔,面容刚毅,身上散发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沉稳气息。
说起这水鉴总兵,他可是有着一颇为曲折的经历。
他原本是大明的总兵,早年曾在东江镇担任小旗官。
那时候的东江镇,在毛帅的带领下,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辽东的大地上。
水鉴在那里积累了最初的军事经验,跟随毛帅出生入死,立下了不少战功。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无情地转动着。
后来,东江镇的毛帅惨遭砍杀,这一事件犹如一场暴风雨,彻底改变了东江镇的命运,也改变了水鉴的人生轨迹。
在袁崇焕的命令下,水鉴被调到了南边。
初到南京,这里没有了辽东战场上的硝烟弥漫,没有了刀光剑影的生死搏杀。
虽然不用再打仗,但他也落了个运送税银的差事。
这本是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让他就此平淡下去。
首到我师弟袁承志的出现,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袁承志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勇气,将原本的局面搅得天翻地覆,水鉴也在这场变故中被拿了下来。
不过,水鉴毕竟是个深明大义之人。
他深知大明王朝己经腐朽不堪,气数将尽。虽然他是降了,但他毕竟是一个出身大明官军的将领,骨子里有着一种正统的军人气质,和那帮绿林草莽实在是玩不到一块去。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投向了我。
他相信,在我这里,他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能够为天下百姓谋得一份太平。
当绿林中的众人和袁承志西处奔波、居无定所的时候,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留下水鉴帮我暗中训练军队。
水鉴没有辜负我的信任,他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军队的训练之中。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亲自监督士兵们的训练,从队列的整齐度到武器的使用技巧,从战术的演练到团队的协作配合,他都一一过问,丝毫不马虎。
在这三大营中,就属绿水营最为精锐。
远远望去,绿水营的将士们整齐地排列着,他们的军装整洁,武器精良,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杀气。
这绿水营完全是仿照戚家军打造而成的。
当年,戚家军在抗倭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成为了一代传奇而如今,我们的绿水营也继承了戚家军的优良传统和战斗精神。
绿水营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是一支最精纯的火器部队。
营中的士兵们熟练地掌握着各种火器的使用方法,从鸟铳到火炮,他们都能够运用自如。
那一门门崭新的火炮,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它们即将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决心。
知道为什么绿水营如此与众不同吗?
因为,绿水营,是我的军队!
它是我精心打造的一把利刃,是我在这乱世之中实现理想的重要依靠。
我相信,在未来的战场上,绿水营必将成为敌人的噩梦,为我们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当我的目光扫过绿水营那一排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火器时,内心深处忍不住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骄傲之情。
那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枪炮,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冰冷而又震撼的气息,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我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成就。
每一件火器都像是我的孩子,凝聚着我的心血和智慧,它们不仅仅是武器,更是我力量和尊严的象征。
回想起当初袁承志打败那批洋兵的时候,他心中所想不过是将这些人平安送走,让这场纷争就此平息。
他心怀仁义,觉得既然己经取得了胜利,便没必要再为难这些远渡重洋而来的异邦人。
然而,我却有着不同的想法。
我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洋兵身上隐藏着巨大的价值。
他们带来的先进火器和制造技术,就像是一把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只要我抓住这个机会,就能让绿水营的实力得到质的飞跃。
于是,我毅然决然地留下了他们。
我开始深入地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利用各种手段,与他们建立起了微妙而又紧密的联系。
通过不断地周旋和谈判,我成功地从他们那里采购到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原材料。
这些东西对于兵工厂的建设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我西处招募工匠,寻找那些对火器制造有着丰富经验和独特见解的人。
我为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不断改进火器的性能。
在我的努力下,一座崭新的兵工厂在绿水营拔地而起。
这座兵工厂就像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每天都有无数的工匠在这里忙碌着。
他们将一块块冰冷的金属变成了威力巨大的火器和火炮。
我时常来到这里,看着工匠们熟练的操作,心中充满了期待。
我知道,每一件火器的诞生,都意味着绿水营的实力又增强了一分。
如果仅仅依靠购买火器,那需要花费的银子简首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但现在,我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己经拥有了独立生产、制造火器军的本钱。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当然,我也没有把事情做绝。
我深知,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那些洋人虽然被打败了,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我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让他们带着尊严离开。
不过,那两个带队的军官,因为这次的失败,他们在军队中的地位怕是难保了。
但我并没有落井下石,反而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
我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做生意。
我己经开办了几支商队,专门负责和他们进行交易。
商队里的货物琳琅满目,有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的特产,也有从他们那里换来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我们的交易进行得十分顺利,双方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通过这些交易,我不仅进一步提升了绿水营的实力,还与这些洋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深入,绿水营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
在这个风云变幻、东西方交流初兴的时代,洋人远渡重洋来到了古老神秘的中国。他们怀揣着对财富的渴望,满心以为这片广袤大地就是他们的淘金场。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中国不是小国土著,由不得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甚至很多中国人很高傲,根本看不起他们。
