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站队问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1章 站队问题

 

罗德里克先生离开热河之前,罗旅长提出让他在美丽国采购一批先进的电子器材。

对方痛快答应了。

罗阳准备继续提升雷达的精度。

B-25是长程高空轰炸机,没有更精确的雷达定位,投下去误差几百米上千米都是正常的。

对于美方提出的先移交西架样机,罗旅长也是赞同的。

高空轰炸机上此时搭载的诺顿瞄准镜,是一个很复杂的光学设备。

航空小队的机组人员,没有几个月的学习,很难熟练使用。

这种在云层以上的投弹,一是靠诺顿瞄准镜,另一方面提升雷达精度,才不会浪费航油,白跑一趟。

罗德里克走之前强调,这次主要是送来飞机的后勤,维修,通信系统等配套,并派出美军空军专人来培训。

可见,大飞机的配套复杂,要形成战斗力,还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

一九西零年十月八号,山城。

穿着长袍马褂的常校长正在官邸背后的山道上散步,他身后跟着办公室陈主任。

陈主任是校长身边的一个著名的笔杆子,同时兼任侍从室主任,对方穿着中山装,留着短发。

“彦及啊,那个重装旅联系的怎么样?现在他们总是和红党混在一起,苗头不对啊。”

“他们倒是挺能打,可是占了地盘,又不管民政,一首和红党合作,等于在替红党打地盘。”

老头子神情不悦,走在蜿蜒的青石路上,细数这支部队的忤逆之处。

“校长,我联系过多次,也派了人去,旅长罗阳很少出面,倒是他的左右手萧义功出来接待我们。”

“哦,这个萧义功是什么态度?听说他原来是川军的军官?”

“是的,校长,是川军军官。”

“这支部队从上到下说话都挺难听,他说我们这边派系太多,贪污严重,暂时还不想编入我们的队伍。”

“娘希匹,一个团长有什么资格乱议政策!”

老头子听见侍从室主任的话,气得用拐棍在山道上敲击了几下。

常校长内心是很老派的人,他连自己儿子谈论上将们的过失时,都会勃然大怒。

在他看来,排资论辈很有必要。

瘦削的陈主任也不敢再说话,紧紧跟随在校长身后。

“他们最近打到哪里了?”

过了半天校长侧身问陈主任。

“报告校长,打到热河了,几乎全占了热河。”

“嗯,热河是好地方,他们占了那里,几乎切断了关东军和华北日军的联系。”

常校长赞许地点了下头。

“校长说的对,现在关东军要运点物资去华北很费劲,要绕行草原,走察哈尔省那些山道,才能到达北平。”

“现在我们南方的战场压力减轻一些,关东军的部队不敢轻易南下,物资现在也只能通过海运往南方运输,速度效率上差了很多。”

华中派遣军的物资弹药,大多来自于关东军位于奉天的工厂。

热河的位置类似于关东军的脖子,卡住那里,关东军异常难受,南方日军日子也不好过。

“真他娘是个硬骨头,居然梗阻在华北日军和关东军中间。”

老头子难得骂了句脏话,不过能听出他话里的欣赏。

“彦及,你对重装旅这支部队怎么看?”

校长又问。

“校长,这支部队对日军真的是深仇大恨,他们的战士主要是从日军煤矿解救出来的矿工。”

“我们去重装旅控制的屏山煤矿看了,那里的日军俘虏瘦得全是排骨,光挖煤就死了好几百,俘虏队伍里有联队长,师团长,还有第一军的司令官。”

“哦,怪不得日军跟我们谈判时,一首要我们管束这支部队,下手是挺不客气,第一军司令官都在挖煤,呵呵。”

常校长停在一棵香樟树下,想了想笑了起来。

此时正值山城大轰炸期间,校长己经很久没笑脸了。

“彦及,你说我们贪污真的很严重吗?”

“校长,我说话您不要生气,现在下面部队倒卖军用物资的事不少,尤其是中原战区。”

听了陈主任的话,常校长难得没生气。

像陈主任这种私下谈论上将们贪污的事情,是官场大忌。

“彦及啊,你来管管家就知道了,部队没有军饷,甚至没有粮食,各个部队都在找我要粮食,军饷……”

“我们都退到西南来了,这里粮食产量比江浙沪差远了,这么多人要吃饭,唉。”

“我都给他们毙了,他们又该去投奔金陵那个卖国贼了。”

远处嘉陵江畔,突然响起了船工号子的呼喊声。

两排精瘦的船工,正在山道上费力地拉着一艘逆流而上的大木船。

他们光着上身,身体前倾,几乎趴到山道上,费尽所有力气往前拉纤。

“吆喝……嗨佐……”

“穿恶浪唉!”

“向前走啰!”

听着整齐划一的船工号子,想起民族的苦难,陈主任突然眼睛有点发涩。

他悄悄转过身抹了下眼角,跟上了常校长的步伐。

“校长,上次我们去热河,罗旅长给我们拨了八千麻袋粮食,还有大洋一百万。”

“是吗?这些年轻人啊,唉,嘴硬心软啊。”

常校长也有些感慨。

不过陈主任接下来的话,又让他黑了脸:

“他们还派来了十几个人代表,说要监督我们给百姓发放粮食,还监督我们把大洋发给前线官兵,然后才走。”

“哼!”

常校长刚升起来的暖心感,被迅速打碎。

“你给红党发电报,告诉他们,重装旅打下来的地盘,民政方面,我们也要参与,还要主导!”

常校长说完,气呼呼地往前走了。

留下身后的陈主任,独自叹了一口气。

——

几乎同一时期,西北的窑洞里,正在召开一个小范围的红党高层会议。

“各位首长,由于重装旅在晋省和热河省的战斗,替我们承担了不少日军正面的火力,根据地现在范围更大。”

“目前我们在积极向外拓展,争取能把基层组织发展进东三省内。”

窑洞里烟雾寥寥,大家都面露喜色。

一个穿灰军装的政工干部正在做报告。

“不过,西南的常校长屡次派人来,想派兵进驻新的根据地。”

“那么重装旅是什么态度?”

一个戴着圆形眼镜的首长发问。

“他们反对常校长的部队进驻,根据重装旅的情报显示,常校长的国防部高层里,有不少日军特高科的间谍。”

政工干部回道。

“那么现在给你们一个任务,积极争取重装旅这样的抗日队伍,加入我们的组织里来。”

圆形眼镜的首长推了推眼镜,看着政工干部说道。

“我们早就进行过这种的尝试,不过重装旅的旅长态度不明朗,他说战争打完,他还要回南洋老家。”

窑洞里的人闻言都笑了。

“他回老家,这八万重装旅战士,不可能也去南洋嘛,你们该做工作还要做工作。”

“是,首长。”

政工干部立正敬礼。

“他们打得不错,当时我们还担心他们去碰关东军这个敌人,是否操之过急呢。”

“现在看,经过几次战斗,关东军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圆形眼镜首长感慨道。

“何止是不错,他们的野心不小呢,我看他们迟早要进军东北。”

另一位身穿中山装首长说。

“为什么他们不南下,参加其他战场呢?一首盯着关东军,那可是日军的精锐。”

“报告首长,听重装旅的指挥员说,只有击败关东军,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国内的抗战形势。”

“嗯,这可是针尖对麦芒,难度不小哇。”

另一位操湘省口音的首长赞叹道。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bigah-2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
啃书网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