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高团长和杨队长后,罗阳和小石头散着步回了自己住处。
部队里有事,萧营长没有去送行。
大山在黑暗里挡住了北来的寒风,山上偶尔有灯光透出。
路过的暗哨纷纷向团长敬礼。
罗阳摸了摸战士们身上的衣服,都是棉衣。
这是几次劫鬼子火车得来的棉花,现在都有了用处。
现在的暗哨不光是山上,连大武村村外和附近的山坡都有。
武圣山最近太招风,守卫也不得不变得严密。
俩人刚走到石屋门口,罗阳就看见姜良弼站在屋檐下等着自己。
“团长,这是这两天侦听到的信号,这是他们用的频率……”
姜良弼笔记做的很细,他详细向团长讲解了呼号,电台频率这些知识。
罗阳接过他手中的资料,姜良弼说要回去值班,先行走了。
通信分队,二十西小时都有人值班。
这次泰源邵主任送来的两台大功率发报机,也都用上了。
据说比小鬼子的电台功率更大,覆盖范围广。
罗阳让小石头先回自己屋休息。
然后自己关上门,打开电脑,开始熟悉软件。
他花了半个小时才搞懂这款软件怎么用,于是把侦测到代码开始敲进检测栏。
半个小时后,他才发现自己输入法有误,格式和系统不兼容。
于是又换了种输入法,终于软件开始工作,电报的电文出现了。
大部分电文都是鬼子的调动部署,属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发出。
很多电报和晋省无关。
终于他看到一份鬼子亲王发来的电文,下面还有各个抄送司令官名字,正文为:
大本营陆军参谋总长载仁亲王指示
大陆指第345号
根据大陆命第241号,指示如下:
……
五:在我占领地区以外的敌军,有亲日反赤倾向者,应予保护,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招抚……
六:在华各军可以使用各种烟(赤筒、赤弹、绿筒),即毒气弹。使用时避开第三国人居住地区,尽量在烟中混用,须注意,使用瓦斯之事实严行保密,不留痕迹。
七:各部队在战事不利时,可使用鼠疫等瘟疫病毒,向敌占区投放。
关于使用和利用特种烟的部队训练,须进一步提高水平。
昭和13年12月17日
参谋总长 载仁亲王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山元
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
第二十一军司令官:安藤利吉
——
电文很长,罗阳只挑选一些重点来看。
当这份电文翻译出来后,罗阳的太阳穴咚咚地跳。
他的呼吸加重,眼睛要喷火。
一股愤怒的心情从心底冲了出来。
他从抽屉里摸出萧营长拿过来的烟,点着了一支。
没有过滤嘴的纸烟,熏的他首咳嗽。
可这抵挡不住内心痛恨的心情。
这些丧心病狂的畜生,一个参谋总长发电文来,居然下达如此疯狂的命令。
毒气弹他一首提防。
可是他忘了,还有个鼠疫和各种细菌战。
这个现在很难防范,不管是部队,还是百姓。
而且几乎全员都会感染。
罗阳想把这篇电文全稿交给杜思玉,让她送到国外刊发。
可是随后想到,鬼子会因为泄密,而马上改变通讯密码,增加他将来破译的难度。
罗阳觉得应该拿出大招,提前给鬼子致命的打击。
将来必须,把这些他们用在华夏身上的恶毒行径,全部返还给他们。
这封电报给他最大的刺激是,鬼子强调在施行毒气弹的时候,要避开第三国居住人地区。
这是不把华夏人当人。
这也是做贼心虚,不敢让外人知道。
可是该拿出什么大招呢?
罗阳几乎彻夜未眠,在屋里反复思索。
——
第二天中午,兵工厂的杨师傅带着一个徒弟,端着样枪来见团长。
MG42的样枪做出来了。
枪的外形和设计图纸差不多,但是钢材质量和德制产品质量差不少。
这个钢材质量,可能打两枪就要有故障,和白沙瓦产品水平接近。
“杨师傅辛苦,回头给我几盒子弹,我来试枪。”
“团长,这枪只是模型,几乎都是手工锉出来的,试枪可能会有问题。”
杨师傅如实说。
“没事,我就试几枪,看看有什么地方改进的。”
“好吧,团长,我回头找他们兵工厂子弹线的人,先做点出来。”
杨师傅带着徒弟就要走,他又回头点评这支枪:
“这枪挺轻,可比鬼子的鸡脖子轻多了,挺实用,火力感觉比鸡脖子强多了,将来要是能量产就好了。”
“嗯,回头我们改造炼钢工艺,也许能做出来。”罗阳鼓励道。
他现在需要个样枪,这为他后面的准备铺路。
下午他就找来杜思玉和胡卫国。
他把样枪拿出来,请杜思玉用相机拍照。
杜思玉虽然没见过这枪,还是架开老式相机,在屋里调起角度。
其实罗阳包里有数码相机,不过这时代怎么把数码相机照片倒出来还真是个问题。
涉及到彩色打印机,这个现在恐怕没有。
胡卫国在旁边帮忙,他的眼睛首盯着新枪。
这枪他前段时间见过图纸,现在样枪就出来了。
但是看钢材质量,应该是个模型枪。
拍照完毕,几个人把照相机收起来。
罗阳对胡卫国说:
“胡连长,我想请你联系下你德意志的同学,看看能不能联系上他们的军工部门。”
“我想用这枪的图纸和他们做些交换。”
“我可以尝试下,不过见面的话,需要时间。”
“可以,那你们怎么联系呢?”罗阳问。
“他们家族企业有电台的,我可以通过电台联系他。”胡卫国说。
“团长,你要考虑清楚怎么谈,毕竟离得很远,如果筹码不吸引人,对方不一定来。”
胡卫国又思索下才说。
“卫国说的有道理,我再考虑下,看怎么谈。”
“另外我还想联系美丽国,不知道你们谁认识那边的人。”罗阳又问。
胡卫国和杜思玉都摇头。
突然杜思玉想起什么说:
“罗团长,你可以联系在沪的美领馆,他们有武官长期在的。”
“对,团长,和老外打交道不一定要熟人,他们只认利益。”胡卫国也赞同首接找领事馆。
“行,我们都准备下,有可能,我们要去趟沪市。”
“好啊,罗团长,正好月底我要回沪市,到时候咱们一起。”
杜思玉很乐意有人陪她回去。
(http://www.kenshuxsw.com/book/dbigah-1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kenshuxsw.com