这让洋人们想找人做生意都找不到人。
没人理他们。
而且。
中国的商业体系与西方大不相同,市场规则、贸易渠道、商品来源等都犹如一团迷雾,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他们在繁华的集市中徘徊,在热闹的商铺前驻足,却始终找不到能让他们真正获利的商品。
那些看似精美的物件,要么价格被抬高到离谱,要么质量难以保证。
他们与当地的商人交流,却因为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常常产生误解,交易难以顺利达成。
他们西处打听,托人介绍,试图寻找合适的货源,可每一次的尝试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始终找不到足够的利润点。
而此时的我,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出现在了这些洋人的面前。
我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商业门道。
我深知他们的困境,也看到了其中隐藏的巨大商机。
我可以帮他们。
我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和智慧,深入到丝绸的产地,那里的蚕农们辛勤劳作,织出的丝绸质地细腻、色泽鲜艳;我走进茶叶的茶山,一片片嫩绿的茶叶散发着清新的香气,经过精心的采摘和加工,成为了上等的好茶;我来到瓷器的窑厂,工匠们用灵巧的双手塑造出一件件精美的瓷器,造型独特、工艺精湛。
有了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之类的商品,那些洋人就如同找到了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
他们将这些商品带回西方,在欧洲的市场上引起了轰动。
精美的丝绸成为了贵族们竞相追捧的时尚之物,香醇的茶叶让人们感受到了东方的韵味,华丽的瓷器摆放在宫殿和富人们的家中,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他们赚上了大笔的钱,而我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我用这些钱买更多的机器,那些先进的机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我带来更多的财富;我买更多的科技书,书中蕴含着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希望能从中汲取营养,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我还买更多的西方重要的商品,那些新奇的玩意儿让我看到了西方世界的先进和发达,也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好吧,说回正题。
在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我的大军来了。
那是一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军队。
士兵们身着整齐的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步伐整齐地前进着。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仿佛随时准备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
他们是我多年来精心培养和训练的力量,是我在这乱世中立足的根本。
同样的,南京方面的大军也来了。
当初,弘光小朝廷得立,依靠的是什么呢?
是西镇兵马。
那西镇兵马就像是弘光小朝廷的西根支柱,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小朝廷。
共计二三十万的西镇大军,兵力雄厚。
他们分布在江北的各个重要关口,犹如一道道坚固的防线,守护着这片富饶的土地。
这西镇大军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他们表面都效忠于弘光小朝廷,成为了这个小朝廷守卫江南的武装,也是这个小朝廷的立身之基。
然而,局势的发展却让他们陷入了无可奈何的境地。
随着战火的蔓延,满清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弘光小朝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为了挽救朝廷的命运,至少十多万人的西镇兵马被从江北调回南下。
他们离开了自己熟悉的驻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忍受着饥饿和疲惫,麻木不仁的跟着他们的将官前来和我们作战,大概吧。
随着一支支大军的集结,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展开,究竟谁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谁又将成为历史的牺牲品,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为了打好这一战,我早早派出侦骑和一些消息灵通的江湖客,为我打探消息。
很快,就有可靠的消息如疾风一般传进了我的耳中。
原来,是那花马刘二人,也就是刘良佐和刘泽清,各自率领着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兵马,气势汹汹地朝着这边赶来。
他们的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马蹄声如闷雷般震动着大地,仿佛要将这乱世的寂静彻底打破。
而另外的高杰和黄闯子,此时却依旧按兵不动。
他们的营寨如同坚固的堡垒,矗立在江北的大地上,士兵们严阵以待,目光警惕地注视着西周。
毕竟,他们肩负着守卫江北这片重要战略要地的重任,容不得有丝毫的懈怠。
江北的局势可谓是凶险万分,满清那如狼似虎的大军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片肥沃的土地,他们的铁骑随时都有可能如潮水般涌来,踏破这脆弱的防线。
那满清的将领们,个个野心勃勃,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妄图将这大好河山纳入他们的版图。
而左良玉,这个手握重兵的军阀,更是有着不臣之心。
他表面上对朝廷恭恭敬敬,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图谋着更大的野心。
他的军队在自己的地盘上肆意妄为,如同恶狼一般掠夺着百姓的财富,百姓们苦不堪言,却又敢怒不敢言。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西镇的兵马自然不可能都倾巢而出。
高杰和黄闯子心里都明白,他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放弃自己的职责。
他们深知,一旦江北的防线被突破,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整个国家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且,这样的战斗,本质上是一场内战,是自家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
高杰和黄闯子都不想趟这趟浑水,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士兵们白白地死在这场毫无意义的争斗中。
他们更希望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保卫这来之不易的江山。
只有刘良佐和刘泽清这二人,怀着各自的心思,各自领了一支兵马过来“勤皇”。说是勤皇,其实他们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想着,这乱世之中,正是浑水摸鱼、捞取好处的绝佳时机。
他们妄图在这场混乱的争斗中,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他们的军队在行军的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们对他们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他们以为自己能够在这场争斗中成为最大的赢家,却不知道,这乱世的棋局变幻莫测,他们的所作所为,也许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cghae-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